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50-60(第15/16页)

招待新任的密州通判赵伯成,席间意外得知赵伯成亦为眉州人,不禁惊喜万分。

    所以,这次宴饮主要以川菜为主,有新鲜的盘兔,凉粉,清炒巢菜,越椒鸡丝,水煮牛肉片。

    赵伯成甚至送给苏轼一罐川地特产的井盐,用井盐烹川菜才对味嘛!

    圆娘看着满桌佳肴,心道:川人还真是从古至今喜好辛辣与兔肉。

    辰哥儿是个忙忙碌碌的好兄长,将兔肉撕成一条条的分装在三个小盘子,给圆娘、宛娘、叔寄一人分了一小盘子兔肉。

    宛娘压低声音对圆娘说道:“先前总听你提什么香椿豆腐,我见超然台附近有不少椿树,可是你提的那种?”

    圆娘摇了摇头,惋惜道:“不是的,香椿不是这个味道。”

    一旁侍酒的歌姬是本地人,闻言回道:“小娘子要找的椿树多生长在山间,此时正是食香椿嫩芽的好时节。”

    几个小的迅速吃饱喝足,带了贴身随从和几个当地老仆去歌姬说的地方去寻香椿芽儿。

    春雨霏霏,几人也不打雨伞,只穿蓑衣戴蓑笠,脚踩谢公屐,缓缓在山间行走,新绿初发,莺雀啼鸣,上山的羊肠小道旁点缀着细密的不知名的小花。

    春霖之下,到处都是清新的味道,圆娘几个也不着急赶路,碰到新冒出来的菌菇和荠菜便一起用小刀剜下,放在小竹篮里。

    没过一会儿,宛娘的小竹篮便满了,圆娘很诧异,她往宛娘的小竹篮里瞅了瞅,霎时噎住,最后叹了一口气,将里面五颜六色的蘑菇都扒拉出来扔掉。

    宛娘张大嘴巴,说道:“哎?怎么都扔了?”

    圆娘调侃道:“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

    辰哥儿疑惑问道:“什么意思?”

    圆娘扶额,解释道:“这些都是有毒的,误食有性命之忧。”

    宛娘闻言,吓得立马将地上那些艳丽的蘑菇一脚踢远了些!生怕自己被毒到。

    一同前来的老仆开始教辰哥儿几个辨别可食用的蘑菇。

    一行人边走边玩,好不欢快。

    半晌后,几人寻到了香椿树,有些嫩芽已被进山的猎户掰走了,有些新出的还完好

    无损的留在树上,个子高的随从将树枝压低了许多,圆娘等人一一体验摘香椿芽儿的快乐。

    不一会儿,圆娘她们三个的小竹篮就被填充的满满的,大家依依不舍的从山间出来,登上回超然台的马车。

    苏轼等人还在宴饮呢,见圆娘几个打扮的可爱,纷纷逗道:“小娘子们采了什么好东西来?”

    宛娘大大咧咧笑道:“采了许多漂亮蘑菇,一会儿给诸位叔伯煲菌菇汤吃。”

    苏轼目光一凝,落在几个小竹篮上,见只是寻常山珍,这才将心放回肚子里。

    庖厨将圆娘等人带回的食材按圆娘所说的法子烹饪。

    不一会儿,旧席被撤下,一道道新鲜的菜肴被传了上来,香椿豆腐、荠菜鲜肉馄饨、腌笃鲜、杂菇羹、地皮菜馒头,不一而足,端的一席春鲜宴。

    每夹一口吃食,都能鲜掉眉毛。

    密州的春鲜大抵化在超然台的春宴里。

    清淡鲜美的饮食特色最符合文人雅士的审美倾向,每道菜肴都能找到它的受众,未及多时,盘中餐食被抢一空,众人醒复醉,醉复醒,酣畅淋漓。

    多少失意与惆怅尽数消融在一场春日宴中,苏轼与赵伯成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此时此刻他们忘却了身为谪人的痛楚与悲戚。

    品尝着鲜美异常的香椿豆腐,连浓重的乡愁都浅淡了六七分,密州虽然穷僻又逢凶年,可这些来自山野之间的馈赠总让离人的满腹牢骚得以疏解。

    赵伯成大赞:“苏使君的弟子果然非凡俗之辈,有化腐朽为神奇之能。”

    苏轼微笑道:“她是心思灵巧些,有她在我身旁,我也能宽慰几分。”

    众人酒足饭饱,登高临风,不由诗意大发,又是一番吟咏唱和。

    苏轼提笔写就“超然台”三个大字,顺势题词道:“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赵伯成抚掌大赞道:“好山好水,好花好草,好酒好菜,好诗好词,好字好画。”

    辰哥儿赶紧补了一句:“还有!还有!好人是我!”

    众人哄堂大笑,辰哥儿又补了一句:“圆妹也是好人,大家都是。”

    圆娘闻言尴尬的不行,红着脸,暗暗踩了他一脚,他这才消停了许多。

    高台之上,春风徐徐,衣袂飘飘,苏轼的酒醒了许多,一回神,见圆娘抱着他的披风欲给他披上,他伸手接过,自顾自抖开披好。

    春寒料峭,并不沾身。

    第60章

    三年后,苏轼从徐州调任湖州。

    他又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江南,吴兴之地,文风鼎盛,相与偕游的友人不胜枚举,与在杭州的时候并无两样。

    正值清明节,吴兴之地有清明节食青团的习俗,贫寒之家用艾草的汁液和糯米面,舂成青团,贵家会往里面放馅料。

    有乳糖馅,红豆馅,桂花馅,松穰馅,香蕈腊肉馅,每一样都风味极佳。

    圆娘在厨房里指挥厨娘炒肉松,待会儿将肉松包入青团中,做成肉松口味的青团。

    厨娘每每都会被圆娘的奇思妙想惊艳到,当她将金黄色的肉松炒出来时,感觉眼前打开一道新世界的大门,肉松这种松松软软咸香又不腻的吃食真的十分适合做点心的馅料!

    圆娘拈了一只青团尝了尝,嗯,就是这个味儿,她转身给宛娘递了一只。

    宛娘笑道:“奇怪!明明我不怎么爱吃肉类的点心馅,总觉得闷在胃里油腻腻的,难受得紧,不知为何,此物却没有这种感觉。”

    圆娘道:“肉松里的油脂都被炒出去了,口感要清爽一些,混着艾草的香气食用,风味更佳。”

    宛娘点头道:“是这个道理。”

    圆娘将制好的肉松青团盛了一盘去给苏轼尝鲜,刚到书房还未来得及推开书房之门便听砚青说道:“郎君,如今咱们也算安置妥当,是时候给朝廷上谢表了,如今君子俱被排斥出朝,这些事便怠慢不得。”

    苏轼回道:“谢表已然写完,只需照格式誊抄一份即可。”

    一般这种誊写的琐事都由砚青处理,他拿着苏轼写好的草稿观摩一遍,重新铺了上好的纸张来誊写。

    圆娘闻言,心间犹如遭了一记猛烈的闷锤,她当机立断推门进入书房,见苏轼的谢表原稿摊在书案上,上面赫然写着“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她望着墨迹勾勒的原稿,心中忐忑不安,正是这几句话戳了当轴者的心窝子,惹出了滔天大祸,她不断的思索着,如何让师父修改这些字词?

    急中生乱,她的锦袖往茶盏上一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