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330-3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330-340(第12/13页)

,这可都是系统严选!

    李盛自己在山里捉了一只鹿吃得饱饱的回来的,倒是不饿,不过倒是很困,趴在嬴政的正殿睡到半夜才醒。

    下了一场春雨,土地都润透了,今年的春耕都省些力气,嬴政一时高兴,想起郑国渠来,将来这条水渠若是修好了,哪怕天时不佳,也能灌溉土地方便农时。

    于是过了几天便专程叫了人来汇报郑国渠的工程进展。

    但是来汇报的人给嬴政扔了个大炸雷:郑国是韩国的间谍!

    兹事体大,嬴政惊怒之下派人细查,可结果令他愤怒,郑国居然真是韩国派来“工事耗人力物力,借以弱秦”的!

    郑国面对愤怒的秦王,不卑不亢,为自己辩白解释:“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要说我们政哥真的是很讲理的一个君主了,听了这话,细细思考过,觉得有道理,居然就放过了郑国,只是让他好好督建水渠。

    ——李盛表示,到底谁说我们阿政暴虐的!铲屎官明明就很讲道理很通人情啊!至于后来,那是老糊涂了,李盛表示有他在,必然不会再出现历史上的那些不好的事了!

    按说这件事似乎就这么过去了,郑国继续修水渠,该干嘛干嘛,但是架不住有人不想放过这件事,想借此挑弄事端。

    谁呢?秦国旧贵族和王室勋贵。

    自从商鞅变法以来,秦穆公,秦孝公一直都是奉行唯才是举,只要有才华,无论国籍无论老幼无论出身,都会重用。

    这一方略吸引了大批有志之士来秦效力,秦国也受益颇多,但是,秦国的旧贵族们不高兴啊,朝中和军中的位置都是有限的,这些外来人才受了重用占了高位,那他们的利益就必然被侵占。

    而且六国之士可以借助军功进入秦国高层,比如蒙骜本就是齐国人,却在秦国战功彪炳位高权重,连秦国王室都不能比拟。

    这些人被边缘化之后怀怨已久,于是借着这次的事情发作起来。

    再加上前阵子吕不韦的三千门客编纂了《吕氏春秋》一书,吕不韦大为得意,将书悬于咸阳城门,声称若是能增减更改一字,便赏赐千金,即后世所谓“一字千金”。

    他如此张扬,秦王嬴政颇为不乐,在朝会上待吕不韦也有些冷淡。

    吕不韦本是异国人,如此招揽人心执着声名,是不是心大了?

    加上这次的郑国渠事件,他们声称,来历不明的异国之人终究还是心向故国,怎么会甘心为秦国效力呢?

    于是就有些秦国旧贵族和王室人员上谏秦王嬴政:该把这些来历不明的异国人都驱逐!

    历史上这件事发生在嫪毐之祸之后,嬴政确实因此发作过,但是这一世已经大有不同了啊!

    这一世的嬴政对此不以为然,他是看不大惯吕不韦太热衷权势,但是他毕竟于先王,也就是父亲子楚,于秦国都有功劳,郑国渠也是他允准的,这些人就是借此闹事罢了。

    但是他还想看看到底有谁心怀怨言对他不满,于是并没有阻止他们上奏,要看看是谁躲在后面,借着为国为民之名搞事。

    他这一静默不言,李斯倒是慌了,情绪一上头,也有些失了稳重,真以为嬴政要考虑他们的建议,于是对这些人是恨得咬牙:老子求学多年,从一个小吏混到现在容易嘛!

    千里迢迢背井离乡来到咸阳,不就是为的出人头地位高权重吗?要是被赶走,他能去哪?天下之大,六国之地,没有一个能像秦国一样国强兵盛,他一个都看不上。

    他来到秦国,就是要辅佐秦王成就大业的!

    你们这是要断了我的青云路啊!

    郑国是间谍蒙混君主,吕不韦骄奢不臣,你们搞他俩就行了,干嘛还牵扯我?真的很想骂人!

    于是李斯觉也不睡了,连夜写了奏疏,第二天早上带着去上奏面见秦王了,李盛打了个哈欠,从旁边凑过来一只大虎头看了看,哟,大名鼎鼎的《谏逐客书》啊!

    第340章

    作为秦始皇执政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伙伴,千古留名的一位丞相,李斯的文词才华都是卓然不凡,《谏逐客书》作为千古名篇,也是情理兼具。

    李盛拱了拱嬴政,自己把头放到嬴政的肩膀位置,和铲屎官头并头一起看。

    嬴政暗地里深吸一口气:虎虎已经很重了啊!就算他已经二十岁正是年轻力壮的年纪,肩膀上扛着一个大虎头还是很有压力的!

    但是,每天都练习骑马射箭的嬴政还是抗住了,还歪过头给旁边的虎虎让了让地方让他视野更宽一点。

    李盛认真看起来,李斯的文章思路非常清晰,他看过一遍,主要是三个大观点。

    首先,数百年来,来自六国的客卿对秦有大功,而且都是忠心为秦,并非首鼠两端之人,百里奚之于秦穆公,商鞅之于孝公,张仪之于惠文王,范雎之于昭襄王,这些客卿一心辅佐主君,变法图强,献计扩土,使大秦日益强盛,成就今日霸业,故而“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其次,陛下您怎能“重物轻人”呢?

    陛下您的宫中有郑魏送来的美女,殿中有江南买来的金锡器物,书房有西蜀采来的丹青,只要能娱心悦目,无论工匠何人,不管原产何地,您来者不拒,对待死物您尚且有这样的心胸,怎么对待六国人才上,您就态度不一样了呢?不问可否,不论曲直忠逆,非秦者全都驱逐,是所谓“重色乐珠玉而轻人民才者”啊!

    看到这,李盛抬头瞥了一眼铲屎官:哎,你说李斯是不是在暗戳戳阴阳你哦?

    但是铲屎官似乎不在意,还看得很认真。

    最后一个论点也非常明确:“驱逐非秦客卿,是在弱秦而助力六国”。

    如果秦国一声令下驱逐了这些六国来的客卿,那么他们一定会去投奔他国,这样一来,秦失去助力,而六国则会在这些有志之士有才之人的帮助下越发强大,大王您是立志要统一天下的明君,又怎么能做这样损己利人的事呢?

    嬴政看完这篇策论,含笑对上李斯有些紧张的面孔:“先生所言甚是,那依先生之见,寡人该当如何呢?”

    李斯见秦王没有生气,反而和颜悦色,心下一定,当地俯身拜礼,正色进言道:“而今朝野议论纷纷,臣心不安,民心不宁,陛下该下令纠乱反正,布闻天下,秦国决然不会驱逐六国来者,天下士人民众,不生于秦而愿忠于秦者,自当景行相从来秦效力。”

    嬴政抬手让他安坐不必行礼,广袖一摆,两根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了两下:“可朝中又是谁在兴风作浪,要行此等不良之事,损我大秦根基呢?若是他们一心作恶,朕也该把这些暗处的蠹虫抓出来才安心啊!”

    李斯何等聪敏之人,一见嬴政的态度就立刻明白过来,秦王从未有过驱逐客卿的念头,他就是在等着这些人跳出来!

    “大王明见万里,是臣妄动了。”

    嬴政亲自过来扶起李斯:“先生忠诚,寡人自知,只是今日,还要委屈先生了。”

    “臣,自当效力。”

    于是,那些闹腾着要驱逐客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