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前怀着身孕被流放了: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和离前怀着身孕被流放了》 90-100(第3/19页)

通情达理许多,没有理会淮招县过来的百姓,如常将粮食布匹等东西都卖了出去。

    商队返程时,有一次还遇到了拦路的百姓们,胡搅蛮缠,要将他们采买回来的东西都扔到崖底。

    幸好商队有侍卫随行,还有身手极佳的暗卫在暗中保护,见状,出手将他们逼退了。

    商队负责人扬声道:“若再如此,便官府见。”这样的拦路行径,报到官府,可以当成劫匪处理了。

    官府之人再对百姓们种种挑衅、欺压苏家人的行为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也到底担心会酿成匪祸,不会真放任不管。

    百姓们生怕吃官司,更怕被官府当成劫匪抓进大牢而小命不保,这才消停了些时日。

    不过,官府和百姓们都不知道的是,宣文晟一向教导商队有备无患,宅子里的物资足够他们几年吃用。

    商队苦哈哈地一次次翻越高山,只是为了迷惑当地百姓而已。免得将他们逼急了,再在有心人推波助澜之下,集结起来围攻苏家人。

    苏家人不惧流言蜚语,也不惧刀枪暗杀,只是,到底不愿意伤害这些被人蒙蔽的百姓们。

    这些事,苏家人在信中是不会和苏琯璋宣槿妤提及的。

    但是,宣文晟在写信时,被气急了偶尔也会透漏出一两句。

    夫妻俩拼拼凑凑,便也将苏家人在外面的生活了解个大概,心里到底也不好受。

    如今得知他们身上的冤屈被洗刷干净,得以回京,不必再在这里和被他利用的百姓们耗着,怎能不高兴?

    圣旨下来,淮招县的百姓们得知自己这半年来一直冤枉亏待了朝中忠臣良将,心里如何愧疚难言不提,苏家人倒是已经将行李

    细软收拾妥当了。

    “祖母,您真的不和我们一起回京?”苏琯煜在苏老夫人面前蹲下身子,一向像是焊在脸上的笑容都没有了,露出面下真诚的底色。

    苏老夫人摸了摸长孙的头,“璋小子、槿妤和岚姐儿还被困在崖底,不知何时才能出来。若我们都走了,留下他们,祖母哪里舍得。”

    “有暗卫们在,不会短缺他们物资的。”苏琯煜继续劝。

    不止如此,既然还要继续瞒着崖底一家三口的存在,那么,日日进山搜寻的侍卫们便都不能撤走。

    暗卫和侍卫们都是从苏家出来的,忠心自然不必怀疑;他们也足够稳妥,必定不会让小弟他们在生活上受限。

    虽然他心里也同样舍不得,但祖母年纪毕竟摆在这里,去岁又摔过一跤,只母亲一人留下看护,他们哪里放心得下。

    孤零零的两个女眷,便是身手再好,亦有暗卫侍卫们守护,但怎么可能放心得下?

    苏老夫人语气很慈和,但却十分坚定,“不必多说了,祖母就是要留下。”

    她转头看向许玉娘,“你也不必留下陪我,跟着孩子们回京罢!家里也离不得你。”

    许玉娘是苏国公夫人,掌一家之事,缺席主人一年多的国公府,离不得当家主母。

    但许玉娘依旧坚持,“我和娘留在这里,家里有二婶和几位媳妇儿在呢!哪里需要我操心?”

    尤其许萱娘是世子夫人,嫁进来十年,也跟着她打理家务十年,更是在许她的放手下独自操持过不少重要家事。

    便是只许萱娘一人,也能支撑起国公府内务。

    许玉娘没甚可担心的。

    苏老夫人拗不过长媳,便拉着她的手,拍了拍,当是同意了。

    苏琯绵此时亦有些踌躇,“要不,我和孩子们也留下,陪着祖母和母亲罢?”

    她本就是外嫁女,若非当初听闻狼袭之事,不放心一家子,且担心新帝牵连他们母子四人,她也不必从佟城一路赶来这淮招县。

    来都来了,好不容易和家人团聚,她实在舍不得和母亲分开。

    许玉娘有些无奈,“你都出来这么久了,便是不回国公府,佟城你也是要回的罢?”

    她都带着孩子们离开佟城大半年了,就女婿一人孤零零的,只能待在军营里,不可怜么?

    “女婿日日对着个空荡荡的府邸,听说都不愿意回城了,你也好歹心疼他一些。”许玉娘说道。

    她看向三个外孙,“孩子们也有大半年不见父亲了。”

    苏老夫人也附和,劝她跟着回去。

    苏琯绵才没再坚持。

    只临走前,都快上马车了,又轮到苏二婶有些犹豫。她回头看婆母,“要不,我也留下来陪着娘?”

    苏老夫人打了她一下,“说什么傻话?老二好不容易平安回来,你便是不愿意待在京中等他归来,也可以去漠北寻他。留在这里陪我算个什么事?”

    老二失踪了多久,老二媳妇儿便为生死未卜的丈夫忧心了多久。便是她后来不再露出端倪,但亲人间相处这么多年,谁能看不出来呢?

    只不过不敢提起,怕惹得苏二婶再添几分担心难过罢了!

    苏老夫人那一巴掌力道不轻不重,但苏二婶不敢再说什么,便只好一步三回头地上了马车。

    女眷和孩子们都上了马车,苏声和三兄弟正欲上马,便见宣文晟对着他们作了一揖,“多谢各位!”

    苏家人皆被骇了一跳,站他旁边的苏琯文忙将人扶起来,“亲家三兄怎的这样多礼?”

    宣文晟直起身时,眼圈都有些发红,只略略颔首,并没再说什么。

    他知道,虽然圣旨已经下了,但是苏家人其实也并非一定要遵旨。一家子要这时候入京,只不过是为了他的大计。

    尤其苏声和三兄弟,这一路还得依靠他们为自己的事费心。

    若非这样,他们一家子也不必分离。

    这份恩情,他记在心里了。

    马车辘辘行驶,站在宅子大门前的苏老夫人、许玉娘和暗卫、侍卫们的身影逐渐变小,直至消失在视野中。

    宽阔的官道两旁,不知站了多久的百姓们见到苏家人出现在眼前,怯怯地跪了下去。

    “起来罢!”苏声下了马,连带着骑在马上的苏琯煜兄弟三个也一齐翻身下了马。

    苏琯煜亲手扶起为首的一名老人,笑得温和,“老人家和他们说说,都起来罢!”

    老人家老泪纵横,“这半年来,是我们对不住各位大人。”

    不过是跪一跪,亦难消他们心头的不安和愧疚。

    保家卫国的将军和他们一家,竟在他们淮招县落得个无米可买、无菜可购的境地,甚至险些被他们“强抢”米粮——只不过他们没有成功便是了。

    这事若是传扬出去,他们一县的百姓,都要活在旁人的唾沫星子下。

    再想想,他们都这样过分,要断人生路了,苏家人也还是没有对他们怎样,只言语威胁告官而已。

    羞愧,他们实在没脸见人。

    苏琯煜依旧笑着,替老人家拭了泪,笑容十分有感染力,“老人家想多了。我们当初确实有罪名在身,你们也不过是受人唆使,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