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大国日化1981》 50-60(第10/31页)
徐飞立刻说:“有,我给你看!”
第二天,周渔带着梅树村的人就回了家。歇了一天,就跟着伍月华去火车站接了顾承耕。
这是时隔五个月后,周渔再一次见到顾承耕,上次见他,这位县长就给周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次见他又有不同,他的两鬓居然生了白发,周渔可记得他才27岁。
这次南州市是由张宁副市长带队,所以并没有说话的机会,不过顾承耕显然是认出她来了,冲着周渔笑笑点了点头。
南州想跟吴县合作,做北方的冬季菜供应点已经很久,之间的不少细节都已经沟通过了,更何况,按着夏国的传统,来访第一天肯定是谈不到特别关键的地方,上午先陪着吴县一行人在南州逛了逛,下午就是吴县一行人做报告。
周渔跟着听了两天,倒是对南州的政策更了解一些。不过她属于这里面的小兵,倒也没有跟顾承耕交流的机会。
也就是第一天交流结束后,有个自由谈的时间,顾承耕走到了周渔的跟前,笑着说:“我听了你好多故事。种蘑菇的,还有开门市部的,可惜我们这次时间紧迫,要不我非要去看一看你的一号店。”
“您感兴趣吗?”周渔大胆地问,“它可不止是一号店,还可以是二号店三号店。”
谁都没想到,周渔还是胆子这么大,居然在这里还敢推销她的门市部,这可是跨越了千里呢。
周渔的老熟人,采购组组长卓翼,经过上次和周渔一起定菜卖蘑菇,已经很熟悉了,这会儿都想给她拉住,副市长可在呢。
哪里想到,顾承耕居然说:“我们今年开始,已经逐步向着南菜北运南方集散点发展,吴县虽然是一个县城,但每天经过的货运量已经排列在粤东之首,来往的商贩也是急剧增加,我们的确需要招商引资,将县城环境建设得更好,周经理,就算你不说,我也是会邀请你的。”
“不过这次我的时间有限,不如这样,你能否写份详细的材料,交给房名,我们会着重考虑的。”
这不就是有意向吗?
周渔立时笑着说:“好的。”
行程安排的非常满,而且两天过后剩下的具体协商,都不是周渔能参与的,所以,第二天活动一结束,周渔就专门去跟顾承耕告别。
顾承耕看着她遗憾地说:“我们似乎每次见面都很匆匆。”
好像是的。
上次见面,是因为旅馆饭店的老板们,害怕周渔抢了他们的生意,要赶周渔离开,两个人交流的时间并不多,所以都是言简意赅,顾承耕三言两语肯定了周渔的生意能做,周渔则投桃报李解开了顾承耕关于种植面积不够产生的忧虑。
统共见面时间,不过一个小时而已。
而这次,加起来聊天不过十分钟而已。
周渔也颇遗憾,一位勤干肯干有见地的领导,如果可以交流的话,一定会受益良多,她只能说:“那希望下次我们有机会多聊。”
随后两天,周渔闭关写了关于一号店的投标书,在顾承耕他们离开南州之前,交给了秘书房名,没想到的是,房名居然也交给了她一样东西,是一份下发的红头文件——《吴县南菜北运集散地专项规划》。
房名笑着说:“顾县长说,这里面有您的功劳。”
而在京市,徐飞终于将他的两篇文章交了上去,主编看到后很是意外:“咦,你不是去采访南州肥皂厂了吗?怎么还有一篇,是有意外之喜吗?”
徐飞笑着说:“正是如此,其实,这个南州肥皂厂和这个梅树村门市部一号店还很有渊源的,也是意外发现了一个好的新闻。”
“我不是一直在写关于京市服务行业态度问题的专题吗?其实两篇稿子已经写完很久了,一直没有提交上来,是我觉得还少点什么。”
“我在想一个专题不能只是批评,我批评他们服务态度不好,里面很多采访的事实,甚至还有暗访的经历,可问题是,该怎么做呢?”
“新闻不止是报道真相,是不是也需要有指导作用,可我的结尾只能说,这是不对的,他们需要改正。改成什么样,我根本没办法告诉别人。因为没有例子。”
主编点头,这也是他们这个专题一直没有刊登的原因,“然后呢?你找到了?”
徐飞没忍住笑了起来,“何止找到了,简直是完美答案。不过,这个还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南州肥皂厂诚实的厂长莫大海。一个则是南河日化厂副厂长吕楠。”
他将周渔如何帮南州肥皂厂的事儿说了,“莫大海专门提及了周渔,我开始并没有想采访她,她放在报道里不合适。可后来吕厂长来了省厅告状,我原以为是什么样让人气愤的事儿,结果他说的是周渔这个个体户新开的一号店没有论资排辈,他说太不像样了。”
“我顿时就好奇起来,一个跟传统供销社和百货大楼不一样的地方,说不定有我需要的东西,我于是就过去了。”
“他们开业要打折七天,真的是人山人海,我就在里面穿行,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做的,结果我发现,他们完全不一样,他们的服务真是让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而其中最有特色的,则是这个——”
他将桌子上压在南州肥皂厂下面的稿子抽了出来,亮在了主编面前,“这个小姑娘叫刘庆芬,她花了一块三毛六买了两根瑕疵特价的钢笔,一号店居然依旧送了她一瓶墨水,和给她抽奖的机会,然后,她被抽到了大奖,一台价值1599元的21寸彩电。”
“这就是我要的方法,这就是我的专题需要的内容。有了一号店,有了这个故事,这个专题才能落地,有意义。”
主编没说什么,而是低头看了起来,半天抬头问了一句:“你没有采访一号店的任何人?”
徐飞点头:“我认为这才是最真实的,我不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也不需要知道他们这么做有什么好处。我只要告诉大家我看到的,和顾客得到的,以及顾客所满意的,这就足够了。”
6月14日,周一。
刚刚经过一天的休整,几乎所有人都是饱满着精神去上班。
刘庆芬也一样,就在上个星期,她将下午的兼职辞掉了,从这个星期开始,她只需要每天早上五点送报,她动作一向快,最晚到了中午,就会结束,剩下的时间,她会自家在家学习,到了晚上,她就去上夜校。
从六月开始复习,她相信来年七月,她一定可以考出个好成绩。
今天,她照旧是拿到了报纸先看一眼。
她一眼就看见了那篇文章,徐飞写的,叫做《奖品是21寸大彩电》。
跟徐飞对自己说的题目一模一样,甚至还有一张配图,就是周渔给她发电视的现场照片。
刘庆芬几乎不可抑制地激动起来,她连忙看下去,发现这是一篇从她领奖开始,通过还原她购买钢笔的经过,从而将一号店的服务态度凸显出来的文章,试衣间,体验馆,试吃试喝,帮着省钱,一点点一桩桩都是真事!
这可太好了!
而与此同时,无数拿到了国家日报新一期的读者,都发现了这篇文章——题目太吸引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