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360-3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360-370(第12/13页)

塞水道;不到夏日不准烧草为灰;春季也不准采集刚发芽的植物,也不准捕捉幼兽,幼鸟等,每年有禁猎期,在这期间不准捕杀鱼鳖,也不准设置笼子陷阱网罩等等

    李盛越听越迷糊,晃晃头,把嬴政放在他脑袋上的一只手甩下去,两只眼睛亮亮地看向铲屎官:你跟我说这些干嘛?你这《田律》是限制两脚兽的,我是老虎你知不知道啊!我捕猎,那是正常的自然活动啊!

    你不会也要求本虎虎春季不能捕猎吧?!

    看着虎虎眯起眼,嬴政赶紧撸撸虎耳朵。

    “虎虎,你能听懂是不是?那你要是回山林看到有人违背律法,就把人捉住送官府啊,眼下新法初立,许多百姓都不以为然,你要是捉了人,正好做个例子震慑一番。”

    说完了还很不放心地又嘱咐一句:“打昏就行了,可别把人吓死。”

    大老虎的眼神,嗯,好像很无奈地样子,瞥了一眼他,把头埋进了自己的爪爪里。

    嬴政扬声叫人把外面的奏疏拿过来,他也要在这里陪着大老虎一起晒太阳看奏疏!

    这两天嬴政看得,大部分都是各种律法了,什么《田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工律》等等,李盛居然还看到了一个特别现代的律法名称——《法律问答》。

    嬴政在统一六国后就开始,让朝中大臣修订查看各种律法通行天下,李盛去了南越几个月,律法也都准备得差不多了,但是嬴政肯定是都要自己看过一遍才下令通诏全国。

    国家要修订律法,嬴政不可避免地开始大量启用法家人才,而相应的,儒家学者未免就有些遭遇冷待了。

    其实,早在六国一统嬴政令群臣商议到底是用封王制还是用郡县制的时候,矛盾的种子早已埋下。

    在后世,很多学者认为,这场争论中哪怕有秦始皇站台郡县制,但仍然暴露出了儒家与法家之争。

    儒家笃信圣王之治,在感情上支持怀念的是西周的封王制度;

    而法家学者主张与时俱进,摒弃宗法政治,因此他们对国家政治制度的设想就更理智,也更容易倒向郡县集权制。

    李盛想到这时候法家学者如李斯等人的风光得意,再看看儒家逐渐没落,心中都不由得感慨万千,谁能想到呢,就在汉朝,他跟着刘彻的时候,已经是西风压倒了东风,那会儿满朝皆是儒家子弟,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便是如此了。

    但是他知道儒家后面还会崛起,眼下的儒家学派可不知道,他们急得很,对于法家学派在朝野的风光,那是又气又恨啊。

    两方矛盾渐生,终于,在一次宴席上,就爆发了冲突。

    这一年过年的时候,嬴政在宫中大摆宴席,百官纷纷向陛下祝酒,不可避免的,当然是也要进行一些歌功颂德的政治流程。

    周仆射,大名周青臣的一位大臣,祝酒词就说到了嬴政的心坎里,拍龙屁拍得人很高兴。

    “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听听,说得多好听啊。

    嬴政就听得很开心啊,笑呵呵地满饮酒杯。

    但是坐席中有人不高兴了,谁呢,齐地博士淳于越。

    他就像是受了什么刺激一样,啪——一下就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开始一顿输出。

    “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虽有海内,然子弟为匹夫,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臣闻,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也。”

    概括一下,淳于越觉得嬴政采取郡县制本来就是错的,你周青臣还把这件事当成陛下的功劳来阿谀奉承讨巧献媚,你不是忠臣!

    忠臣应该面陈君王之过,你居然颠倒黑白把过错说成功劳!你不配为官!

    真是太离谱了!

    李盛当时就趴在自己的位置上啃骨头玩儿,听了这话往下一看,嗯,果然,大家都有点愣,不止他一个觉得淳于越有点过分,有事儿可以朝会上说,这一场宴席,宫中与朝中一起筹办了十几天,好好的气氛都被你搅和了。

    再往左边扭头一看,好家伙,周青臣这都红温了,别说耳朵脖子,连眼睛都气红了,站起来在那气息都急促起来,看起来都想扑上去掐淳于越脖子。

    大好的日子,陛下延请百官同乐,大家都高高兴兴的,他只是顺着这个气氛奉承一下陛下,他招谁惹谁了?淳于越这个狗东西就跟疯了一样!

    嬴政也不大高兴,但是他还是压住了场面,举杯邀共饮,令将此事“下其议”。

    也就是交给群臣讨论。

    第二天李盛就去看热闹了,本场辩论赛,由法家正派学者、同时也是郡县制坚定支持者——李斯选手激情出战。

    李斯果然出口点七寸:“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反也,时变异也。”

    首先说明,时代在变化,哪怕是你淳于越所说的先人之治,也是有其不同的。

    然后下定论:“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

    最后,李斯看了一眼淳于越,还进行了一下人身攻击:“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

    你们这些愚蠢固执的迂腐之人,知道个屁啊!

    哦豁,李盛看向那边的淳于越,嗯,好像气得要昏过去了,李斯这攻击力果然很强。

    第370章

    辩论刚开始没多久,李斯就三言两语把淳于越说得破防了,但是接下来的事情走向说明,这只是淳于越自己能承受的极限,可不是李斯战力的极限。

    就在淳于越被身后的人扶住后,李斯看了一眼那边的儒学推崇者们一眼,虽然没说什么,但是那满含深意又极度蔑视的眼神,已经足够让人恼恨了。

    李盛趴在台子上,默默给李斯配上背景音:“你们这群菜比!”

    李斯说完后并没有退回去,而是继续发力,但这一回,李斯所言所指,可不只是封王制度与郡县制度的矛盾了,他剑锋所指,是如今秦朝国内的文化舆论境况。

    “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而今天下已定,法令一出,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然,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霍乱黔首,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入则心非,出则巷议,率群下以造谤。”

    李斯的政治思想与嬴政高度统一,“政统归一”是必然的结果,那既然如此,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游学争论的文化背景就必须被改变。

    在乱世之中,不同的诸侯国为了寻求强兵富国之道,各有尊贬,因此各种学家的存在是合理的,也是能促进思想交流,有助于文化进步的。

    但是现在不同,嬴政已经统一了天下,他不需要有那么多思想的碰撞了,无论是朝中百官,还是平民百姓,更甚者奴仆下者,你们最好都老老实实听皇帝的!

    站在后世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文化专制,但是在嬴政的时代,文化专制,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