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这万人嫌我当定了[快穿]》 40-50(第1/23页)
第41章 abo08小嘴巴,不说话——……
“小阮总,这就是时总让我们给您整理出来的办公室,您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添置的吗?”
“不需要。”
阮氏集团十二楼。
阮逐舟推开门,走进崭新的宽敞办公室,人事部门的一个员工跟在他身后,看着这位一直在集团挂名却从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公子哥,满脸赔笑:
“时总说过,您呢,上下班自然是不需要遵守咱们的打卡时间的,一些普通的小会议也不劳烦您亲自出席,我会让人把会议纪要都送到您这……”
阮逐舟单手插兜,摆弄着窗台上的一盆绿植,闻言侧过头。
“谁说我不参会了?”他冷冷道,“回去告诉时渊,让他不用替我做主。按道理公司的高层会议还应该是他向我请示打报告呢,我凭什么不来?”
员工愣了愣,连忙点头称是:“小阮总误会了,是我传达有误,时总不是这个意思。”
阮逐舟摆摆手,员工迅速鞠了一躬,带上门离开。
墙上挂钟显示现在是早上九点半。阮逐舟在宽大的总裁椅中坐下,轻轻一蹬,椅子转了小半圈,面向窗口的方向。
阮氏集团的内部装修风格偏向现代化,许多隔断都采用半透明的形式,只有高层办公室才会安装电动的单向磨砂玻璃。
从他的角度,正好可以看到斜对面时渊的办公室。
二人办公室离得并不远,一扇窗里便能望见另一人的影。
阮逐舟遥望那二重窗。时渊正坐在办公桌后,专注地翻阅手里的文件,右手握着支钢笔,不时在上面批注一句什么,握笔的指骨修长,骨节分明。
乍看起来,仍然是那副兢兢业业的阮家好儿婿,公司任劳任怨的模范精英的样子。
然而若是稍微仔细盯着时渊的脸看上一会儿便不难发现,对方眼眶下面的确蓄了些淡淡的乌青,抿着的嘴角也耷拉似的压着,表情比往日还要严肃上好几分。
阮逐舟一手转着桌上随便拿起来的签字笔,收回目光,看向自己的桌面。
桌上放着两摞文件。
一份稍微厚一些的,最上面的名称写着阮氏集团某核心业务部门的月度工作台账,一看就是时渊早就派人准备好的,都是些看起来琐碎,实际上并不复杂,也并不真的接触核心机密的东西。
若是拿给一个心血来潮想过一把瘾的富二代看,的确够满足戏瘾。
阮逐舟转眼看向另一摞,拿起来,翻开文件夹。
第一页上,赫然出现了某人的纸质资料,第一栏的姓名上明明白白写着方敬秋三个字。
阮逐舟想起两分钟前手机里面韩清发来的语音消息:
【阮哥,这人和魏南书的资料都不难搞,全在这了!对了阮哥,这段时间家里管得严,把我的信用卡又冻结了,昨天曼陀罗的人还跟我打电话确认我资产有没有出状况,我好不容易才糊弄过去……】
阮逐舟不愿花心思听他的弦外之音,找人以韩清的名义给曼陀罗打了几十万的会员费,而后将其设置成消息免打扰。
而后他继续翻阅这搜集来的资料。
过去的二十四小时,“方敬秋”在这个副本中被提及的频率太高,直到现在,阮逐舟才有机会通过资料上的照片,一睹这位来势汹汹的白月光真容。
大头照上印着一个和阮逐舟年龄相仿的青年,黑头发黑眼睛,笑眯眯地望着镜头。
若是忽略对方与阮逐舟截然相反的,和善的气质,二人五官之间倒真的隐隐约约有那么一两分相似。
阮逐舟盯着那照片看了一会儿。
07号的声音突然蹦出来:[宿主,这方敬秋长得有点像你,但是远远没有你好看呀。]
“无不无聊,和一个NPC较劲,”阮逐舟翻到下一页,将照片挡住,“你这么说既不尊重我也不尊重人家。”
[可这就是事实,]07号莫名其妙来了护主的劲儿,[真不知道主宇宙是怎么想的,第二个副本里居然还搞出替身这种烂俗的戏码……]
07号不满地嘀嘀咕咕从左耳进右耳出,阮逐舟一边看资料,一边道:
“要说长得像,从时渊的角度也该说是我像他才对。”
方敬秋与阮逐舟一样都是omega,不过和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阮逐舟不同,方敬秋出生于一个还算殷实的普通家庭,但出国深造也几乎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
资料上显示,方敬秋在国内并没太多同业的人脉,但亏得有个好导师铺路,回到联邦后得以开办了第一次个人珠宝设计展览,往后能不能在国内打响名头,就看这次展览是否成功。
方敬秋突然回国,想来多半也是为了设计展的事。
阮逐舟刚要继续翻页,听见07号又道:
[宿主,您的下一个任务就与方敬秋的展览有关。]
[接下来,方敬秋会邀请作为老同学的时渊参加自己的首个设计展,按照主宇宙设计的节点,您需要在展览上现身,给展览制造混乱,刁难时渊和方敬秋二人。]
[这次任务中系统依旧会展开实时监测,不仅要对破坏展览秩序产生的轰动值有一定要求,还需要让主角时渊的情绪值产生足够的波动。]
阮逐舟把资料合上,放在一边,又拿起另一个文件夹打开,淡淡应了句:“知道了。”
07号一愣:[宿主,这次可是双重维度监测,您不准备想想办法吗?虽然您身家权势对方敬秋算得上是碾压他的级别,不过想要大闹展览现场,至少也要先搞定展览的安保问题……]
阮逐舟食指在嘴唇上点了点,07号顿了顿,闷闷不乐地住口。
阮逐舟定了定神,继续看下去。
手头的这份文件,是阮氏集团过去的发展资料的汇总浓缩。
有了这资料,加上阮逐舟这个身份原有的记忆,阮氏集团的发家史在他心中逐渐有了清晰的脉络。
阮氏集团一开始是靠着木材业发家的。
这个看似并不高端的买卖,在联邦实则鲜有人知极其暴利。
联邦林业资源丰富,尤其是拥有大量的高端红杉木,一棵树的木材在市场上甚至可以卖出五十万元的高价,“阮逐舟”的父母抓住时机,依靠转卖木材,迅速积累起原始资本。
很快,联邦出台了新的林业环保法规,阮氏集团此时已经稍有起色,很快转投其它业务,这种滚雪球的利滚利让阮氏集团迅速壮大,不到两年便挂牌上市,在京城商界站稳脚跟。
可以说,阮氏集团的嗅觉相当灵敏,在察觉到木材业受到政策影响,还没产生什么风吹草动时就迅速抽身,来了个无痛转型,许多新员工甚至全然不知道,阮氏最初就是靠着卖木材这种低端的生意起家的。
阮逐舟扫了两眼,目光定格在一页纸上,细细读了一遍,眉头越皱越深。
他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拨了一串号码。
过了几秒,电话被接起来,那边的人显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