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和太子调包那些年》 70-80(第9/13页)
议事完毕众人退下,瑞王只召侍卫说了会儿话,之后再未过问西平郡的事。
但西平郡的事还会照常入京,刚进腊月没几天黄苍病逝的消息六百里加急送入京城,他到底是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生老病死皆有多双眼睛关注,奏报将死因写的清清楚楚。
黄苍本就旧疾缠身先前尚能照常饮食起居,冬月中旬黄苍外放为官的大儿子病逝、长孙也因高热不退惊厥夭折,黄家一连失了长子长孙虽极力隐瞒但还是不慎传入黄苍耳中,他当场吐血昏迷病情加重,昏沉挣扎了半个月溘然长逝,如今黄家只余一子一幼女。
惠帝在殿上痛哭流涕细数黄苍镇守西北的功绩,群臣陪着落泪,追封恩赏的圣旨随即出京。
西平郡黄家早已一片缟素,圣旨还在来的路上,黄家大爷须得运回西北安葬,黄夫人决意派人快马加鞭接回大儿子的尸首同丈夫一起下葬,停灵期间到黄家拜祭的高官权贵、贩夫走卒,黄家都未阻拦。
柔瑾作为朝廷册封的公主,一方面代表惠帝的脸面一方面也是大都护夫人,自然要同贺固一起到黄府拜祭,黄夫人与黄嘉慧叩谢行礼,短短数日黄嘉慧已经瘦了一大圈哭成了个泪人儿,看得人心里不落忍。
“你要保重身子,多多陪伴安慰你母亲……”柔瑾心里叹气,此刻她也已词穷,黄家养着不少大夫,事发时她也曾遍寻岐黄圣手,贺固暗地里做的准备更不会少,但抵不过阎王叫人。
黄嘉慧连连点头。
黄家大爷的尸首比圣旨先进黄家,惠帝封黄苍为一等公,封未亡人黄夫人为一品诰命夫人,厚赏黄家其余成员,西北文武官员皆能感受到惠帝待臣下的仁心。
圣旨冲散黄家之外的悲痛,钦差大臣到大都护府给太宁公主问过安才离开,明晃晃告诉众人西北方向彻底变了。
到了腊月底桃符换新,西平郡爆竹声不断。
贺固捧着针线房送上的新衣送到柔瑾面前搏她一笑:“宝爱今年想看烟火么?西北地方大,到处都是空旷的地方,你可以看个尽兴。”
“好啊,你安排就是。”柔瑾焉能不知他的用心,索性放下心中烦闷高高兴兴过节。
烟火爆竹花样繁多,冲上天幕仿佛能照亮西平郡的夜空,柔瑾与贺固手牵着手本来看的新奇高兴,可瞧见府中下人呼朋引伴还有仆妇家三两孩童奔跑打闹忽然觉得偌大的府邸属于他们两人的地方着实冷清。
第78章
公主驸马身在西平郡, 惠帝也不曾忘记赏赐新年大宴,初一那日人人都以能去大都护府赴宴为荣,大都护府的烟火一直放到了上元节, 西平郡城中大办赏灯会, 公主赏下一盏惠帝所赐的御造花灯做彩头, 猜中谜底者拿走花灯,西平郡才子佳人跃跃欲试,花灯最后被一穷书生摘走送给指腹为婚的未婚妻,后来此人金榜题名拿了头名状元是名震天下的文臣之首, 历经三朝辅佐两帝名留青史。
不过这也是后话了,眼下柔瑾言出必行送出花灯,那书生也曾被叫上前来与众人见礼, 当着西平郡大小官员以及权贵命妇的面他不卑不亢谢过公主赏赐顺利退下, 不过最令人惊叹的还是书生俊逸出尘的相貌。
柔瑾远远看了一眼不大清楚, 回府路上同春樱她们说起就见她们纷纷点头附和,夏桑去年腊月同小河成婚, 新升上来一等丫环的夏月接替她的位置,宴上只有春樱在柔瑾身边伺候, 夏月和其他府里丫环混在一起正瞧见那书生的相貌。
“他退下去就有一富家公子说要买他的花灯,给了不少银子可惜书生不卖,有人说书生要把花灯送给指腹为婚的未婚妻。”
负心最是读书人, 这儿倒有个出人意料的。
柔瑾赞了一句:“他如此聪慧过人,若是能读出个名堂来更好了。”
“他能拿到殿下赏的花灯已经是天大的福分啦。”夏月性子活泛俨然沉浸在书生俊逸相貌以及出府游玩的兴奋中,见柔瑾愿意听她说外面的事小嘴便叭叭个不停。
春樱示意她住嘴,可夏月没领会意图她只好动手戳了戳, 夏月年纪略小对宫女出身的春樱等人颇为尊敬忌惮,渐渐闭口不提。
柔瑾视若无睹, 掀开车帘刚瞧了眼夜景就对上贺固探寻的目光,他坐在高头大马上不畏严寒却很不赞同她朝外探头探脑,其实外头没什么好看,她出行虽不会静街但今日大多百姓都去看花灯过佳节了,他们这一行才是沿路惹眼那个。
就在柔瑾想说句话的时候忽然扫见胡同路口有个小小黑影动弹,一闪身没入胡同暗色中,快的让人以为是错觉。
“殿下?”
“那里——”
贺固扬扬下巴,大河离队去看不一会儿骑马追上来手里提着个小孩儿,小孩儿看起来是在外玩闹忘了归家,眼睛瞪得溜圆脸上有几道黑灰,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单薄但还算整洁,怀里抱着三四个沾了泥巴的窝头,见着一群人严阵以待讷讷道找不着家了。
不过一场虚惊,贺固吩咐他送孩子回家,今日热闹非凡难免有包藏祸心的人牙子拐卖孩童。
走前柔瑾递给他一块糖,他犹豫一下才接回还会拱手行礼,这一下正好看到他手上一片擦痕还沁着血。
贺固看向大河,大河也吃了一惊,这个小东西他一手提着就过来了绝对没有伤着碰着,再看那伤口也有老旧结痂的顿时洗刷嫌疑,贺固使个眼色吩咐大河给小孩儿擦了药粉好好的包扎。
原本不过是件小事柔瑾都没放在心上,哪知回府后贺固等大河回来又出去见了一回,不多时回来不自觉蹙着眉头。
“怎么?那孩子身份有问题?”
“不是。”
大河带那孩子离开时贺固看到他颈间戴着半截箭簇,箭簇上有西北大军的印记,这孩子应当是军户之子,大河送孩子时顺便探查了对方身份哪知人是当年西北大军退下来的残兵,家里爷爷战死父亲断了一条腿废了半个手掌,不能再上战场领月粮只能靠种军田攒下口粮,但去年秋收时被上官以各种名目征走大半囤粮,现下家中口粮所剩无几母亲只能数着米粒下锅,这孩子饿得难受,趁城中百姓多去观赏烟火花灯时到邻人家偷了窝头不巧碰上他们。
前朝当政皇帝昏庸朝纲混乱,军户制度严苛且地位低下,军中大小官侵占屯田克扣月粮以致军户度日艰难,许多军户迫于生计逃亡之事屡有发生,后来皇帝下令募兵抵御外敌内乱仍未能缓解衰亡之势,本朝立朝之初太/祖汲取前朝教训改制屯田养兵,历经近百年也逐渐走上前朝老路弊端凸显,昔日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军户兵士不能不能再上战场做杂役就得等着饿死,贺固会觉得自个儿不配做西北大都护听他们称呼一声将军。
柔瑾恍然记起梦里就有前世贺固因为军户改制之事频频与惠帝争执,惠帝自认是天下之君统领万民只有别人体会他难处的时候万不能让他为难不安,爱惜黎民从来是嘴上的空话,他认为军户应当安守本分不该暴动谋乱,可贺固以为应当整顿军纪,严查侵占屯田苛待军户以权谋私的昏官,惠帝也放手让他去做,贺固收获不小可也得罪颇多,那些人上奏参他大意是当将军时带领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当了太子便不记得行伍之人的难处。
参他的人多,颂扬他贤明的也不在少数,朝中人见风使舵以忠藏奸离间父子俩,惠帝对贺固的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