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前怀着身孕被流放了: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和离前怀着身孕被流放了》 90-100(第2/19页)

对他说道。

    他想也不想便道:“苏伯父,我留在这里。”

    不只是因着宣槿妤在这里的缘故,夺回帝位,谋划的许多细节都要他和苏琯璋确定。

    而苏琯璋被困在崖底,信息掌握上都要靠着他们山外之人。如今二人仅靠着白隼往来通讯,本就十分不便,若他再离开,便更难谋划。

    苏声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才移开视线,“先将情况和璋小子说罢!”

    崖底的夏日并不难过,相反,这里微风习习,很有几分凉意,驱散了炎热。

    林子里许多果树上的果子都成熟了,芒果、桃子、葡萄、李子……等,竟还有盛京城中难见的荔枝。

    鸟儿们可饱了口福,整日里在果树上叽叽喳喳的,山洞外面日日都十分热闹。

    岚姐儿是个人来疯,见鸟儿在枝头跳跃,她也“哦哦哦”地叫嚷着,小身子扭成麻花儿,想要去抓鸟儿。

    苏琯璋将刚写好的信放到白隼爪子上,摸了摸它的小脑袋,温声道:“劳烦你了。”

    白隼朝他歪了歪头,很快展翅冲上蓝天。

    眼见着白隼成为一个小点,又逐渐消失在视线尽头,宣槿妤忽而想起了她之前十分好奇的问题。

    “为什么不用飞鸽传书?”她问道。

    古有鸿雁传书,今有白隼替他们传信,她想起了曾经在苏琯璋给她淘回来的奇闻异事里边提到的飞鸽传书来。

    山外的传信都是依靠暗卫们,但换马疾行,到底不如会飞翔的鸟类速度快。

    虽然能够被人驯服的鸟儿,飞行速度都不如白隼,但总归比马儿奔跑来得快罢?

    “没那么容易。”苏琯璋答道,将她怀里扭个不停的岚姐儿接了过来,“飞鸽驯养倒是比矛隼驯养容易许多,但它们飞行能力较之过于逊色。”

    而且,鸽子一般只能定点传送书信,人稍微偏离了原来的地点,它便容易找不到人,而丢失信件。

    “鸽子在空中也有天敌,它们送信时万一被鹰隼盯上,十死无生。”这时信件便容易失落,万一被人捡了,可又是一出麻烦事。

    他怀里的岚姐儿身子不扭了,打了个小哈欠,显然是困了。

    苏琯璋熟练地轻轻拍打着她的背,边哄她睡觉,边对宣槿妤说道:“最重要的是,鸽子也容易被人盯上。”

    大盛以武起家,并不拘一格。

    太祖皇帝揭竿而起推翻前朝之时,所打的几场重要战役,便是提前蹲点敌方的飞鸽,截获他们的传书,再放个假消息回去。

    苏琯璋说起这些时也一脸的坦然,“当然,史书上不会写这些,史官认为,这是不入流的手段。”

    但兵家之争,赢了便好,史书还不都是由胜利者书写?

    文人清高,不屑于这种技俩,但在他看来,只是掌握敌方通信的寻常手段而已,哪里就不入流了?

    人为截获信使,致使敌方书信往来受阻或受到迷惑,不也是一样的手段么?只不过,狩猎的对象从鸽子变成人罢了。

    他们莫不是以为,鸽子还比人高贵了?

    苏琯璋摸了摸对他笑得甜蜜蜜女儿的小脑袋,有些无奈,都困了还不睡?

    “她喜欢听我们说话。”宣槿妤对这一幕看在眼中,拉着他的衣袖,转身往山洞里走去,“先将她哄睡再说罢!”

    困了还不睡,要听爹娘说话,可别困劲儿过了睡不成,下午就得睡到晚上,那今夜他们谁也别想歇息了。

    也是自己亲自养孩子了才知道,原来养个孩子竟是这样艰难的事。

    一家三口回到山洞中,双双陪着岚姐儿躺在床上,看她小哈欠打了一个又一个,才压抑不住睡意,沉沉睡去。

    宣槿妤苏琯璋二人松了口气,相视一眼,忍不住都无声地笑了起来。

    将岚姐儿放在小竹床上,二人也没起身,就着躺在床上的姿势低声说起话来。

    苏琯璋说起方才未完的话题,“大盛建立之后,虽然飞鸽传书也没有受到影响,一些风雅之士也喜欢用。”

    “但世家多数都知道那段历史,重要的通信往来,都不会交给飞鸽。”

    最保险的,当然还是人。

    且人会随机应变,真遇到危险,避无可避之时,也能及时将信件销毁,不至于落到敌方手中。

    “白隼是个例外。”他说,“它在那时候出现,只能说,是一种缘分。”

    宣槿妤十分感慨,“确实。”

    “他们都要走了。”说着她神色便有些落寞,“日后岚姐儿每月的小像他们可都要很久才能收到了。”

    且飞鸽传书已经被他们排除,日后通信,便基本都是依靠暗卫们快马往返,通讯频率便也得下降。

    往日还有家人频繁的传书关心,让她不至于觉得他们一家三口被遗忘在这崖底。但一旦他们都回京了,他们便也只能改为每月通信,那便十分难熬了。

    苏琯璋摸了摸她的脸,还未说些什么,便见她脸上又高兴起来,“但他们都能回京了,真好!哪里都不如家里舒服。”

    最重要的是,苏家人洗清了“通敌叛国”的罪名,往后便可堂堂正正地出现在人前。

    而不是像这半年里,只待在一座宅子里,行动间都有所限制。

    他们知道,苏家人都是为了他们一家三口,但世人并不明白真相。

    在新帝的运作下,苏家人被冠上“抗旨不尊”的罪名,但被大度的帝王体恤他们失去亲人的不幸,允许他们继续待在淮招县找人。

    苏家人在大盛的影响力是有些,但离漠北越远的地方影响力越淡。

    到了淮招县这样的地方,百姓们便只偶尔听闻苏家军的威名,到底不曾经历过战事带来的伤害,无法感同身受。

    他们更多的,是认可那把龙椅上的人。

    于是,这半年间,淮招县谣言四起,道是苏家人不仅不感恩新帝当初饶恕他们诛三族的罪过,只判了流放;反倒冥顽不灵,继续拒绝南下去广虚府。

    实在是罪孽深重。

    百姓们都知道淮招县郊外宅子里住的是苏家人,初时谣言刚起的时候可没少人到宅子外扔臭鸡蛋和烂菜叶,被侍卫们阻止之后,才被吓退了。

    但这又加剧了他们对苏家人的坏印象,扬言不会将粮食、布匹等生活必需品卖给他们。

    好在商队的人机灵,经得宣文晟同意,早早便从宅子里搬了出去,才能如常地在淮招县内采买东西,供宅子里的人吃用。

    不过后来,在有心人的宣扬下,城中的百姓们也都知道了商队和宅子里的人是一伙儿的,也拒绝将物资卖给他们。

    商队只得出淮招县,翻山越岭,到临县采买物资。

    都将他们逼到这种程度了,百姓们还是不甘心。甚至有人专程越过高山,到临县劝阻商铺卖东西给商队。

    第92章 第92章羞愧,他们实在没脸见人……

    不过幸好,临县的商铺老板要挣钱,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