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文艺妇女: 完结&番外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八零文艺妇女》 完结&番外(第7/9页)

大家充满斗志,要尽早完成灾后重建,然后把自己支持的一派发扬光大。

    “你喜欢吃甜汤圆还是咸汤圆?”

    小同志最后是哆嗦着嘴唇走的,不知道是气的,还是冷的,李稻花更倾向于是冷的,所以她申请给小同志加件衣服。

    等到灾情基本稳定,不再需要她这样的门外汉的时候,李稻花才收拾好东西,出发去下一个地方调研。

    而这段时间里,关于李稻花挣钱却不舍得给灾民捐款的消息也发生反转。

    大量远方物流车辆运输物资的照片,在灾区发放物资的照片,还有李稻花在灾区干活的照片……

    这些都能证明,李稻花不仅捐钱捐物,还把自己也捐出去了,她不在那些捐款名单里,只能证明她没有通过那些渠道捐款,她有更适合自己的渠道。

    下一站是西南,来到西南,受当地大学邀请,给学生们进行讲座。

    讲座结束签名时间,一个女孩拿着一本杂志想让李稻花签名。

    其他人都是拿李稻花的作品,只有这个女孩拿的杂志上是她自己的作品。

    “稻花老师,我从小是看着您图书角的书长大的,也是因为您,我爸妈才决定让我上学,这是我第一次发表的文章,对我意义重大,我想让同样对我有重大意义的您在这上面签名。”

    女生忐忑不安,担心李稻花生气不给她签名。

    李稻花拿起杂志,文章并不长,描写的是女孩小时候眼中的家乡,偏散文,描写的西南边陲小镇仿佛一缕夏日的清风。

    文笔虽然稚嫩,可正是这稚嫩,写出了青涩的真实。

    她在书页下方写上自己的名字,还祝贺女生学有所成。

    女生兴奋起来,她的偶像就是李稻花,没有

    李稻花,别说成为作家,她可能连学都没得上。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继大姐出嫁后,二姐也出嫁了,爸妈就想让她辍学回家操持家务,虽然只有十岁,做饭捡柴都是没问题的。

    在他们那里,很多女孩子都是这样的人生,包括她的小学同学们。

    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来家里做了很多次思想工作,爸妈就是不让她去上学,认为女娃上学有什么用。

    将来还是没男娃挣的多,还是要嫁人,挣的钱也落不到他们家里。

    最后老师生气了,在爸妈又一次说女娃上学有什么用的时候,说起了李稻花,说起了学校的图书角……

    作为典型的从小农村走到首都,走向世界的人物,李稻花的成功对她爸妈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在反复确定李稻花确确实实是三代贫农出身,19岁就开始写作挣钱,短短几年就成万元户,之后挣到的钱更是不计其数。

    不仅把她爸妈给接到北平,就连她家乡的人也跟着沾光不少。

    他们一咬牙一跺脚,女生就成了家里唯一一个继续上学的女孩。

    老师没说的是,李稻花初中学历,上学的时候学习成绩也不好,后续完全属于天赋异禀,基因变异……

    他要是敢说,女生的家长恐怕就更有胡搅蛮缠的理由,别人都能做到,你为什么做不到……

    自己不优秀不要紧,可以要求孩子天下第一优秀。

    为了不被辍学,女生只能拼命地读书,让爸妈看到她不比别人差。

    在读书的间隙,老师告诉她,通过图书角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很重要,总有一天,她要去更广阔的世界,她需要提前适应。

    老师说的没错,外面的世界跟小山村的世界完全不同,如果不是通过图书角多了解了很多,第一次走出大山的她可能会被这世界吓到吧。

    到处车水马龙,身边同学的吃穿用度也都不同。

    因为提前了解过,对于这些,她有震撼,却不会自卑,只要努力,她也可以拥有这些。

    每次回家,在外人面前,爸妈也是一脸得意,她也能看到两个姐姐和同龄人眼里的羡慕,毫无疑问,她是幸运的。

    幸运的出生在李稻花功成名就的时候,让她爸妈知道,女孩子也可以在一个领域里发光发热。

    在她还上高中的时候,她的很多小学同学已经结婚生子,稀里糊涂的就当上了爸妈,每次看到她们小小的身躯就挺着大肚子,她都会忍不住打个寒颤。

    等李稻花签完名,女生说她以后也要像李稻花一样,把挣到的钱捐出去一部分,去帮助其他人。

    李稻花严肃地说:“我从来没捐过钱,我也不打算捐钱。”

    周围的同学们一片哗然,很多人以为李稻花还在生气,生那些胡说八道的报纸的气,故意说这种话。

    谁不知道这些年,李稻花办图书角,自费请偏远山区看电影,这次更是直接去灾区,成车成车的物资往灾区拉。

    “我的钱,都在我手里,买成东西,直接送到需要的人手中,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李稻花骄傲的说。

    她买东西是真的便宜,甚至比很多店家买的批发价都要便宜很多,同样的钱,她能买到更多的东西。

    李稻花给周围的同学算了笔帐,就算她为图书角的投资,一个小的图书角每年投入,包括图书成本,运输成本,人工成本……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成本甚至有降低的趋势,第一年投资是最多的。

    同样的,给灾区捐物资,也是最开始投入最大,用时最长,后续熟练之后,就能省下钱,换更多的物资。

    公司的卡车司机们虽然说他们愿意不要钱,免费加班给灾区送物资,但是公司不能这么做。

    该给的加班费也不能少,不能让人寒心。

    公司员工们原本就以自己的工作为荣耀,这次更骄傲了,他们可是实打实参加了救灾。

    路上遇到一些自发去救灾的人,他们也热情的邀请对方一起,大家你帮我我帮你。

    有些地方道路太过泥泞,大卡车陷进去,是当地居民自发出动,帮着给泥坑里填补木头可以加大摩擦力的东西,让卡车能开出来。

    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李稻花不相信那些所谓的慈善机构,一个慈善机构能上市,他的钱哪来的,好难猜啊。

    反正她李稻花的钱那是她实打实,一分一厘挣出来的,她也不需要别人给她捐款,她这么有钱了,还让别人给她捐款,那她不白挣钱了。

    至于别人要不要捐款……嗯,决定了,过段时间,再写本书,就叫《血溶于水》。

    不能打击人积极性,但是也不能让一些人把手伸进不该伸的地方去。

    第126章 番外:论马甲的重要性作为国内为……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李稻花在文坛的地位是不同的。

    在电脑普及之后,很快就有了自己专属的论坛,在论坛里,大家除了讨论李稻花的小说,还会讨论她本人。

    她要是去哪个学校演讲,还会有学生把李稻花的演讲发到论坛上。

    最近论坛里讨论最多的是李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