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50-60(第14/16页)
禁咽了下口水,香!简直太香了!
宛娘等的有些心急,抻直脖子往土坑里张望,口中不停的催促道:“春砚,快好了吗?快好了吗?”
春砚谨慎道:“三娘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宛娘道:“今日不吃热豆腐,只吃荷叶鸡。”
不多时,春砚抱出数只被黄泥土包裹的荷叶鸡,宛娘等不及了,亲自动手敲掉泥壳,霎时间香气四溢,令人食指大动!
待两层荷叶被剥开后,里面的鸡肉香酥软烂,扯下一只鸡腿,轻轻一咬,汁水充沛,入口即化。
一只荷花鸡瞬间被分吃殆尽!
圆娘又解开一只,知雪给她斟了一盏酸酸甜甜的桑葚酒,果酒下肚,鸡肉的香腻被冲淡了许多,她满足的眯了眯眼睛,唇角的笑意久久不消。
几人不知不觉就着荷叶鸡喝了一整壶的桑葚酒。
圆娘命春砚将其他的荷叶鸡送入大帐内给师父品尝。
须臾之后,砚青急匆匆赶来,问圆娘道:“小娘子是如何做的这荷叶鸡?味道竟然如此鲜美,不够分!根本不够分!”
圆娘哭笑不得道:“我们这里也没有了,只得现做,师父他们打开的野鸡可说有旁的吃法?”
砚青摇了摇头道:“旁的吃法都不如荷叶鸡好吃,庖厨们都在处理獐鹿等物,倒一时也没顾上野鸡野兔这些小的。”
圆娘也不藏私,将大致的方子跟砚青一说,他作揖道:“多谢小娘子了,我着人分组处理,保证秘方不会外泄。”
砚青做事,圆娘十分放心。
大帐里,苏轼等人也不吟诗作赋了,一个劲儿的猛吃荷叶鸡,他们从未吃过如此好吃的鸡肉!
其实,在打猎的时候,野鸡并不如何受欢迎,野鸡肉轻易处理不好,盖因其生活在山间,鸡肉紧实,火小了本根咬不动,火大了也不尽如人意。
平时打了野鸡都是煲汤喝,搁些山菌香蕈,倒也算鲜美,但还是不如荷叶鸡好吃!
苏轼也是第一次吃到这种带有酒香、荷叶香、香蕈香的野鸡肉。
今日帐内有许多人,一人仅仅分到一小碟鸡肉,根本就吃不够!就连平日不爱吃鸡肉的通判刘廷式都拿炊饼抹盛鸡肉的盘子,不浪费一点儿残留的鸡油。
连不重口腹之欲的王适都默默吃完一整碟荷叶鸡,又悄摸摸从弟弟的碟子里顺走最后一块鸡肉,本来兄友弟恭的二人,差点因一块鸡肉吵嘴。
知雪怕圆娘等人积食,特意拿了山楂丸来,一人给喂了一粒。
圆娘在外面吃饱喝足后玩了一会儿踢毽子,又消化了不少。
这时獐脯烤好了,圆娘等人进了大帐,苏轼给圆娘切了最嫩的一块,用银制小刀片成极薄的片。
圆娘坐在苏轼身边,他切一片卷好黄瓜丝、葱姜丝蘸好调料给她投喂一片。
圆娘吃得不亦乐乎。
宛娘笑眯眯道:“伯父,你也给我卷一片!”
苏轼笑着给她也卷了一片。
辰哥儿见苏轼正忙着,偷偷抿了一口苏轼的羊羔酒,甘冽可口,不大会儿就觉得脸热热的,像煮熟的虾子,脑袋也迷糊起来,头一点一点的,像小鸡啄米!
苏轼的僚属大笑道:“二公子的酒量与乃翁一脉相承。”
苏轼命人端来醒酒的紫苏饮来,给辰哥儿灌了一碗。
辰哥儿清醒是清醒了,但怕爹爹说,又继续装醉。
苏轼失笑的摇了摇头,将杯中剩余的羊羔酒一饮而尽,省的再被哪个小老鼠偷喝了去。
左右扈从笑道:“苏子醉了!大家笔墨伺候!”
一时间,苏轼支颐双眸轻阖,静静的等待醉意过去。
众人一拥而上,铺纸的铺纸,磨墨的磨墨,递笔的递笔,热闹非凡。
只苏轼在热闹中静坐,却又是热闹的中心。
一盏茶的功夫之后,他醒了酒,接笔蘸墨画字,笔意风流,令人钦慕不已。
偏生圆娘离他最近,雪白的脸蛋上沾了点墨,苏轼打眼一看,伸手替她揩掉,然而并没有擦拭干净,反而由一点抹成一道,像小花猫的胡子。
苏轼一不做二不休,又对称的点了几点,一一抹掉,将好好一个小娘子画成了小花猫。
辰哥儿也不装醉了,连忙拿了一片方巾给圆娘罩上,生怕她被人取笑了去。
待宾客讨完诗词字画后,荷叶叫花鸡也好了,砚青带着人给每个桌上都上了一只,众人继续大快朵颐,边吃边赞道:“佳肴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品?”
诸人听说荷叶鸡出自圆娘之手,讶异万分,万万没想到如此美味竟是一个小娘子做出的。
圆娘不敢居功,她亦是拾人牙慧,只推说是家乡的菜肴。
有好奇心重的人不禁问道:“小娘子的家乡是何地?我出门游学必会拜访跪地!”
圆娘抿了抿唇,不知现在说杭州还赶不赶趟?
苏轼摆了摆手,笑道:“路途遥远,期间山匪横行,危险重重,不提也罢。”
众人见苏轼如此说,便不好意思再打探下去,也跟着岔开了话题。
圆娘感激的冲苏轼笑了笑,苏轼回笑,摸了摸她的头顶安慰道:“没事儿,一切有师父呢。”
“嗯,圆娘有师父呢。”
帐外的将士喝足烧刀子后,击鼓高唱苏轼新填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秋风飒飒,枫红柳黄,月上华天。
主宾尽欢,诗酒风流,莫过如是。
第59章
熙宁九年春,旧驿修一新,苏辙取《庄子》中“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句,为其命名为超然台。
正值密州通判刘廷式卸任,新任通判赵成伯继任,苏轼作为密州知州邀赵伯成共登超然台赏玩。
超然台位于密州西北,登台眺望可揽密州全城,台上楼阁冬暖夏凉,十分宜人。
辰哥儿对圆娘说高台观雨别有一番风味,是以苏轼这次闲暇宴饮,身后多了三条小尾巴。
叔寄腿脚登高有些不太利索,辰哥儿自告奋勇要背他上去,被苏迈轻斥一声:“胡闹!”他自己却转身背起了叔寄,兄弟姐妹几人一同跟在苏迈身后,说说笑笑,玩玩闹闹。
叔寄从来没有攀登过这么高的地方,胆怯又好奇,双手紧紧抓住兄长石青色的襕衫圆领,眼睛却好奇的东张西望,水汪汪的大眼睛里满是紧张与惊叹,这些都是他从未见过的风景!
苏迈登上高台后,便将叔寄放在地上,让他们几个小的一道玩耍,他自去苏轼身边随侍。
辰哥儿利落的伸出手,对叔寄笑道:“抓着我的手,我牵着你走。”
叔寄双腿发虚,不敢到处走,只得战战兢兢的把自己的小手搭在二哥手心里,由二哥牵着玩耍。
楼榭里,管弦阵阵,歌姬把文人雅士新填的词唱了一首又一首,歌声比春雨还要软绵多情。
苏轼将杭城故人新寄来的明前龙井拿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