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160-168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160-168(第4/14页)

一向喜欢这些,手中有大量的拓本,他平时为人谨慎,拓本的时候不会自由发挥,力求还原原作,况且半山园的藏书阁里本也收藏了大量著名书家的真迹。

    苏轼悄悄把心放进肚子里,拱手对王安石说道:“轼替犬子多谢介甫兄的教诲了。”

    王安石摆了摆手道:“为国育才,当不得谢,尽力罢了。”

    众人谈笑间,苏遇已经来到了最后一幅书贴前,伫立良久,凝眉不语,表情却很奇怪,不像是不知道的模样,反倒是像不敢置信的模样。

    大家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因为耶律津也来到最后一幅书贴前,端详片刻后开始落笔了。

    第163章

    与大多数人猜想的不同,苏遇眼前这幅字帖他不是不认得,而是太认识了!!简直熟悉的不得了,盖因这字帖是《黄州寒食诗帖》,露出的字是“那知是寒食”的“寒”字。

    字迹古拙重墨,呈左秀右枯之态,莫说旁人,便是苏轼来了也得怔一怔,只是苏遇直觉这字不是他爹写的。

    这百余步的字帖里确实有不少名家的摹本,但都是已经作古的大家,苏遇暗忖他爹活得好好的,没道理流传到这些王公贵族手里的是旁人的摹本,没必要,实在没必要。

    可这幅临摹字帖又实实在在的出现在这种严肃的场合,处处透露着诡异。

    苏遇没有功夫细思这件摹本的来龙去脉,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找出摹本到底出自谁之手?

    苏轼的字太有风格了,且寒食帖又是用鸡毛笔写的,临摹难度极高,别说临摹了,让苏轼再写一遍他自己都不见得能还原出其中的韵味,但眼前这件摹本却几乎做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可见临摹者本身的书法造诣也挺登峰造极的!

    大宋写字出名的那几个,几乎每人都跟苏家有旧交,苏遇亦都跟他们有过交游,不仅见识过他们的真迹,还是当场见识的!

    苏遇心中隐隐有了猜测,他眼尾的余光扫到耶律津落笔了,于是自己握紧手中的笔,疾书数字之后,将手中的册子合上,交付到内侍官捧着的黄绢托盘里,第一题的上半场比试宣告结束。

    官家带着两个出题团的官员们共同去揭晓答案,宗室陪同在左右,圆娘连忙跟在蜀国长公主身侧去前面瞧结果。

    官家走到第一副字帖前,两个内侍官分别捧着苏遇和耶律津的册子开始唱答,前面的都没有什么难度,即便是混了摹本,二人也能轻松答出来。

    官家越往后走,人群中的气氛越紧张,在耶律津意外答错一题后,大宋官员悄悄集体念了声佛号。

    耶律津渐渐收敛了玩味的笑意,听到宋臣在念佛,他不禁出言讽刺道:“诸位现在松一口气,为时尚早。”

    约摸半个时辰后,众人来到最后一道题,内侍刚要揭字帖上蒙着的黄绢,官家突然出声制止道:“且慢,朕刚刚看苏遇在此字帖前停留的时间最久,想必里面有什么玄机,先不揭晓答案了,众位爱卿也来猜一猜。”

    此时是苏遇占上风,官家心情大好,大家也乐得凑趣,纷纷凑前猜字,其中见过寒食帖的人不多,但几乎在场的所有人都见过苏轼的字。

    人们观过寒字后,纷纷猜测道:“看这模样,十有八九此贴出自苏学士之手,只是不知是哪幅大作?”

    章惇捋须思忖半晌,猜测道:“莫非是《梅花诗帖》?”

    耶律津冷笑道:“章相真的是苏轼的好友吗?这分明是《黄州寒食诗帖》,怎么?此帖连章相都没见过?”

    耶律津一提“黄州”二字,立马有几个人面色讪讪的,盖因当初苏轼因诗入狱因诗被贬少不了他们的推波助澜。

    苏轼没理会这场唇枪舌战,只身上前观摩了此字片刻,他微微拧眉做出了与苏遇之前如出一辙的表情,最后思量再三确定道:“此帖非我所写。”

    “什么?”众人纷纷惊了!!一方面不敢置信,一方面苏轼自己都这样说了,旁人似乎亦没有反对的理由。

    苏轼抬眸问苏遇道:“仲合,你怎么看?”

    苏遇回道:“回父亲的话,此字虽然与您的字一模一样,只是太过工整了,反而暴露了临摹的马脚,您写原本时受制于贫寒的家境,哪里用得起这样好的笔墨?但临摹此帖之人的书法造诣恐怕也已入臻境,几近以假乱真,在孩儿熟知的人中恐怕只有书画博士米元章可以做到。”

    苏轼笑着点点头道:“你的眼力不错,为父也猜是米芾临摹的。”

    耶律津的脸色瞬间冷凝如铁。

    官家挥了挥手道:“揭晓答案吧。”

    “是!”内侍官恭恭敬敬的答道,然后揭开蒙在字帖上的黄绢,露出了字帖的真容。

    耶律津不服气了,他直言道:“你们苏家说这字帖是伪造的它就是伪造的?”

    苏轼父子:“……”

    圆娘提声说道:“因为真迹有黄鲁直的题跋,这个可没有!不信可以叫黄鲁直来问一问,或者去蜀中张家去请真迹。”

    《黄州寒食诗帖》在后世颇有盛名,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其典藏的来龙去脉甚为清晰,故而圆娘知道些别人都不知道的细节。

    耶律津步步紧逼道:“你说黄庭坚在《黄州寒食诗帖》上题了词,可有凭证?最起码得说出他写了什么吧?”

    圆娘淡笑道:“这有何难?为了预防你说我们串通好了作弊,我把鲁直的题跋写在纸上,听闻他最近在京中述职,你们待会儿把他叫过来一问便知,两厢对照下看看我写的对不对?”

    一旁伺候的内侍端来笔墨,圆娘提笔写道:“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苏轼悄悄瞄了两眼,脸上热热的,直摆手道:“过誉,实在是过誉了!”

    圆娘笑道:“师父,这可是鲁直说的。”

    黄庭坚官职卑微,寻常情况下这样的场合是来不了的,但闻官家特意宣他来,他心里跟揣了只兔子似的,惴惴

    不安了许久,想要打探一二却又不得要领。

    领他进门的内侍见状不禁安抚道:“官家只是宣你去问几句话,并无降罪的意思,请安心吧。”

    黄庭坚略略的点了点头,闷头随人进殿,但见殿前的空场上,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余光捕捉到一道明黄色的身影,他连忙行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黄庭坚奉旨觐见。”

    官家点了点头,开门见山道:“苏轼写过一张寒食帖,听闻你在上面题了跋,都写了些什么?详细说来。”

    黄庭坚骇得冷汗直冒,不知是福是祸!盖因当初乌台诗案的时候,也有宫使问他讨要苏轼的书信诗稿,面对那些阉人他还能应对一二,劳烦官家亲自过问的,他便是有心遮掩也遮掩不住了,顿时心慌的什么似的!这一个不小心就是欺君之罪啊!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小心翼翼的说道:“确有题跋一事,只是原帖不在微臣手上,微臣只隐约记得些题词,说……说……”

    耶律津急了,出言道:“宋皇吃不了你,你题了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