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50-60(第2/16页)
出了故障,没法儿兑换使用次数!
所以,这么多的海肠只能使用老办法处理!那就是拿瓦片烤!密州穷的可以!哪里有多余的瓦片,除非上房去揭!用完再悄悄还回去!
圆娘将目光落在辰哥儿身上,辰哥儿无端的抖了一下,后退一步警惕道:“你干嘛?”
“二哥,你是世上最好的二哥了,对不对?!”圆娘眨巴眨巴眼睛说道。
辰哥儿屏息,回道:“你还有别的二哥吗?”
圆娘果断摇头,那倒没有!
“那不就得了,有话直说。”辰哥儿说道。
圆娘只嘿嘿笑了两下,不再说话了。
半个时辰后,午膳做好了。
苏轼亦从施工的旧驿站回来,见桌上摆了一盘旁人都敬而远之的馒头,不明所以,他抬眸问道:“什么这么香?”
圆娘立马卖乖给他夹了一个海肠韭菜馅的馒头,说道:“师父,你尝尝,巨香无比。”
辰哥儿目光移向圆娘,又移向馒头,然后看了一眼苏轼,便收回目光老老实实吃自己碗中的酸浆馎饦。
苏轼笑呵呵的,不疑有他,张口咬了一块海肠馒头,瞬间扬声“嗯”了一句。
“如何?”圆娘好奇的问道。
“嗯!”苏轼又嗯了一声。
辰哥儿揶揄的看了圆娘一眼,调侃道:“圆妹为何不尝尝?”
圆娘汗颜,她不是没吃过么,不敢下决心去尝试嘛,听说好吃!
苏轼伸手拿了一个海肠馒头直接塞进圆娘口中道:“尝尝!”
圆娘不吃也得吃了!她试探着咬了一口,汤汁鲜美,别有风味,特别好吃的!海肠又香又有嚼头,完全不见海货的腥味。
辰哥儿见爹爹和妹妹吃得津津有味,也来了兴趣,伸手拿了一个放在口中咀嚼,是他从未吃过的风味!好吃的!
他刚吃完一个,圆娘又递给他一个,心道:多吃,吃得饱饱的,一会儿还有活儿找他帮忙呢。
苏轼奇怪的看着大家,问道:“你们怎么不吃?”
王闰之、苏迈等人果断摇头道:“最近在礼佛,我们需要斋戒。”
叔寄肠胃不好,甚少吃荤腥,亦摇头不肯吃。
酒足饭饱后,苏轼拍着肚子问道:“这馒头是什么做的馅,还怪鲜呢!”
辰哥儿沉默了一瞬,意味深长的回道:“英雄不问出处,好吃就行了。”
苏轼瞬间一怔,后知后觉的问道:“圆娘要的叫海肠的东西,可是用来做了馒头馅料?”
辰哥儿刚欲说什么,便被圆娘疯狂截胡道:“是是是!师父果然能掐会算!”
苏轼捧着一盏茶慢慢饮着,良久之后开口说道:“果然不错。”
圆娘娇憨一笑,拽着辰哥儿出去了,砚秋等人迎了上来,每人手中一个海肠馅馒头,边吃边问圆娘道:“小娘子,此物还有吗?做馒头鲜得很呢!”
圆娘连忙摆手道:“没了,没了,就这一顿。”
砚秋遗憾的叹了口气,吃馒头的速度更快了,生怕抢不上下一个。
圆娘看着苏轼在书房略休息了片刻,便又出门了,她这才大胆的向辰哥儿提要求,想让他上房揭瓦。
这差事儿明显是要顶着被抽屁股的风险的!辰哥儿又不傻,他说什么都不肯干!
圆娘利诱道:“今天的海肠馒头好吃不?”
辰哥儿点点头,那馒头确实鲜美。
圆娘又道:“我们用瓦片把海肠烘干后磨成粉,天天可以吃到那么鲜美的味道。”
“可……上房揭瓦是会被揍的!”辰哥
儿犹犹豫豫说道。
“不会的,我们用完瓦片后放回去,而且,密州春天少雨,保证神不知鬼不觉!”圆娘继续劝说道。
辰哥儿思索良久,最后在圆娘一声声“好二哥”“天底下最好的二哥”中迷失了自我,鬼使神差的偷偷借着木梯爬上房顶。
正房的瓦不能揭,容易被发现。圆娘屋顶的瓦不能揭,自己屋顶的瓦不能揭,有道废弃的鸽子笼挡着,他想过也过不去。
辰哥儿选来选去,选中兄长屋顶的瓦,他哆哆嗦嗦挑了一片最不起眼的揭下来,揣怀里便迅速下了梯子。
两小只做了坏事儿,心里忐忑,到处躲藏,他们将瓦片偷偷洗涮干净,在狗窝旁边悄悄生起了火,将来之不易的瓦片放在火堆上烘烤,最后烤着烤着,刚将海肠放上去,二人便听到“啪”的一声脆响,瓦片裂了。
辰哥儿脸上血色尽失。
他抿了抿唇,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一连偷拿了好几块瓦片来,反正揭一块也是挨打,揭多块也是挨打,没差,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圆娘总结失败原因,总觉得是温度太高或者乍然沾了冷水的缘故,又碎了几块瓦后,总算琢磨出思路来了。
烤海肠的过程十分漫长,圆娘和辰哥儿偷空开始分摊责任,最后决定有打一块挨,主打一个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圆娘望着熄下去的火焰,突然问道:“二哥,你是每个屋子揭了一片,还是在同一个地方揭了好几片?”
辰哥儿不明所以,他刚刚上房的时候都是猫着腰跟做贼的一样,哪里敢到处乱窜?!况且东厢房顶上有一处废弃的鸽子笼,根本过不去,只能在兄长的房顶揭瓦了。
圆娘看他神色,知道是后者了。
她不禁双手合十道:“希望这两天不要下雨,不然咱俩肯定难逃一劫了。”
辰哥儿脸色莫测,听完她的祷告后,突然说道:“你知道爹爹刚刚出去做什么了吗?”
圆娘一怔,猜测道:“去旧驿监工了?”
“去山神庙祈雨了。”辰哥儿说道。
圆娘抿了抿唇,望着晴朗的天空慢慢长云层,哀嚎一声,欲哭无泪。
待海肠被烘干烘脆时,数片瓦片只有一片硕果仅存,辰哥儿在一旁和黄泥,将碎掉的瓦片一块块的拼好拿泥巴粘牢,待泥巴干掉后,他又神不知鬼不觉的将瓦片放回原处。
圆娘用小碾子将海肠磨成了粉,用细箩筛好后封入小陶罐中,大功告成!
天上的云朵越积越厚,隐隐有落雨之兆。
圆娘心中忐忑不已,一方面百姓真的很需要这场甘霖,一方面她也怕东窗事发被师父责罚。
但越是怕什么越来什么!傍晚时分,细密的雨丝垂空而落,润物细无声,敲在圆娘心头有千钧之重。
苏轼打着青色油纸伞面带微笑走进家门,明眼人都能看出他今天心情舒畅,苏迈陪侍在一旁。
春雨贵如油,地里的庄稼喝饱水可要茁壮成长啊!!
苏轼一时兴起和长子就春雨联起了句,圆娘见了师父头一次心虚的像耗子见了猫,她隐在自己屋子里的轩窗后面,看到师父进了大哥的房间,八成是要检查大哥的课业了。
她心脏扑通扑通的跳,连带着眼皮也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