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国色》 完结&番外(第4/20页)
退,宋家很可能需要低调几年,不过这种劣势不会维持太久,等到宋语的官位上来之后,宋家就又能在朝中有一席之地了。
许多人觉得朝中有人好做官,也觉得宋谐这样的行为很蠢,殊不知宋谐正是看得太明白了,才反其道而行。他主动退让免得新君忌惮,而且新君登基之后,肯定是要处置一些人的,连丞相都退了,这些人当然没有理由再赖着位置不放,这就给新皇帝的人事安排铺平了道路,只要新君领这份情,往后的宋家就还是不会没落的。
不过周允看明白了,不代表周鲁也能看明白,年纪阅历摆在那里,他能看到的肯定比他父亲少,他关心的是:“那宋丞相推荐阿父当丞相的事情,会不会生变?”
周允摇摇头:“应该不会。”
周鲁:“我听说房廷尉和吴宗正他们都蠢蠢欲动,有意于丞相之位呢,前者有长公主撑腰,后者是怀惠皇后的妹夫,就怕长公主在陛下面前帮他们美言……”
周允:“你也将长公主看得太低了些,依我看,她不光不会帮房羽说话,连这次陈素的事情,她也不会出面。”
周鲁很不解:“这是为何?房羽和陈素,可都跟长公主渊源匪浅啊!”
周允:“近来关于长公主入朝议政的事情,你也听说了罢?”
周鲁点点头。
自夏商周以来,便未尝听说有公主能参政议政的,更何况再往前溯,公主看着尊贵,实际上话语权还没有一位朝臣高,更不可能插手前朝的事,但刘桢不一样,她原本就深受父亲喜爱,再加上这次在宫变里的功劳,今后想要插手朝政,就有了底气。
许多人也看出来了,以这位长公主的脾性,绝对不会是只喜欢吟风弄月,对国事不感兴趣的人。
这段时间,皇帝服食丹药导致中风,无法上朝理政,太子又因为受伤需要休养,许多事情就需要刘桢出面,以皇帝如今的样子,时时出现在朝臣面前毕竟不美,所以刘桢就充当了皇帝与朝臣的中间人,许多事情都由她来传达。
这个时候,廷尉房羽就提出,让长公主正式上朝听政,许多事情也可以参与讨论决策,但这个意见遭到了包括孟行在内等人的反对,理由就是长公主身为女子,不宜参政。
如今双方各执一词,正僵持不下,房羽这边是铁杆的公主党,孟行那边反对的人也不少,甚至还包括在宫变中坚定站在太子一边的熊康和徐行等人。
周允有意考校儿子:“这件事你是赞成还是反对?”
周鲁想了想:“长公主是否参政,与周家干系不大,我们只要冷眼旁观就好了,不过现在出了三郎的事情,难保长公主会帮陈素他们撑腰说话,恐怕也会对阿父你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我们也跟着反对就好了?”
周允摇摇头,看问题不能这么看。
“孟行那些人反对公主议政,虽说因为公主是女子,但实际上,他们是怕宫变的事情重演。”
周鲁啊了一声。
周允:“长公主再有能耐,毕竟也是女子,女子总是要嫁人了,等嫁人生子,将来免不了要为夫家子女作打算,陶氏与安正殷鉴不远,孟行熊康等人如何敢冒这个险?更何况女子议政本来就不合规矩,他们的理由也不算有错。”
周鲁:“那周家又该如何表态?阿父堂堂光禄卿,难不成还要附和孟行他们吗?”
周允拈须而笑,缓缓道:“不必着急,且看到时候是个什么结果,三郎的事情仅仅是个引子,孟行他们定是想要借此机会弹劾陈素,免得令长公主势力坐大,若到时候孟行等人占了上风,以现在的情形,陛下定是没有精力与他们较真的,太子年纪经验尚浅,孟行等人在宫变中同样立下大功,太子轻易也不会拂逆他们的意见,但心里肯定是偏向长公主的,到时候我若能出面帮长公主说句话,太子定会记下这份人情,丞相之事,只怕就十拿九稳了。”
听着父亲的解释,周鲁恍然大悟。
姜还是老的辣啊!
殴打周青,原本是一件不算大的事情,当事人都没有出来喊冤,更何况有刘婉参与其中,一般大臣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但恰恰相反,自从这件事之后,御史那边每天反倒多了不少奏表,基本都是弹劾的。
弹劾的内容五花八门,也不仅仅是陈素,周青,赵俭,甚至安阳公主都有份,说他们不顾身份体面,大打出手的有之,说陈素赵俭殴打朝廷大臣之子的有之,当然,弹劾周青非议公主的也有很多。
与此同时,周允也为周青的言行上表请罪,说自己教子无方,请陛下治罪。
皇帝现在每天都困于身体状况,昏睡的时间比清醒的时间还要多,连刘桢从长沙归来的收获都没法上奏,他哪里有空去看这些狗屁倒灶的奏表,这些奏表自然一窝蜂都涌到了太子那里去。
可怜刘楠伤势未愈,每天一醒来就要看见堆积如山的奏表,实在是头疼万分。
而事件的两位当事人之一,此时却坐在宫外一间茶馆里,品茶闲聊。
第103章
“此番公主遭遇无妄之灾,实是被我所连累。”陈素叹了口气,声音里有掩不住的歉疚。“我没有想到事情会演变成这样。”
“与你何干?”刘桢抿唇一笑,又为他斟了一杯茶。
自从被称为苦菜的茶叶被刘桢以另一种面目推出来之后,很快就成为风靡咸阳城的饮品,而且还有逐渐向其它地方流行的蔓延趋势。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种苦涩略带甘味的饮品,这个时候深受青睐的是以“浆”字结尾的各种略带酸味的饮品,还有就是酒,而且现在的茶品种也很单一,以刘桢手中的茶叶为例,只是因为这种茶叶是在宫外她所居住的丹霞居流行起来的,所以就被命名为丹霞茶。
“他们只是生怕我成为第二个陶氏,所以借着这个机会弹劾你,实际上是冲着我来的,意在警告我不要仗着宫变的功劳太过跋扈而已。”刘桢平平静静,斯斯文文地道,不带一丝火气。
在经历过宫变之后,她的政治智慧又提炼出不少,这次弹劾风波,表面上看是因为陈素没有背景,却一下子升上高位,所以让很多人不满,但背后的意图并不难看出来,醉翁之意不在酒。
“孟行是我的启蒙恩师,品行正直,熊康虽然是儒家弟子,但在宫变中也立下汗马功劳。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起码不是为了私怨。不过,他们也把我刘桢看得太低了。”
刘桢心里不是不痛快的,但是不爽解决不了问题。她现在是皇帝的长女,太子的亲妹妹,在眼下皇帝和太子都没法亲自理政的时候,她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了,但是朝臣们似乎并不想让一个女人来参政议政,他们的理由也很明确,不希望刘桢因此被栽培出野心,再次引起王朝的动乱。
远的宣太后不说,近一点的,像秦始皇的老娘,就因为在后宫中跟假太监乱来,还生出两个儿子,差点酿出大祸,秦始皇还是她的亲生儿子呢,更何况刘桢将来是要嫁人的,生出来的子女又不姓刘。孟行等人这是未雨绸缪,严防死守,就怕刘桢哪天野心勃勃联合了外人推翻自己的兄长,又或者撺掇自己兄长退位,让位给自己,刚刚建立不久的王朝哪里经得起一而再,再而三的磋磨动荡?
所以当刘楠提出让刘桢入朝议政,暂时协助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