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70-80(第8/17页)
爹爹的学问,听说爹爹住在这里,问以后能不能向爹爹请教学问上面的事儿?”
苏轼一怔,弯唇笑了笑道:“当然可以。”
六郎点了点头,瞄了桌上的炖肉一眼,撒娇道:“爹爹,六郎饿了,没力气了,等六郎吃饱后再去李奶奶家传话好不好?”
苏轼笑道:“还不坐下吃饭!”
六郎坐下便狼吞虎咽,烫的嗷嗷直叫,苏轼道:“慢些吃,烫破嘴一会儿怎么吃切糕?”
六郎眼珠子骨碌一转,见大家都吃得斯斯文文,他不好意的笑了笑,也不再着急了。
圆娘夹了一块炖肉慢慢品尝,她头一次吃到这种近乎原汁原味的肉香,原以为会很腻口,其实不然,没了科技与狠活,剩下的只是自然与淳朴。
经过文火慢炖后的猪肉,腥臊味全无,只剩炽烈的肉香,入口即化,鲜香可口,不得不说,苏轼是会吃的。
圆娘边吃边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来,看向苏轼的目光亦多添了三分崇敬,这就是她的师父了,有变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苏轼见状,问道:“如何?”
圆娘忙里偷闲点了点头道:“很好吃!不愧是师父!!”
苏轼闻言满足一笑,比吃了炖肉还开心!
今天中午,一家人吃得饱饱的,连日来的愁情都消散了许多。
午后,王闰之在主屋里算账,她将家中的钱分成一份份的挂在房梁上,每天取一百五十文作为家用,每日可以有结余,但不能花超,饶是这样,这些家资也只够维持一年的。
王闰之轻轻叹了一口气,合计来合计去,银钱还是不够花的,这么多张嘴等着呢,总不能坐吃山空吧。
趁着还未到山穷水尽之时,早早打算才是。
与此同时,圆娘也在抱着青瓷小猪数钱,透过窗子,她看见六郎在墙根下一点点吃切糕,连嘴都舍不得张大点,她看得心里一酸,想着,努力节流不如去开源,想办法有个来财的进项才是,据她所知,师父要在黄州待五年呢。
只是,做些什么好呢?
这个时代对商贾多有限制,容易赚钱的买卖早被皇亲国戚垄断了。
所以,她也不好高骛远,先弄点可以糊口的买卖就行,将眼下的难关度过去再说。
她一时也没什么头绪,师娘在家操持生计,朝云和任嬷嬷闲暇时做些女红,等黄州大集的时候拿出去卖掉补贴家用。
只是,绣活也是讲究功底的,圆娘自己先前没学过这个,现在拿起针来也卷不过有多年功底的人们,摆摊卖字呢,她又卷不过以此为生的穷秀才。
做点什么好呢,圆娘有些苦恼。
宛娘端着一碗解暑的绿豆汤进来,见圆娘伏在床柱上兴致不高的模样,不禁问道:“圆娘,你怎么啦?”
圆娘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在想怎么赚钱?”她把自己的盘算说了一遍。
宛娘叉腰道:“这有何难?你不是很会做点心嘛?!咱们可以做些点心来卖啊!”
圆娘道:“这个我其实也想过了,黄州偏僻,百姓生活贫困,大概不会买点心这些零嘴吃吧。”
宛娘摸了摸下巴说道:“也不尽然吧,三日后是黄州大集,咱们先去集上看看黄州的百姓都爱吃什么?选那种成本低的,有改进空间的,这样的话,咱们的买卖才有出路,等手里本钱多了,再酌情添减,相信我,你在屋子里空想是想不出什么来的,得出门瞧瞧才能发现些什么!”
圆娘一想也是,她赚钱心切,一时钻了牛角尖!
宛娘将绿豆汤递给她道:“先喝两口绿豆汤解解暑,我本来说要湃在井水里的,任嬷嬷非是不让,说小娘子喝那么冰碴凉的东西不好,容易脾胃不和。”
圆娘劝道:“你爱吃凉的习惯真要改改了,黄州潮湿闷热,咱们又离江边子这么近,本来体内湿气就重,再吃凉的更是雪上加霜,湿气排不出去就会变胖变丑的!”
宛娘悚然一惊,摸了摸自己的小脸道:“我胖了吗?丑了吗?”
圆娘笑道:“快了!”
宛娘笑道:“好你个促狭鬼!”她伸手挠圆娘最怕痒的地方,两个小娘子瞬间扭成一团,满屋的欢声笑语。
辰哥儿在外面敲窗提醒道:“还不歇午觉,任嬷嬷过来了!”
两个小娘子立马脱鞋,爬到床上闭紧双眼开始装睡!
没过一会儿,她们听到有脚步声慢慢走近,没有进门的意思,稍微停了停又缓缓离开。
圆娘与宛娘睁开眼睛对视一眼,后知后觉冲窗户说道:“二哥,你是不是在故意捉弄我们?”
“啪!”的一声,门被推开了,任嬷嬷虎着脸走进来,说道:“还不睡?!”
两个小娘子立马吓得闭上了眼睛,他们甚至还听见窗外传来一声憋笑,心道:二哥,你!!
第76章
今日休沐,恰逢五日一轮的黄州大集,届时不仅黄州本城的人会来赶集,就连黄州下属的村镇农户也会挑着担子来赶早市。
所以,今天黄州的横道大街上人很多,柴炭、青菜、瓜果、鸡蛋、粗布头也比平常便宜。
辰哥儿一大清早将从官府领回来的酒囊打包搬到独轮车上,方伯推着独轮车,辰哥儿,圆娘,宛娘在后面跟着,预备去集市上将这些酒囊折成现钱,补贴家用。
自从苏轼被贬黄州后,俸禄骤减,已经得不到米粮和钱帛了,有的只是官府用过的酒囊充当俸禄,每月初一,方伯就会将这些旧酒囊领回家,等大集的时候卖掉,偶尔有卖不掉的情况,这时候只能做死契押在当铺里了。
当铺掌柜压价压的太狠,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了,方伯不会将酒囊押在当铺的。
约摸走了半个时辰,他们隐隐看到横道大街上聚了不少人了,方伯连忙找了个岔道位置把独轮车停好,此处正好生着一株茂密的桂树,有树荫遮挡,要凉爽很多。
方伯摘下斗笠扇了扇风,对辰哥儿说道:“老奴一个人看着摊子就行了,小郎君带着小娘子们各处逛逛吧,这里虽然比不上吴兴之地繁华,但也很热闹。”
辰哥儿看了到处东张西望的妹妹们一眼,点点头道:“嗯,等会儿您卖完之后若我们还没回来,您就买点粟米回家吧,不必等我们。”
“好嘞!”方伯满口应道。
圆娘只逛过后世的农村大集,那时她还很小,被母亲领着,随着人、流往前挪动,看到的都是一根根蓝的、灰的、花的、绿的,胖的,瘦的,长的,短的,大腿。
后来电商平台发展起来,集市上的人就渐渐少了,集市的规模也慢慢缩减,再后来,连村镇都变成城市郊区,城市新区,大集市便再无立足之地,慢慢消亡了。
她还是很喜欢热闹的大集的,黄州虽然地处偏远,乡音晦涩,但集市上的热闹是不减的,而且有官府看着,集市一块一块的区域划分的十分规整,买菜的聚在一起,卖锅碗瓢盆的聚在一起,手艺人摆摊的聚在一起,卖点心小食的亦聚在一起。
黄州城的贵价点心都是糕点铺在卖的,只有乡绅富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