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和离前怀着身孕被流放了》 90-100(第19/19页)
方没有得到承诺,也没有再继续纠缠,只重重地磕了头,一下又一下,沉闷又响亮。
听得他身后的刑部侍郎心都揪了一下,好歹是共事多年的上峰,他到底有些不忍心。
宣兆扔给梁方方一方素色帕子。
已经停止磕头的梁方方接过,眼神复杂地仰看他一眼,擦干了眼泪,也没管额头上渗血的伤口。
梁方方就跪在朝堂正中,向宗人令和朝臣们叙说起他所知的事情来,一切毫无保留。
先帝之前,皇帝还是正明帝,是被载入史册的清明之君。因嫡长子先太子之死而悲痛过度,不幸辞世,这是世人的遗憾。
但是盛誉被罚戍守皇陵一年,没人敢想到,他会在皇陵中找到一条通往皇祖父陵寝的密道,打开了正明帝的棺椁。
先帝自己弑父夺位,自以为尾巴被清扫得很干净。
他绝不会想得到,竟有人如此胆大包天,竟能进得陵寝,还打开已故国君的棺椁。
二十多年过去,便是被封入棺椁中,埋葬在深深的地下,正明帝也早已化作一具枯骨。
当年所有太医都看不出脉象有异,只以为正明帝是哀恸过度伤身而亡,只多年过去,尸骨上现出了端倪。
盛誉也真是个胆大却心细的,从他私自开皇祖父的棺椁便知,他对已故的皇祖父没有半点敬畏之心。
何止,他还将正明帝尸骨上漂浮起来的黑色粉末刮了下来,带出了陵寝。
那些黑色粉末,后来被他下到了先帝身上。
因不满一直势弱而毫不起眼的三皇子盛誉,越过一众优秀的兄弟当上太子,当时皇子们蠢蠢欲动。
互相构陷、污蔑谋反、派人暗杀……短短半年,先帝二十余名皇子,死的死,残的残,再构不成什么威胁。
先帝染上风寒之前,才得知一直属意的储君五皇子,圈禁期间因嫔妃相斗,而被误杀之事。
最宠爱的孩子意图谋反在先,被身边嫔妾误杀在后,先帝那日吹了冷风,一病不起,而后崩逝。
这便是世人所得知的事实。
可林太傅当年起了疑心,一面顺势将太子盛誉推上帝位,一面派暗卫去了皇陵。
暗卫在皇陵一处荒地发现了死状相同的各种小动物,将其中几具骸骨烧成粉末带回京中。
林太傅学盛誉的做法,用抓到的老鼠做了试验,意外发现它们的死状和先帝一模一样,便猜出了真相。
可他手中证据不足以扳倒盛誉,且皇子们当时死的死、残的残,仅有盛誉一支独苗。
最重要的是,林太傅知道宣文晟没有为帝的心思,而大盛,才刚结束皇子夺嫡引起的数场内乱,不能再生事了。
他观盛誉行事,狠辣且一击即中,若真当了帝王,倒也可以承担起大盛的江山。
于是,他收起了手中的物证,上书致仕,但被盛誉拒绝了。
他便只得收敛心思,一心辅佐盛誉,助他坐稳皇位。
只是,林太傅直到中了毒,命不久矣,才得知口口声声奉他为师的人,到底还是对他下了手。
“林太傅中毒当夜,罪臣家中进了人。”梁方方面色颓丧,“臣便知晓,陛下所做之事,皆被人看在眼中。”
当了多年的刑部尚书,梁方方当年能够根据林太傅中毒后的反应,反推出先帝的死因,便也能够看清楚此后的局势。
所谓谣言,不过是皇太孙一派为助他顺利登基而造的势罢了。
自苏印平安回到漠北,此后发生的一桩桩、一件件事,他都看在眼中。他在等,等梁家一个可能的生机。
直到今日,一个没有皇帝临朝的早朝……
皇太孙手中定然还有林太傅保留的物证,不知为何还未拿出来。梁方方索性,助他们一臂之力,以求家中老小脱罪。
梁方方身子深深跪伏下去,“罪臣所知一切都已经说出来了。”
“盛誉弑君杀父、弑杀老师的物证,在罪臣这里。”他没有起身,额头依旧触地,左手伸进怀中,取出了一样被绢帕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
离他最近的宣兆伸手接了过去,交给诚亲王。
诚亲王招呼大理寺卿和御史大夫过来,三人一起打开了那绢帕,便见到被油纸包裹着的、瓶塞十分严实的药瓶。
“传太医和仵作来。”大理寺卿道。
朝臣们默不作声地看着,一会儿看看那围成一小圈的人,一会儿又看看跪伏不起的梁方方。
三司会审,当是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负责。
审判一国之君,大盛还无先例,推论应由三个部门官职最高的官员负责。但是,刑部尚书就跪在这里,看样子是不会起身的了,也没人敢劝他起身。
毒杀同僚,还是太傅,这罪名也不轻。
宫城门口,连着静坐了十来日的学子们依旧待在那里,人数瞧着更多了。就连一些
不必为生计奔波的百姓,也都学着,坐在了外围。
上早朝的一众朝臣都没有出来,皇宫内院,盛誉也被“客客气气”的禁卫军“保护”在了即正殿。
所有人憋着一口气,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