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 1690-17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没你就不行》 1690-1700(第13/14页)

,先帝就是明君;我要这天下太平,我要死后能有颜面去见先帝。我要叫天下人知道,先帝……信我、重我、为我做过的所有荒唐的事都是值得的。”

    桐桐:“”也许吧!也许你有你的道理吧。她拱手道,“是我失言了。”

    刘太后摇头,“没有!你说的很好。这话官家喜欢听,也应该有人大胆的说出来,说给官家听。我有我的决定,他将来,得有他的决定。若是将来,他能记得你今日之言,将我今日所定之事推翻了,他……会是个有魄力的君王的。”

    说着就叹气,“朝中之事、之人,他们的所思所想,我尽知。他们都要恪守为臣的本分,若是置喙君王,这便是他们为臣子德行有失。当着官家指责先帝,指子骂父,这事他们又怎么能做呢?”所以,无人敢跟官家讲今天这番话。

    因而,“桐儿,你无罪,更无错。”

    桐桐眼神复杂,这叫人怎么接话呢?

    刘太后轻叹一声,“先帝不因为我是女人而限制我,我亦不会因着你这番话就怪罪于你。女人多读圣贤书,见识果然是不同的。”她走过去拉桐桐的手,“以后,该如何还如何,不用拘谨。”

    桐桐:“……点点点”你把话说的这么明白,我还说什么呢?

    她是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人家,因为第二天,刘太后将皇后也叫来了,给另一边放了一张书案,叫皇后也在她的身边修习功课。

    郭皇后坐在那里,看看桐桐,再看看一桌子的书,还有那些笔墨纸砚,她并不想动,“儿臣还是给您沏茶吧。”

    刘太后指了指桌上的《女则》,“此为唐时文德皇后所著,哀家有过批注,近日,你便读这个吧。”

    郭皇后看着树木,里面密密麻麻的批注,她立马头疼,“大娘娘,不若请个女先生讲给儿臣听吧。”

    怎么做皇后,这是先生能教会的吗?

    刘太后不言语,只忙她的去了。郭皇后看了半个时辰不到,趴在桌上真睡着了。

    桐桐知道那书,要是不带脑子去读,确实是枯燥了一些。可是作为皇后,认真去读的话,真是很有裨益的。

    显见,将门出身,好似对女子读书这事看的也不怎么重。

    但不管愿意不愿意,太后还是把郭后留在身边了。每天哪怕是只看一页呢,看就行。

    然后太后真的去祭奠王钦若了,真的在灵堂前哭了一鼻子,据说是涕泪交下,很是叫朝中之人感念。

    而桐桐折腾了一圈之后,折腾出什么来了呢?

    折腾出……晏殊再不会给自己白眼了。

    每次遇到晏殊,她都很恭敬的称呼对方为先生。而这位先生别管是从嘴里还是从鼻子里给‘嗯’了一声,可算是答应了。

    晏殊扫了一眼那字,点了点,“你的字过于刚硬,少了女子的婉柔。”

    悬腕练字,求的就是这一份刚硬呀。

    桐桐也不辩解,“谢先生指点。”

    晏殊不自在的咳嗽了一声,出去的时候桐桐往出送,晏殊这才说,“君前回话,当思虑周详,不可再信口开河……”

    桐桐歪着头看他:“学生听闻,先生以耿直、诚实著称,也因此颇受先帝赏识。还听闻,您为人刚简威猛、待人以诚……学生自是处处以您为榜样。您看,学生是不够刚简威猛呢?还是待人不够实诚?或者说,不耿直?不诚实?”说着,朝后退了几步,伸开双臂转了两圈,“您看,我有几分肖似您了?”

    晏殊:“……点点点”所以,你这么大逆不道,都是为师的错?

    那您以为呢?

    晏殊胡子一翘,更大的哼了一声,甩袖而去!

    那袖子甩的,要不是桐桐下腰下的利索,真给甩脸上了。

    第1700章 大宋反派(21)

    再是无奈, 进入腊月之后,桐桐的心情还是骤然好起来了。

    因为宋人过年,这是真热闹呀。从进入腊月开始就筹备年货了, 京都的大街上,人挤人, 好不热闹。这确实是叫人欣喜的地方。

    桐桐拉着四爷, 在街市里自由的走动。

    若是晚上,哪怕是在宫里,也能看见烟花绽放于京都的夜空,何等的繁华。从腊月一十三起, 就开始放假,一直到正月初七。

    而且, 一旦开始放假, 都城里的夜市是通宵达旦。还有女子相扑,桐桐几次想去看,都没能成行。

    只能等到元宵节了!元宵节的时候, 赵祯要出门赏灯, 太后也放行了。

    正好,桐桐正好跟四爷出去赏灯。

    要么说辛弃疾的词做的好呢, 关键是人家的元宵是真的热闹。什么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原来真有这般的盛景呀。

    桐桐站在酒肆的楼上, 依着栏杆, 拉着四爷叫他看,“瞧,看那种烟花……”烟花做的这么漂亮,却偏无护国之力。

    四爷指了楼下一个元宵灯笼, 打发紫毫下去,“给郡主买那盏灯来。”

    那是个被咬了一口,流着芝麻馅儿的元宵。

    桐桐拎着灯哈哈的笑,真的好生有趣。

    郭皇后看了赵祯一眼,指了远处一盏美人灯,“相公,我要那盏灯。”

    赵祯看了身边的宫人一眼,“去买来吧。”

    郭皇后拉着赵祯只笑,“我想跟相公一块去买。”说着,就指着大街上,“您看看……人家夫妻是不是一起……”

    街上有许多携手而行的夫妻,三三两两的买着这些小物件。

    郭皇后又指了指,“你看,连县公和郡主也出去玩了。”

    站在高处向下看,正看见郡主一手拎着灯笼,一手拿着炸的元宵吃呢。咬了一口还往从真嘴边递。

    歪缠不过,夫妻俩从楼上下来。那挂着彩灯的,自有许多人去猜灯谜。

    桐桐拉着四爷往桥头去,那里有许多人在放灯,“我想看看,‘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到底是什么感觉……”

    拉着四爷站在桥上不叫动,她打算回头去看的。结果这一看,就见四爷只看着一个方向,“干嘛不看我?”

    四爷指给桐桐看,“瞧那里。”

    什么呀?

    桐桐看过去,就见桥下水边,当真站着一位佳人。这姑娘站在灯火处,夺目的很。好些人都对着这个姑娘看,可有意思的是这个姑娘身边没看见仆从。

    她往人群中一扫,正好看见赵祯站在一艘船的桥头上,正好能看见那姑娘。

    桐桐:“……点点点”这是谁安排的?要说没人安排,她可不信。哪里就那么巧呢,一出门就遇上一绝色美人。这又是谁安排的赵祯坐船呢?少不得还得是他身边的宫人。

    四爷拉了桐桐,“走吧!这种事管不了……饵料只要放的好,明知是饵也会咬的。”这种送美人的事,未必是算计,“也未必一定是宫人。他们有掺和,却未必全是他们的主意。”

    明白!毕竟给宫里送人这事,大宋皇室向来是不忌讳的。刘太后就是当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