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360-370(第13/13页)
他维护统治的一种必要方式。
尤其是在六国遗民数量众多,且时常有大大小小叛乱的情况下。
但是李斯这话儒家学者们可就不爱听了,什么叫”道古害今”?什么叫“率群下以造谤?”
我们确实是反对郡县制,但是我们那是耿正肯言,我们那是忠心陛下,是为了大秦的千秋万代!
就算是我们在自己的小团伙内有些过激的言论,但是我们出发点是好的啊!我们都是为了大秦的天下啊!
你李斯就是公报私仇,你就是恨不得陛下只信你们法家的人,你这个意图把控言路,不公不诚的小人!!!
这会儿的朝堂虽然也有规矩,但是远远没有后世那么规矩,春秋战国时代很流行辩论的,所以这会儿的朝堂上也经常有大臣们互相辩言。
儒家学者们纷纷激动起来了,见鬼的李斯,大家好好地说着正事,你怎么还扩大战场,扯到百家学派上去了,还给我们扣锅!
于是这边也有不少人纷纷站起来反对。
李斯瞥了他们一眼,哼,搞笑,他可是堂堂御史大夫,他没有小弟的么?
两边开始了大混战。
李盛听得耳朵嗡嗡的。
后世都说嬴政暴虐,李盛觉得不对,这明明脾气很好啊,他耳朵都快聋了,嬴政还笑眯眯地在那支着下巴看下面一群人在他的明光宫大殿上吵架。
李盛想走,但是想想历史上这场辩论直接导致了“焚书”事件,他又不肯走了。
“吼!”都给老子闭嘴!
玄虎昂然而起,一声怒气磅礴的虎啸把殿上地人都镇住了。
李斯往上看了一眼,虽然也被虎啸声震得脸色有些白,但还是坚持继续说下去了。
他原本是站在自己的位置那,这会儿快步走到大殿中央跪下,大声道:“臣李斯昧死上言,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李斯豁出去开大了。
李盛听了这话,立马一个激灵精神起来,他趴在这里忍受着这群人叽叽喳喳就是为了阻止这件事啊。
旁边本来已经安静下来的儒生博士门纷纷出列跪倒在地,又开始了对李斯的新一轮讨伐。
虽然李斯的建议非常粗暴,但是,作为一个能给嬴政当几十年丞相的人,李斯对嬴政的心思那是摸得很透了,这话一出,趴在旁边的李盛立刻就感觉到嬴政的呼吸变化,很明显,他心动了。
但是嬴政刚要开口,就感觉大腿上一疼,他咬着牙低头一看,虎虎的爪勾都戳到他衣服里了,这会儿正仰着头非常严肃地瞪着眼睛看过来。
嬴政到了嘴边的话就拐了个弯:“而今天下杂学恶文确然当治,然兹事体大,御史大夫李斯所言及书论,令治下收取皆归于府库,容后再议。”
今天的议事到此为止,李盛跟着嬴政回了后殿。
夜里,嬴政抱着一只虎爪垫捏捏:“虎虎,其实李斯说得很有道理,如今天下初定,自当收杂言以正视听,只需在府库留存一套书即可。”
李盛扭过头看他,伸出一只爪子冲着他指了指殿内灯火:可以禁止百姓议政,或者,为了更激进地进行文化统治,在大秦完全安定之前,在五年十年之内,把一部分涉及到政治的书限制起来,但像是李斯说得那样大刀阔斧地焚书,绝对不行。
这件事在李盛的干涉下就这样过去了,焚书令变成了收书令,书目也少了很多,先王德行教化之类的书还是能留下的,但是变法之类屠龙术的书就都要被暂时收起来了。
相应的惩治法令也都被取消掉,虽然没有完全阻止,但是相比于历史上粗暴野蛮的焚书,这已经是李盛争取过的不错的结局了。
六国遗民中还有不少人是有着复国之心,历史上的嬴政在巡狩路上遭受过的刺杀也不少,在这个时候,要维持国内安定,舆论文化的稳定是一件急切又必须的事。
而要在短短几年内控制好国家的文化建设,就必须进行文化限制,限制的程度或深或浅,但这几乎是避免不了的一条路。
如果君主的政令总是被怀疑,那就不可能推进顺利,比如郡县制,在嬴政下令之后,朝野之中却还是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以至于有今日之争。
更严重的是,如果这一项政令不被理解和接受,那么,其他的政令呢?
天下之大,却也只能令出一人;疑虑万千,也必须奉听皇命。
作为第一位大一统的君主,就算是史书针砭,嬴政也必须做出这些决定。
更何况,嬴政根本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他是皇帝哎!还是飞龙入梦而生的皇帝,他还有虎虎伴身护着他长大,他就是最厉害最伟大的统治者!
这些人敢怀疑他,他没把人拉下去已经是他心胸宽大为人和善了!
大老虎趴在太阳光里郁闷地翻了个身,但愿中原快点平定下来吧,这种看着文化发展的脚步被搅乱的感觉,他一点都不喜欢。
李盛想到了春秋时候孔夫子曾以“诛杀少正卯”的方式来铲除异端,想到了刘彻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想到了西欧中世纪的猎巫运动,想到了阿拉伯人在亚历山大城中焚烧图书馆
古今中外,莫非如此,文化专制,是统治专制带来的副作用。
嬴政的本意是为了让天下安定归一统,让朝野间都能听从皇命推行新朝法令,并不是针对哪一学派的学者,在这件事后,嬴政对儒家博士们并没有什么处置,哪怕是在宴席上找不痛快的淳于越,也是照常任职。
但是李盛觉得淳于越真的很烦啊!
春天的时候李盛从野外捉了一只公鹿回来给嬴政,最近嬴政在后宫比较多,给铲屎官补补。
他叼着公鹿回来的时候就遇到了出宫的淳于越。
然后第二天嬴政就被淳于越劝谏了。
这正是禁止渔猎的时期,陛下也该以身作则不吃野物啊,就算是虎君捕猎带回来给您吃的,您也该谢绝才是。
李盛:无语啊!怎么每个朝代都有这种倔老头儿?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