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160-168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160-168(第2/14页)

 圆娘看傻子似的看了她一眼,悄声回道:“你当我傻呀!我是来给官家贺寿的,又不是专门来添堵的。”

    孰料这番言语一字不差的落入官家耳中,官家的耳朵动了动,失笑的摇了摇头,心中暗道:若是她师父有她三分的眼力价儿,也不至于仕途如此坎坷了。

    众人来到集贤殿,文武百官已经在殿中等候了,待官家扶着皇太后一同落座后,百官开始按品级朝贺。

    圆娘坐在黄花梨木桌前,正大光明的寻看师父在何处,叔父在何处,二哥在何处,一层一层的看了半晌,方才见他们仨站在靠近殿门的地方,容色十分肃穆。

    圆娘弯了弯唇,忽而苏遇似有所感亦悄悄抬头望向她这边,二人的视线在空中碰撞,激起一阵阵火花,苏遇舒然一笑,恍若春风拂面。

    圆娘羞答答的低下了头,忽而旁边的礼官报:“辽国使臣耶律平,耶律津为皇帝陛下贺寿!”

    圆娘转眸去看,见两个契丹男人昂首阔步进来,单手搭在肩头,略微躬身向官家祝寿,并不行跪拜之礼,想是这两个人在辽国皇室中位份不低。

    她不知道哪个是单挑了整个宋廷文人的耶律津,因为从她的角度看来,只看到两个光秃秃的头顶,锃光瓦亮的,堪比灯泡,她忍不住多看了两眼秃顶,心里颇为可惜,顶着这样的发型,怕是神仙来了也必不是美男,哎。

    她兴致缺缺的收回视线,却不料一道犹如实质的目光直直的朝她这边望来,圆娘心中一滞,用如此冒犯的眼光去看她,不用想也知道哪个是耶律津了,她冷冷的瞥了回去,不带一丝笑意。

    她的目光只是淡淡的扫过,未曾作一瞬间的停留,就个人审美而言,她还是不喜欢秃顶!!

    好在耶律津亦收回了目光,跟着耶律平去旁边落座,心中盘算着一会儿如何让宋皇同意宁安县主和亲之事。

    苏遇面沉似水,已经处在发怒的边缘了,苏轼低咳一声,提醒道:“辰儿,平心,静气。”

    苏遇敛目,回道:“爹,待会儿我替您会会那耶律津。”

    “可。”苏轼道。

    第162章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连歌舞都看了七八个,照例这时恰是官家佯醉退场,官员们自由交流感情的时刻。

    耶律津在辽国美人献舞之后,起身说道:“单看些歌舞也甚是单调乏味,我有一计不知宋朝皇帝应不应允?”

    大宋上至官家下至五品官员俱是心头一紧,暗道:来了,来了。

    此时不管是什么事,官家总得允许别人先把话说完,于是故作淡定道:“使者请说。”

    耶律津嘴角噙着一抹志得意满的微笑,提醒道:“大宋皇帝莫非忘了,我与贵国的比试还没有结束,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听闻二苏都回京了,您也知道二苏在我们大辽颇有才名,我早就想会一会了。”

    说着,他也不等官家搭话,自顾自的环视了一圈宋臣的宴桌方向,提声问道:“苏学士何在,可否应战?”

    官家的目光朝苏轼这边看过来,意思很明确了,就是要苏轼接下挑战。

    苏遇霍然起身,周围的大臣愕然,忙低声道:“仲合,你且退下吧,让你爹来。”分明是信不过苏遇的学问,毕竟大宋可不能再

    败了,再败这脸面是真的搁不住了,况且今日还是官家的寿诞,不可不小心对待。

    苏遇微微颔首道:“多谢各位大人关照,辽使的邀约我接定了。”

    有与苏轼、章惇交好的官员,是真的心急了,他们忙道:“仲合此举若败了,这辈子再想翻身可就难了,他年轻气盛,你们为人师长的怎么也跟着胡闹?”

    章惇老神在在的说:“无妨,本官一开始向官家举荐的就是苏遇,本官信他。”

    苏轼亦从容淡定道:“年轻人嘛,是该历练历练。”

    众人头疼,这历练也得挑时候不是,之前朝中有多少自负才学之人,哪个不是信心满满,不都败给了耶律津,从此一蹶不振。

    年轻人有心气是好事,不知天高地厚可就不好了。

    苏轼淡定的饮了一杯羊羔酒,揉了揉额头道:“醉了,头晕,辰儿,你代为父去会会他吧。”

    “遵命。”

    苏遇离席来到耶律津面前,自我介绍道:“在下苏遇,特来领教。”

    耶律津故意为难道:“苏遇是谁?没听说过,我不跟无名之辈比试,免得浪费时间,苏轼莫不是怕了?苏辙勉强也可以,让除了二苏之外的其他人过来,你们宋廷难道是看不起我?”这是故意用上激将法了,想让苏遇知难而退。

    岂料苏遇弯唇一笑,故意说道:“我父亲苏子瞻名动天下,每日找他切磋学问的人不知凡几,若每个都应战的话,岂不要忙的脚不离地?我们苏家的规矩是想挑战我父亲的人得先过我这一关才行。我们宋人最重功名,我乃状元及第,应你之约也不算辱没你。”

    殿内气氛十分凝重,若别人这么说难免有夸大其词之嫌,但苏遇的每一句话都是事实。

    圆娘默默放下花糕,紧紧地盯着站在殿中的苏遇,拜她这县主的身份所赐,她的观看位置好得不得了,离得近,前面还没遮挡。

    其他人也纷纷停箸,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苏遇和耶律津,耶律津犹不死心的看了苏轼一眼,见苏轼并无应战之心,他勾唇笑了笑,折中道:“不必如此麻烦,我允你们苏氏一起上。”他转过头来,轻蔑的看着苏遇说道,“若是你顶不住了,可以回去搬救兵。”

    苏遇唇角含笑道:“彼此,彼此,这项规则同样也适用于你。”

    耶律津刀削般的浓眉微拧,他似笑非笑道:“像你这么爱说大话的宋人我可见得多了。”

    “闲话少叙,开始吧。”苏遇面色稍冷说道。

    辽国使团出一个文官,大宋鸿胪寺出一个礼官,两位礼官合坐在一侧的案桌旁,亮己方的出题牌。

    大宋政事堂及京中各衙门长官连带苏轼及数位颐养天年的翰林学士,组成大宋出题团。

    辽国那边的出题团由使团长耶律平总领,人数亦不少。

    来回跑动传话的内侍差点没跑断腿,两边人马方才商议妥当,第一题考书法。

    蜀国长公主闻言微微蹙眉,她轻声跟圆娘说道:“自古以来文无第一,这书法该如何考评?岂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圆娘低声回道:“自是有优劣的,不然古往今来也不会出那么多的书法大家。”

    二人私语时,辽国礼官亮考题牌了,是邀二人一同观望书法大家的真迹,挡住其余字迹,只露出来部分字句,根据露出的部分去猜这是哪位书法大家的作品,作品名是什么?

    打个比方,王羲之的《澄清堂帖》中“人”字出现数次,每一次字的大小,笔墨的浓淡,笔画的收放,都不尽相同。

    苏遇与耶律津不仅要根据其中露出来的一个“人”字,猜测是何人所书?还要猜测此字出现在作品中什么位置?

    当然了,现场不止一本《澄清堂贴》,还有许多名家书法,著名的拓本、摹本也有,虽说是书法大家的真迹,谁能确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