[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70-80(第6/14页)

老爷,但人已经故去了,又没有留下子嗣,爵位已经被弟弟继承走了,所以史湘云身上也没有爵位和官职,硬要往平民身份上靠,大概也不是不行。

    最重要的是,这事儿本就是民不举官不究的,只要史侯府没意见,那在这京城里就没人能给史湘云出头,凭史湘云一个人,想跟她老太太作对是万难,自然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贾母倒是不担心史侯兄弟俩的态度,这两兄弟但凡要是待见湘云,也不会把人扔在荣国府三年不管不顾,连点银子都不留。

    这个世上的女子就是如此,再怎么刚正,也是要父兄来撑腰的,在贾母看来,惜春能那么嚣张,只是因为贾敬和贾珍还在,倘若这两人不在了,惜春并不比史湘云强到哪里去。

    最起码,史湘云在荣国府住着的时候,还知道讨她这个老太太的欢心呢,哪像惜春,专门干这种吃饭砸锅的事儿!

    第75章秋扇

    第75章 秋扇

    第75章

    贾琊和贾宝玉定亲这件事,在整个京城里头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

    原因无他,因为黛玉也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定亲的。

    用定亲似乎不太准确,确切来说,黛玉是接到了皇上的赐婚。

    在本朝,一个能接到两次赐婚的女子,也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了,更别说这两次赐婚的人的身份还一个比一个高贵。

    跟黛玉定亲的对象,就是当朝国舅爷现封威毅侯的贺镇云嫡长子,皇后娘娘的亲外甥,羽林卫右将军贺秋鸿。

    虽然羽林卫右将军只是五品官职,但考虑到贺秋鸿的家世以及年龄,官职低一点也就不足为意了。

    圣旨一下,贾政心底脸上都有些火辣辣的,皇上赐婚,总不至于像荣国府一样,瞒着哄着地玩什么先斩后奏,肯定是先跟林如海通过气儿的,说不定早在林如海进京的时候,就已经知会过他了。

    若是他那日当真跟林如海提了贾林两家的婚事,估计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要成为京中的笑柄了。

    虽然这段时间以来,荣国府就没出什么露脸的事儿,但能少丢一次脸也是好的。

    这时候,林如海往京城运的嫁妆也到了。

    顿时,黛玉的嫁妆之丰,又成了京中的谈资。

    凡是见过林家往家里运嫁妆的人,回去之后没有不提起此事的,那说是的唾沫横飞:

    “打河沿上我就瞧见了,一溜十几只大船,都挂着林家的旗帜,看那船吃水的深度,估计每只船上的东西都轻省不了!这么多只船,别说是运真金白银,哪怕运的都是米面粮油,也得个万八千两才能买得起了!”

    京城林家,黛玉打天刚亮就开始清点父亲送来的东西,直到晚上掌灯时分才算清点完,觉得自己的头都发昏了。

    她往年只知道自家的家底儿丰厚,但并不清楚到底有多少银两,以黛玉的性子,也未曾把这些银钱放在心上,更从未因此夸耀过自己,是以从前在荣国府小住的时候,颇有些不长眼的下人把她当做了那等投亲靠友,无依无靠的亲戚,黛玉虽然有所耳闻,却也懒得理会。

    扬州林家也是列侯之家,祖辈持家有道,多少年也不曾出过败家的主子,累世积攒到现在,怎么可能一无所有?

    只不过黛玉先前是初来乍到,不好一开口便夸耀金钱,到后来觉得荣国府亦非纯良至善之地,亦不肯开口,怕被人算计去罢了。

    按她父亲信上所说,林家累世积攒下的财富,有一半都拿来给她做嫁妆了。

    对于银钱上的事,林如海看得很开,一来古人曾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银子这等东西又不是死的,只要持家有道,早晚还能积攒回来,他目下就黛玉这一个女儿,不给她还给谁呢?

    二来,林如海也必须得让人知道,林家的家底子本来就足够丰厚了。

    盐铁既是国之重政,亦是国家的肥缺,自林如海上任以来,他固然是兢兢业业,亦不屑于收受那些脏钱,但是在一些人眼里,他算是摊上了好位置,在这扬州盐政一职上发起横财来了。

    林家原本就是富庶之家,不然当初如何能娶得到荣国府的千金,又如何能维持得了林家父女俩不显山不漏水却很烧钱的爱好?

    但那些造谣生事的人话说得多了,林如海也觉得絮烦,二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万一将来有人生事,说林家的财产都是贪墨得来的,他也得有个准备。

    这次林如海派人送嫁妆进京,东西是自家的,护送的人却是京里的羽林卫。

    一来,这羽林卫就是林家未来姑爷任职的地方,派羽林卫参与这件事,也算是名正言顺;二来,林如海也是借这个机会告诉那些暗中造谣的人,林家有钱这件事,皇上知道得很,他也没有什么可瞒着皇上的,想要用这件事构陷他,或者是离间他与皇上,趁早可以省了。

    贾母在家里也听说了林家嫁妆之丰厚,不由得叹了又叹,又想起当年林家为了求娶贾敏,向荣国府下聘时的场景了。

    不过那个时候的荣国府也不是今日的模样,虽然荣国公已老,但家里的积蓄还在,贾赦虽不成器,但有父亲管束,倒也收敛得很,贾政是翰墨书生,将来亦有可期,宁国府那边贾敬刚中进士,还不是如今这一心向道的模样,因此,在给贾敏备嫁的时候,荣国府也是下了力气的,硬是让贾敏的嫁妆不比林家的聘礼简薄几分。

    只是,那时的辉煌转瞬即逝,这才不过十几年,日薄西山的荣国府就到了如今的境地了。

    贾母没再多纠结,只是遣人天天看着贾琊读书,一定要让他考出一个功名来,她已经提前给贾琊捐好了例监的身份,只等秋闱一到,便要将他送进科场里头去了。

    贾环这边,赵姨娘也是丝毫不敢放松,课业这边有先生看着,她便变着法儿的给贾环补身子,再加上傅秋芳要摆出个嫡母的样儿来,也三五不时地给贾环送些东西,一时之间,贾环在贾家居然也有点众星捧月的意思了。

    秋闱将近,荣国府围着贾环和贾琊团团转,也更显得贾宝玉形单影只了。

    这些日子以来,贾宝玉时常寻个地方就发呆,他先前一直觉得,唯有人之真情才是世间瑰宝,什么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烟云,最是俗不可耐的东西,但当失去了参与科举的资格之后,他才恍然发现,原来维系着他眼中真情的,正是他认为的俗不可耐的东西。

    从前那些人对他的好,多半倒是觉得他将来能在仕途上有所进益,剩下的人里,少半也是为了他的出身,真正欣赏他这个人的寥寥无几,而即便是跟他“志同道合”的人,这些年里也多半是各奔东西。

    身份尊贵的入了仕途,身份卑贱的沦落江湖。

    而贾宝玉自己,这三年以来,居然在荣国府里头有了世态炎凉之感。

    若是三年之前,在外人眼里,贾环怎么可能同他相提并论?

    倘若有人跟他说,三年之后,连老太太有时都会偏爱贾环超过你,他定会觉得对方是失心疯了,却不料这件事现在居然已经成了真。

    贾宝玉说不出自己心里是什么滋味。

    但是他感觉,自己现在的心境,应该跟王夫人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