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市井日常: 2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汴京市井日常》 22-30(第24/28页)

,才听到她道:“明天开始,我教你认字。”

    “哦哦,好。”元娘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事到临头,竟也没太害怕即将会有的打手板子。

    *

    元娘很快就明白了,何谓读书的苦。

    夜里的自己,还是想的过于简单了,承儿的话也……不一定完全可信。

    阁楼的平头案前,元娘坐在矮凳上,低头盯书,右边放着笔架、笔洗等,甚至有研好的墨。但这些都没能用上。

    因为……

    “你已跟着我读了第八遍,为何还是背不下来?”王婆婆的语气说严厉,倒不如说是诧异。

    元娘也很委屈,她明明有认真跟着读啊,“可、可能,兴许,并非每个人都如犀郎一般聪明,他早慧聪颖,我比不过也应当啊!”

    王婆婆摇头否认,“不,他只需教一遍读一遍,即可背下。”

    “?”元娘慌了,“这、我……”

    王婆婆继续,“《三字经》如此简单,便是你父亲也只需读四五遍便可背下一页。”

    随着王婆婆的讲述,元娘的眼神渐渐慌乱,指头揪着衣角绕圈。

    “便是我,稍慢些,也与你父亲差不离。”

    “为何……”

    元娘勉强稳住神,强行辩解,“世上的人总有擅长与不擅长,背书分快些、慢些也理所应当。何况,我这么大年纪才开蒙,可是爹、犀郎、阿奶你,都是年岁尚小时就开蒙了,哪能比呢?”

    话虽如此,但元娘心底的信念逐渐崩塌。

    她一直觉得自己是极为聪明的人,难不成……

    自己竟是蠢材?

    不!绝无可能!

    她一定是顶顶聪明的,她就是知道!!!

    第29章 “而你爹能考上进士,你知道进士究竟如何厉害吗?”

    第二日,元娘去给徐承儿送樊楼的点心,一碟顶皮酥、一盘樱桃煎。

    那位孙同窗的下人送来的点心,足有七八盘,王婆婆让元娘挑两盘去分予徐承儿吃。

    其实王婆婆自己拿去给徐家的惠娘子是最好的,显得有人情往来,但徐家人多,送去了惠娘子倒不好分,没得让惠娘子为难,做长嫂的怎么都容易出错。这才让元娘去送,只送给徐承儿,那就是小人儿们之间的事了,没那么多顾忌。

    徐承儿的婶母总不好意思去抢侄女的吃食吧?

    总而言之,这事就落到了元娘身上。

    但昨日阿奶这么吩咐的时候,定然想不到……

    元娘是顶着这副尊荣去的。

    徐承儿见了都唬了一跳,讶然道:“你、你昨夜是去杀人还是放火了,怎么眼下青黑成这样,难道你偷偷去瓦子玩了?!!”

    陈元娘把食盒往平头案上一放,一屁股坐在折背样的玫瑰椅上,两只手放在玫瑰椅左右两边的一根长木扶手上,任由身体往下滑,直到脖子扣住椅背最上方的横木。

    她维持着松弛懒散到极致的姿势,随后打了个哈欠,幽幽转头,“真要是出门倒好了,我在床上躺了一整晚,愣是做了一宿的噩梦。”

    元娘说着,委屈撅嘴,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湿润了,“承儿姐姐,我怀疑我是蠢材,呜呜呜。”

    她倒没真的流泪,可泫然欲泣的模样,更叫人心疼。

    可把徐承儿给弄得发蒙,“怎么回事,你好端端的怎么就蠢材了?难道是哪个人欺负你了,骂你了?你等着,我去替你讨公道!”

    元娘摇摇头,维持着先前的姿势,脖子靠在椅背上,无语凝望屋顶,顶着青黑的眼底,心如死灰般道:“不,这是我自己发觉的。”

    随后,元娘就列举了昨日王婆婆教导自己读书的场面,细细说明了她爹她奶她弟的不同,最后还讲了自己做的一夜的噩梦。

    她梦见自己被一群虽然还不是很认识,但她能确定就是昨天白日背的那些字给团团围绕,它们的横折撇捺变成手脚和头,然后手牵手围着她跳舞,笑嘻嘻唱着歌嘲笑她是蠢材,连它们都背不下来。

    它们说,还有更厉害的字没来呢!

    元娘就这么吓了醒,醒了睡,睡了又吓,往复循环。

    被迫听了一夜的嘲笑歌,元娘简直要崩溃了,崩溃到最后,有种淡淡的死感,她决定认命,也许自己真的不聪明呢?

    倒是一旁的徐承儿,她愣愣听完,呆滞了好半刻,然后忽而捧着腹大笑。

    她笑得乐不可支,前仰后翻。

    甚至连泪花都笑出来了。

    元娘呆了呆,委屈扁嘴,她这下是真的想哭了,“承儿姐姐,你也觉得我蠢得很好笑吗?”

    不怪元娘,实在是徐承儿的笑声和梦里的好汉字们嘲笑她的笑法实在太像啦!

    贯穿脑袋一晚上的嘲笑歌,死灰复燃,重新环绕在元娘耳畔。

    好在,徐承儿赶在元娘彻底心死之前解释了。

    “谁和你说这是蠢材?

    “你猜猜我头回背三字经的时候,一页跟着我阿翁读了几遍?”

    元娘克制的猜了猜,“五遍?”

    徐承儿故作深沉,缓慢摇头。

    “三遍?”

    徐承儿笑了一声,“你太高看我了,真要是三遍能背下,我阿翁就送我去考童子试了。”

    那就得往多了猜,元娘小心试探道:“七遍?”

    徐承儿摇头。

    “十遍?”

    徐承儿摇头。

    “十五遍?”

    徐承儿还是摇头。

    元娘的眼睛在一声声询问中,逐渐焕发光彩,她觉得徐承儿是聪明飒爽的,肯定不是蠢材,那比她要读的次数少才能背下来的人,肯定也不蠢。

    其实已经不必再问了,元娘心里已经有了答案,知道徐承儿是什么意思。

    但她还是配合道:“二十遍?”

    徐承儿点头又摇头,双垂髻绑着的发带嵌着珍珠,珍珠坠跟着上下晃动,她无所谓道:“差不多吧,我也忘了究竟是二十几遍,当时我还不认字呢,说是背书,其实就是跟着我阿翁一遍遍读。

    “你是不知道,我会背了以后,尽管是二十几遍,我阿翁四处和人炫耀,就隔壁的阮小二,听闻当时他爹教了他几十遍,他还只会吐口水,抓泥巴。

    “我都听说了,你弟弟在章豫学塾可有名气了,入学没多久,已经不和那些同龄的学子们坐一块,而是跟着开蒙三四年的学子们一块进学,是出了名的神童,他这样的聪慧,指不定来日要中一甲,是文曲星降世。

    “而你爹能考上进士,你知道进士究竟如何厉害吗?”

    元娘摇头,从前在村子里,阿奶甚至不许她说爹做过官的事,到了汴京倒是主动提,但对外只说是人死了以后家道中落。

    她只知道是很厉害的,但究竟有多厉害,说实话,她甚至分不清举人和进士差在哪里,都是厉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