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60-70(第17/29页)
“王上,救援灾区一事刻不容缓,还请您尽快派人前往北地各郡县。”
秦王这才把孩子收回来抱在怀中,坐下来冷声道,
“可,你现在就去找隗状核计人数,让他今日速速把人派出去。”
李斯不动声色躬身道,
“臣遵命。”
说完就拜了个礼,转身朝殿外走去。
王上方才特意把韩非召来,显见,是想把救灾一事交给对方督办的,现在却明晃晃绕过了他,把此事交给了隗状
可见,韩非今日提议的“赈灾”,确实触及了王上的逆鳞。
李斯暗暗警醒,告诫自己千万要记住,这是一条绝不能踩的底线!
秦王当场给了韩非一个下马威,本是想用君威稍稍震慑他的。
哪知,李斯刚转身离去,对方却马上又开口道,
“如今正是朝廷赈灾的好时机,请王上派人押送粮草与救灾队伍同行”
秦王眼眸微垂,紧绷着脸冷声道,
“此事,等打完了六国再说吧,我大秦的粮仓里,如今只有军粮,并无赈灾之粮,爱卿还是先回去吧。”
拨粮赈灾?在中原格局,未彻底分出个非黑即白的胜负前,秦国绝不可能罔顾国本、本末倒置,做出这种徒然的善事。
韩非正想再说什么,李世民急忙转头,朝他一个劲眨着眼睛。
韩非心中忽地一动,太子自幼就十分仁善,而在整个秦国之中,此事,恐怕,也只有他能劝得动王上了
他立刻放弃了继续顶撞君王的念头,从善如流告辞离开了殿中。
“呵!”等他走远了,秦王冷哼一声,把孩子放到地上,找了个舒适些的姿势坐回龙椅上,双手交握看着李世民,
“怎么,以为支走了你的韩师兄,就能在寡人耳边吹风了?如果你也想劝我赈灾,还是趁早回去的好,免得,又要跟寡人吵一架。”
李世民再次扑上来紧紧抱住父亲,软声软气地请求道,
“阿父,孩儿确实是这么想的。我听闻,北地民众遭此大灾,不但房屋毁却大半,连地里的庄稼也十有八九保不住了,如果朝廷不赈灾救济,他们肯定是活不下去的”
说着这话,他的声音也渐渐哽咽了起来。
史书上短短的“地动,民大饥”五个字,却意味着一条条鲜活生命的消逝,天灾无情,百姓何辜!
秦王抽出被孩子扑来压住的双手,瞪他,动不动就哭!
然而下一瞬,君王只能无奈轻叹着,终究伸手把他温柔抱住了,
“寡人知道,你自小就是个心善的孩子,可是,上回我就告诉过你了,朝廷若是破了开仓赈灾的口子,往后,旱灾洪灾蝗灾地动,样样都要开仓放粮,我大秦一旦粮仓空空,还能拿什么来征服天下?”
李世民抬起头,泪眼朦胧看着父亲,
“孩儿知道阿父的苦衷,但我曾在梦中,听过这样一句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听来实在让人心碎阿父,孩儿不想看着大秦的北地变成白骨遍野之地,我愿意把这几年存下的赈灾粮捐给朝廷,请你再帮我添上一半,送去北地救救他们,好吗?”(4)
他把封地收上来的田赋,全放入了仓库当备用的赈灾粮,积累到现在,也有近十万石了。
秦王静静与孩子澄澈明亮如清泉的目光对视,半晌,摇头为孩子拭泪,
“不好。让世人白骨露于野的,是这绵延数百年的战火,只有终结乱世,生民才会过上安稳的生活,所以,寡人的粮食要留着打仗,无法答应你这要求。
而你那一成的田赋,想救这么多人,无异于杯水车薪世民呐,一个没有结果的希望,倒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出现。”
李世民双眼饱含热泪,道理他都懂,可这次受灾的足足有二十多万人,除去可怜死在地动中的,那些回去重建
房屋的人,也要有粮进肚才能活下去
滚烫的泪水,啪嗒一声掉在了秦王的手上,君王线条流畅的手背微微一颤,胸/膛间忽地抽起了丝丝缕缕的心疼。
这孩子,从小到大流了这么多回泪水,那些泪水,没有哪一回,最后不是滴到了他心里的。
他一个当父亲的,哪能做到心如止水冷眼旁观,任由自家孩子伤心哭泣?
李世民刚想提出另一个解决粮食的办法,秦王就轻拍着他的后背,叹息着率先开口道,
“好了,既然你一心惦记着那些灾民,寡人今年就免了他们的税赋,可好?此举,想来也能动摇赵国边境民心,若是再多几个叶腾那样的献城之人,倒能从因此而省下的军粮里,把这些税赋挣回来。”
李世民不由欣喜万分,急忙谢过父亲,又趁机提出了一个请求,
“可是,北地今年庄稼尽毁,纵便阿父免了今年的税赋,灾民也要吃饭才能活到明年秋收啊,倒不如”
他亲昵揽住父亲的脖颈,凑在君王耳边嘀咕了好一阵。
秦王听完,眼角眉梢终于露出了几丝愉悦的笑意,满意地捏了捏孩子的小脸,
“也就你这小机灵,能想出这般刁钻的主意,有趣!”
李世民奋力挣脱父亲的魔爪,鼓起小脸提醒他,
“我都七岁了,七岁!不是两岁!”
秦王冷嗤一声,示意孩子看自己衣襟上的口水印,
“七岁的人,还会把口水滴到寡人衣袍上?”
李世民立刻光明正大耍起了赖,
“阿父衣袍上沾的,分明就是孩儿的泪水,才不是什么口水呢,哪有大孩子还流口水的?”
说完,他就马上迎着秦王怒瞪他的眼神转移话题,催促父亲快些下诏
随着一道诏书的发布,秦国的豪强公卿们立刻兴奋了起来——
秦王有令,此次北地数郡县受灾严重,秋田尽毁,青黄不接难以为继,朝廷决定以爵位,向国中富户征募粮食。
凡纳粮一千石者,皆计入军功赐爵一级。(5)
当然,秦国对授爵之事一向慎重,对此次征粮也设了上限:每户只许捐一千石,也只会赐一级爵位。
但可别小看了这一级爵位。
世间豪强富户们攀比的,从来不是吃饱穿暖,而是那些能代表他们尊贵身份的奢侈物品,比如,爵位。
秦国百年重农抑商之下,商业氛围本就不浓,至今糖铁纸等暴利工坊,也一直掌控在朝廷的手中。
如此一来,在五大夫遍地走的咸阳城中,爵位的高低,就成了比财富的多少更值得炫耀的事。
譬如,那些原本只是个六级官大夫的,现在只需缴纳一千石粮食,就能得到七级公大夫之爵。
从此,就能获得“见县令而不拜”的特权,哪能不个个趋之若鹜?
短短两三天时间,仅咸阳一城,就收到了捐来的数百万石粮食,李世民高兴得不行。
秦王按约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