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越后成为明君预备役: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穿越后成为明君预备役》 70-80(第9/21页)

  把荀老板换成曹老板毫不违和。

    荀晔眼神微飘,等人到齐才正经起来。

    来开会的只有几个有空的,还有几位忙着安排粮草不在官署,等商量完后直接通知他们也一样。

    “汝南黄巾首领颇多,近日进犯颍川的乃何仪、刘辟等人,这伙儿黄巾部众有七万余人,若将这七万人尽数招安,颍川可还能安置得下?”

    在场众人齐齐抬头,“尽数招安?”

    荀晔重重点头,“没错,尽数招安。”

    几个人想想前去迎敌的吕大将军,识相的没有去问为什么能让来犯的汝南黄巾不战而降,而是迅速进入状态商议怎么安置新来的降贼。

    “黄巾贼侵扰郡县只为粮草,如果不能让他们安定下来,将来还是会接连不断的侵扰。”郭嘉起身将屏风后面的沙盘推出来,“汝南黄巾不足为惧,还有就是,入冬后还会有更多流民涌入颍川。”

    “黄巾贼没能扰乱颍川,袁公路只怕还会有其他歪主意。”刘晔提醒道,“不可掉以轻心。”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商量如何安置降贼以及入冬后逃至颍川的流民,偶尔提一句南边的袁术和东边虎视眈眈的陈王,都觉得可以趁冬天将招兵的事情安排上。

    荀小将军负责听。

    人贵有自知之明,以为知道历史发展就能所向披靡大概率只能摔个嘴啃泥,他可不犯这种最基础的毛病。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聪明人者变聪明。他在聪明人发表见解的时候认真听,听多了自然而然就能跟上思路。

    毕竟最后拿主意的是他。

    说实话,他也没想到战局会在短短几天时间里从迎敌变成敌人主动投降。

    他最开始想的是颍川境内的黄巾贼已经开始劳改,汝南境内的黄巾贼战斗力和颍川差不多,就算有大几万人也不会是他们吕大将军的对手。

    但是还有个问题,吕大将军没有分身术,骑兵也不擅长防守,如果进犯的黄巾贼兵分几路攻城,没有大将坐镇的城池就会陷入险境。

    他已经想好把坐镇后方的事情交给几位谋臣,打起来后舞阳、郾县、临颍哪儿需要支援他就去哪儿。他就是块砖,哪儿需要往哪儿搬。

    然而等最新战报传过来,他又觉得他大概天生就是留在后方搞生产的命。

    豫州的黄巾贼不像青州黄巾声势浩大,大大小小的首领一盘散沙,时不时各个首领之间还有争斗。

    要不是豫州本身的政治环境太复杂,各郡县世家大族的部曲集结起来也能把他们打的不敢再露头。

    可惜和豫州黄巾选不出一个大首领差不多,豫州世家也从来都不是一条心,有州牧或者刺史在也不行。

    各地一把手要么拥兵自重要么换的飞快,豫州就属于换个飞快的那一波儿。

    这几年豫州刺史或者豫州牧几乎都是在任不到半年就调走或者身亡,现任刺史孙坚能统兵打仗奈何是寒门出身,兜兜转转权利还是掌握在本地世家手上。

    豫州六郡国各有各的难管,陈国陈王手里有兵黄巾贼不敢闹事,鲁国、梁国、沛国的诸侯王都老老实实的当吉祥物,国相主政却也能力有限,因此国内都不如陈国安稳。

    再看颍川和汝南,嗯,还不如隔壁几个诸侯国。

    颍川之前几任太守都下场惨烈,汝南比颍川好点儿但也没好太多。

    黄巾贼在豫州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是世家大族只打自卫战不打反击战。贼寇入侵劫掠的时候抄家伙嗷嗷往上冲,贼寇逃窜需要他们主动剿匪的时候又生怕多出了力让别家占便宜。

    和关东联盟讨董卓时一模一样。

    豫州黄巾贼如同散沙却愣是没有人能彻底降服他们,他们也闹不出太大的乱子,只能辗转各地劫掠村寨,鲜少能攻入城池。

    在袁术选择花钱买平安之前,他周边的黄巾贼确实打不进城。

    南阳只和颍川、汝南接壤,能被袁术收买的也只有颍川、汝南两郡的黄巾贼。其他地方的贼匪乱不到他身上他不管,只要颍川、汝南的黄巾贼别和他过不去就行。

    然后就是,颍川、汝南的黄巾贼有了钱粮支援,翻身的老鼠有力量,终于能大张旗鼓的打进城了。

    城里的世家大族:……

    袁术你个【哔——】【哔——】

    颍川和汝南的世家大族转投袁绍,袁术的神来之笔功不可没。

    但是这并不是他们能说话不算数的理由。

    间接被坑到的荀老板如是道。

    颍川的黄巾贼失去了自由,可是他们得到了安稳劳作的机会。

    汝南的黄巾贼自由自在,然而却依旧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对比惨烈。

    绝大部分黄巾贼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能安稳种地谁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烧杀抢掠?

    同样是黄巾,他们颍川的黄巾凭什么过那么好?

    于是乎,汝南黄巾贼的首领们之间出现分歧,目前有半数以上的都在临阵摸鱼划水。

    荀晔感觉战报上写的有点离谱,但是正是因为离谱才是真的,以他们吕大将军的脑袋瓜根本编不出这么离谱的剧情。

    试图劫掠临颍的刘辟、黄邵已被斩杀,舞阳的黄巾部众至今没有动静,如果没有猜错,应该是都不愿意和吕布交战。

    人都是惜命的,就黄巾贼这水平正面对上他们吕大将军就是找死,没人想送死。

    黄巾贼本就不能拧成一股绳,就算成功冲进城里,劫掠之后也是继续当流寇,何况他们根本没本事强行攻城。

    颍川的情况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袁术没本事将治下黄巾贼收为己用不代表别人也没这个本事。

    都不用刻意宣传,已经退耕还林还草、啊不、已经开始开荒开耕的颍川黄巾就是最好的招牌。

    旁边席位,戏焕和毛玠已经在商量哪儿还有大片的荒废田地,郭嘉和刘晔在琢磨悄悄派人去隔壁陈国诱惑百姓迁居颍川的可能性、钟繇不管耕种也不管流民降兵,他只负责和地头蛇讲道理。

    在场都是眼界谋略远超常人的顶尖文人,开完会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们去做,短短一会儿时间就商量出了结果。

    郭嘉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郑重其事的宣布,“近些年颍川百姓流逝甚多,莫说七万,便是七十万也安置得。袁公路不会明目张胆和咱们过不去,正是使民增多的大好时机。”

    荀晔眨眨眼睛,“如何使民增多?”

    郭鬼才清清嗓子,“去陈国偷人。”

    除了正在说话的俩人,其他人都被“偷人”俩字给呛到了。

    戏焕皱起眉头,“奉孝!”

    钟繇也露出不赞同的目光,“将军面前岂可胡言?”

    准确接收到郭嘉的意思并想接话的荀晔:……

    荀小将军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少数服从多数批判道,“就是就是,岂可胡言?”

    对不起了叔,咱不和这几个古板的家伙一般见识,私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