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可就制霸乒乓了[九零]: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重生我可就制霸乒乓了[九零]》 80-90(第25/33页)

试压。

    解说们看出了麒麟组合目前遇到的困境,一边希望能隔空鼓劲儿,一边也给观众们分析现在的情况。

    【港队的这两个人确实打球比较有想法,尤其是港队的男球员,他的正手威胁非常大,单板质量非常高。】

    【这样一来,暴暴在接球的时候压力很大,必须要保证每一个球都能跟上对方男球员的速度。】

    【现在港队的森宇南开始非常积极,主动上手想要主动打搏杀,最好能在暴暴这里直接得分。】

    【暴暴这一局真的没有失误,每一个球都能顶得住。这徐指导把暴暴带得真好,完全把男性化打法拿了过来,还保留着女性化打法的衔接优势。】

    但是港队的发挥也不错。

    宋临州这边的球还没打回去,对面的港队两个人就已经开始跑位了。

    森宇南直接反手拧了一个非常快的球,然后迅速跑来位置让给身后的嘉嘉。

    朱淇顿了0.1秒。

    她没有想到这个直板改横板的球员,反手能拧出这么高质量的球。

    在前四局里面,森宇南几乎都是用正手来拉球,这也让朱淇陷入了这个误区。

    她以为森宇南和宋临州一样,还保留着直板反手弱的特点。

    而就是短暂的0.1秒,朱淇接球失败,球挂网了。

    【小比分,朱淇/宋临州10:11黄嘉嘉/森宇南】

    到了港队的赛点。

    为了不让朱淇继续用台内球打嘉嘉,森宇南就开始给上旋球。

    下一个球,森宇南还想要用同样的方法得分。

    徐冬的心脏被提到了嗓子眼,她看到朱淇这回早有准备,提前在拧拉球的落点等着。

    可没想到森宇南这个球拧得角度非常离谱,几乎在球网上拉成了一个看起来非常像“Ω”的路线!

    飞起来的时候高高,下垂的时候又非常迅速。

    朱淇反拉回去,球出界了。

    【小比分,朱淇/宋临州10:12黄嘉嘉/森宇南】

    【大比分,朱淇/宋临州3:2黄嘉嘉/森宇南】

    朱淇看着脚底咕噜噜乱转的白球,皱起了眉毛。

    这小子的反手拧这么好?

    她突然想起来一件事。

    上次中美交流赛的时候,自己跟着小子握了一下手,他的食指和中指几乎一样。

    看录像带和比赛的时候,因为食指和中指都藏在球板后面,朱淇差点忘了这件事。

    很多刚入行的小白都觉得打球主要是靠手腕的转动,但实际上手指的力量也很重要。

    因为手腕能够转动的位置有限。

    但如果用手指增加一点拍型的变动,就能够给乒乓球增加更多不易捕捉的旋转。

    猫猫看着港队追上一分,略有感慨地看着对面港队的男球员:“看样子这个森宇南和暴暴也是同一类型的,他们都属于手指特别灵活的那种球员。”

    “耶!!”

    嘉嘉非常高兴。

    能追回来一局大比分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说不准最后就逆风翻盘了呢?

    港队教练也非常高兴,在旁边看着的时候,他差点要看哭了。还以为这局没戏了,结果森宇南开始发力。

    从9年前,这个来自大陆的球员到球馆里面来试训的时候,很多教练都不看好他。

    觉得这小子的横板打的不像横板,直板打的不像直板。

    但是只有他看中了森宇南那股不服输的劲儿。

    他曾经问过森宇南一个问题。

    “你觉得天赋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森宇南当时的回答让他记忆犹新。

    “天赋决定了下限,努力决定了上限。”

    他没有正面回答教练这个问题,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天赋型选手。

    既然不是天赋型选手,自然就会用努力来弥补自己跟天赋选手的差距。

    当时的港队教练也不知道森宇南能坚持到什么地步,但是这些年一步步走来,森宇南确实用努力来填补空白。

    他想要赢。

    朱淇也不想输。

    朱淇突然发现自己的思路出现了问题。

    突然就开始跟对面这个港队的男球员较真了。

    得分的关键并不在于能不能接住对方的球,而在于对方能不能接住自己的球。

    “你干嘛老是盯着对面那个男的啊,嘉嘉才是你主要进攻对象啊!你这个糊涂蛋!”朱淇喝了一口水,嘴巴里面嘀嘀咕咕地开始骂自己。

    宋临州没听清,抬头问了一句:“什么?”

    朱淇回过神来,看了一眼裁判面前的记分表,那个醒目的【3:2】让她突然冒出来一句话。

    “刚才那局不算。”

    宋临州擦汗的手停了下来,眼睛看向朱淇,汗水沿着他眼角的“听安排”表情滑过。

    朱淇又补充一句:“刚才那局不算,我们当【3:1】来打。”

    89莫斯科世运会-混双

    ◎小提琴的球拍。◎

    徐冬在听到朱淇说这句话的时候,一时没忍住差点儿笑出声来。

    其实在这种场合里面,场外指导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开导球员。

    但是朱淇好像完全不需要任何开导,只要徐冬给她提供情绪价值得分了喊一喊就行。

    朱淇从15岁进国家队,今年21岁。

    不知不觉她们两个人竟然要比朱淇和何千路在江淮省队相处的时间还要长。

    四年前带着朱淇第一次打东京奥运会的时候,徐冬觉得是自己占了一个大便宜。

    这个小“武曲星”打得好,是因为省队教练教得好,底子打得足,跟她没关系。但如果朱淇打得不好了,那才是她没带好的问题。

    所以才知道朱淇要跟自己的时候,徐冬其实也挺有压力的。

    作为国家队里的新教练,徐冬在带朱淇的时候,也是一边带一边摸索。

    但好在朱淇自己争气,而且自我管理能力很强,除了训练之外几乎没有任何需要自己操心的地方。

    在国家队的这6年。

    朱淇长大了,徐冬看着朱淇一天天成长。

    徐冬才觉得这个球员的荣誉,和自己才有了这些关系。

    朱淇刚来国家队的时候,说她选择自己做主管指导是因为何千路。

    但是在前段时间有报纸采访朱淇的时候,问她在国家队的这六年里面和自己的主管教练相处得如何,朱淇说了一段让徐冬非常感动的话。

    ——“徐指导是我见过最有耐心、最细心、最体贴、最会为球员考虑、最懂得球员需求的教练。徐指导在我的人生当中扮演过很多角色,有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