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每天求我别破境了: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师父每天求我别破境了》 110-120(第1/20页)

    第111章

    净念禅宗的后院僻静处。

    暮色四合,古刹内梵音阵阵。微风吹过,檐角吊着的铜铃轻轻响动。

    慧觉方丈看着荀妙菱送来的蛇神雕像、无色经幡,听她讲完暮落城发生的事,脸上的表情空白了一瞬间,最终化为苦笑:“我早料到,师兄定然是遭遇了不测。但没想到,他的魂魄居然被困于鬼域数百年之久……”

    若他早些去,是不是还能见到师兄最后一面?

    慧觉方丈缓缓抬手,念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随后,他神色满是感激,长叹道,“多谢荀小友,助我师兄得大解脱。”

    一旁的谢酌客气道:“之前您曾赠我这小徒弟佛珠和心经,我们一直不知道该如何报答。今日把慧明大师的遗物送到,也算礼尚往来。”

    客气的寒暄结束,但荀妙菱想问的话还没说完。

    “慧觉方丈,暮落城中的秘辛我至今没有跟外人提起,一是为了不拖累禅宗的名声,二是想给禅宗自辩的机会。”她望着慧觉方丈,语气温和,目光却透着淡淡的警惕意味,“——我想知道,利用古神残魂来和普通人结契,这法门究竟是慧明大师自作主张研究出来的,还是净念禅宗教他这么做的?”

    谢酌握着扇子,微微垂眸,没有阻止荀妙菱的质问。

    因为他也有相同的疑虑。

    蛇神的事算作是一场意外。但其本质,也可以是“一场失败的实验”。

    通过与古神结契、以信仰为代价支取对方的力量,这种交易行不行得通?有什么隐患?在什么都不确定的情况下,慧明便将蛇神雕像送给了暮落城——那时候暮落城虽然是孤立无援,但也远不到没有蛇神庇佑全城人就要死光的地步。慧明的出手可以是“不忍”、“不慎”,但也有可能是“别有居心”,拿人家做实验呢:会有什么结果不知道,神像先给了再说。

    出乎意料的是,慧觉方丈神态如旧,给出的答案却相当的坦诚:

    “这二者皆有。”

    “以古神残魂结契,此乃禅宗历代钻研所得的独特法门,向来秘而不宣。只是结契的方式并非只有一种。而所谓的‘血飨之法’,便是我师兄凭自身之力完善而成的。”

    荀妙菱和谢酌俱是一惊。

    谢酌的语气里充满忌惮:“净念禅宗研究这个做什么?”

    “为救世。”

    慧觉方丈的神色波澜不惊,一袭素衣袈裟仿若流云舒展。此时,他身后的檀香恰好燃尽,灰白色的香柱“啪”的一下折断在香炉中。

    与他落下的尾音恰好重合。

    “二位施主,恕老衲直言,人间将有大灾劫降临。”

    “而人力渺小,注定如海上蚍蜉,朝生暮死,不能自主。因此,借用古神的力量,不过是无奈之下借力打力的选择,求的只是普罗大众的一条自保之路。”

    “大灾劫?您指的是魔潮?”谢酌道,“可大魔潮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慧觉方丈缓缓摇头,语调庄重而神秘:

    “这次,不一样。”

    “接下来,三界将有改天换地的变化,也会出现巨大的伤亡。人族在这风波之中,难以独善其身。而以我佛门之力,集合整个佛国的信仰,也只能保住一州之地无虞。”

    “我的师兄,慧明,他也只是想在佛国之外,尝试着让百姓们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自由地撑起一片古神庇佑之地——毕竟,我们禅宗的人手有限,不可能像管理佛国那样监管九州大地。若这计划能成,那佛国之外的百姓也能多一丝生机……可惜,到头来还是失败了。”

    慧觉方丈眼中满是无奈与怅惘:“我早就劝过他。佛门有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然而佛国之外,尘世纷扰,人心被贪嗔痴牢牢束缚。古神残魂之中,又隐匿着浓烈的血气与戾气。将这二者贸然牵合,恰似厝火积薪,必然会酿成大祸。”

    犹记得,慧明师兄出门远游之前,慧觉就缠着他,警告他定要“凡事三思后行”。说到最后,甚至想带上行李跟着他一起走。

    当时,慧觉方丈刚学相面之术。他早预料到慧明此行会有大难,可那时候年纪太小,自己对这占卜的结果也是半信半疑,也就没有和慧明师兄明说。

    果不其然,一个孩童的纠缠,只换来了慧明师兄的无奈一笑。

    菩提树下,一身雪衣金襕的年轻佛修身姿挺拔,意气风发。他面庞清俊英武,眉间金光流转的瞬间,方外之人的出尘,与入世行者的热忱,竟静悄悄的融合在一起。

    他摸了摸自己师弟的头,说:“莫怕。师兄只是去各州游历一番,不过几年就回来了。”

    很显然,他把师弟的担忧视作一种因不舍而生的焦虑。

    然而,自那天之后,慧明却再也没能回来……

    “等等。”荀妙菱的声音打断了方丈的回忆。

    她吸了口气:“那个所谓会波及三界的大灾劫,先放在一边。”

    “方丈,所以,您的意思是,现在整个佛国,也在运转和暮落城类似的信仰契约……?”

    “正是。”慧觉方丈点头道,“不过,佛国的情形与暮落城又有不同。佛刹州信仰的古神虽然已经陨落,但祂们生前曾受佛祖点化,自然愿意庇佑佛国及信徒。”

    荀妙菱顿时想起了进佛国以来的所见所闻。

    整个佛刹州,只信佛,不信道。他们的信仰集中、封闭,讲究平均主义——信徒们赚到的所有钱财几乎转头就进贡给禅宗,禅宗负责把各处庙宇修的富丽堂皇,而最为贫苦病弱之人则由禅宗接济,保证饿不死、冻不死。

    整个佛国之内,人人苦修,时时坐禅,过得跟一群苦行僧似的……当然,还是禅宗带头苦修。

    荀妙菱曾经有些想不通。为什么净念禅宗会把所有的钱财都拿去修佛祖金身、修寺庙。若说他们“搜刮民脂民膏”是贪图物质享受,可他们却也宁愿放着金山不用,任由它们一直做冷冰冰的金疙瘩,也不拿它们去换资源过锦衣玉食的生活。把庙宇修的金灿灿的又不能提升修为,总不能真的只是好面子吧?

    现在,她有些明白了。

    原来一切都是为了“信仰”。

    那金灿灿的庙宇,是为了彰显佛国信仰的威严。

    而受这种信仰吸引、但又无法接受苦修生活的人,自然就会离开佛国。然后,剩下的都是经过了严格筛选的信徒。他们与普通人不同,也就不会因为太多扭曲的欲望而污染古神的残魂。

    荀妙菱回忆道:“我记得,禅宗之前的口号是,人生来负有罪业,只有虔心忏悔罪业,才能得清净之身……所以,这也都只是编造出来的借口,目的只是为了驱使人们奉上更多信仰?”

    慧觉方丈又“阿弥陀佛”了一声:“实话说,这是编造出来的。却也不是完全的瞎话。这世间的一切因果轮转,今日之乱必有昨日之因……”

    荀妙菱一个头两个大:“好吧,信仰的问题我大概清楚了。所以,您口中那个大灾劫是什么,昨日之因又是什么?”

    慧觉方丈呵呵一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