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咸鱼: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在年代文中咸鱼》 90-100(第1/13页)

    第91章 分配争议

    可能因太过期待, 次日,花菲菲仨一大早起来。

    煮饭的煮饭,打扮的打扮。

    花菲菲穿上七成新的军绿色工装, 脚上踩着刷得程亮的黑皮鞋, 乌黑的头发编成两根粗辫儿, 辫子末尾系了鲜红头绳,还往脸上抹了两坨雪花膏。

    蛤蜊油她是不指望了, 根据效果对比, 还是沪牌雪花膏更润肤,对于寒冬腊月防止皮肤干裂更有奇效。

    花菲菲如此精心打扮并不是为了迎接知青, “人活脸, 树活皮”,村民们出门赶集有条件的也都会尽量挑补丁少一些的衣服。

    徐飞也照样会把他的眼镜多擦两遍,再选择不常下地的那一条裤子,倒是韩景过得和他性子一样糙,但青春少年嘛,只要青春痘少一点, 精神向上, 都没有丑的。

    “姑娘小伙子长得个个精神啊。”

    叶榆端着木桶出门,见院外锻炼的三人, 慢吞吞来了一句,顿了下,吹了声口哨?引得储备粮以为是在唤它巡山,飞过来“叽叽”两声,落到她的肩膀上停住。

    “你这口气村子口七八十岁老大爷都嫌老。”花菲菲他们即便知道叶榆心理很成熟,但还是不习惯她这么时不时抽风,这些老气横秋的话从她口中蹦出违和感太重, 太像小孩装大人。

    “那怎么说?美丽?英俊?”

    洗漱过后,叶榆也回房换了一身,把舒适的家居纯棉服换下。

    她生活得不像花菲菲那么精致,但也没有韩景那样糙,张老爷子打的衣柜已装得七分满,主要是冬季皮衣毛衣。

    因皮毛过多,除了衣服和四件套,还有一些围脖、围巾、袜子、口罩、露指手套等小物件,有诸多非必需品。

    例如,床上散落着好个柔软蓬松或方或圆或动物形状的抱枕。

    是的,抱枕。

    叶榆大概是堕落了,顺从心意,她一直都挺喜欢这些毛绒绒软乎乎的东西,还特意麻烦桂花婶多做了几个。

    这些东西花菲菲喜欢,徐飞也喜欢,韩景和王大妞则还行。

    尽管缝了这么多东西,叶榆的皮毛还是剩一堆,而她并不是浪费的性子。

    剩下的除了堆积在储物空间里,花菲菲、韩景、徐飞他们也换了一些,至少他们不会在寒冬腊月受寒。村里有一些村民也用粮食换了一些,但不多。

    由于冬季皮毛管够,还有今年春节来自韩景的年礼军棉大衣,棉被不用制新,剩下布料更多用来制作春秋衣物。

    叶榆不怕春冷秋寒,这个时代夏装不会像未来那么清凉,男人还有背心但女人不会,因而制了多件衬衣衬裤。

    这些衣服的剪裁并不贴身,似乎刻意缝制得更大更松。

    关于这个点,王来娣和桂花婶有共同默契,因叶榆随着异能等级的升高,该有肉的地方绝不含糊,肌肉紧实,体脂率超低,身材越来越棒,她们对此有遮掩,王来娣还默叹自己的小女儿真得长大了。

    叶榆虽然觉得在山里有一点点碍事,但她不会裁缝也不想学,这么一想,似乎也不是很碍事了,都是考验。

    而且她身材高挑,穿什么都绝对不会像肥料口袋。

    总而言之,叶榆的衣柜日渐丰富,现在的衣裳,比花菲菲、韩景、徐飞三个加起来还要多,西屋小房间更加满满当当,再也不是一个孤零零床位。

    春天早餐更丰富且营养均衡,早饭过后,四人出门。

    事实证明,不止叶榆觉得其他三人赏心悦目,村人们看见他们四个,也会叹,这城里来的知青就是不一样,男俊女靓,他们也希望村里来多一些像他们这样的知青。

    为了迎接知青与他们的行礼,财叔还把牛车借了出来,略过韩景三个,亲自交到最靠谱的叶榆手上。

    哪怕他知道叶榆本事很大,牛掉坑里都能把它抬出来或提起来,但他已经把牛当作自己的孩子,忍不住多嘱咐几句。

    叶榆点了点头,让花菲菲、韩景、徐飞他们仨仔细听。

    “……”

    人干事?

    叶榆不是第一次驾牛,先前耕地相处过很多次,与牛还挺熟悉的,很快上手,缰绳一拉,噔噔噔上路。

    速度有点快,遇见悬崖或半边悬崖也不怎么减速,导致胆小的人心都提到嗓子眼儿。

    “慢点儿,慢点!”

    忍不住提醒。

    值得一提,路上他们其实有遇见其它村的村民与知青。

    叶榆、花菲菲、韩景、徐飞四个已经算是平泉镇名人,四个人长得都不是大众脸大众身材,一眼能认出来,他们走到哪儿,遇见认识的不认识的,熟的不熟的,都有很多人打招呼。

    午饭吃没?最近如何?果园如何?砖窑收益如何?听说你们的单子做到隔壁镇去了?还是隔壁公社的?

    花菲菲他们都热情回答,只是邀请他们上车时,异口同声拒绝。

    通常来说,有顺风车搭,他们应该很乐意搭,但通通被叶榆的车速吓了回去,他们可不像花菲菲仨这样无条件信任她。

    “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叶榆弯十分不解地问,“你们不觉得这一首《向前进》很适合现在吗?”

    “不!”

    其实叶榆并没有花菲菲他们认为的不怕死,她还挺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但同样,在能够达到一定安全标准的情况下,她也偶尔会追求肾上腺素的刺激。

    但花菲菲他们不知道叶榆即便出错,也能整车瞬移,自然会担心,叶榆也只能遗憾减速,花菲菲、韩景、徐飞提到嗓子眼的心又放了回去。

    到镇上,哪怕后来叶榆又减速,也比平时少花半个小时的时间。

    他们先去邮局。

    邮局的熟人见面就恭喜韩景和叶榆两个登报了。

    叶榆:

    “???”

    徐飞摊开一张主流人民日报,正中写着知青联合司机智斗路匪的新闻,通篇都是对四人的夸赞和对路匪的厌恶。

    其实这个新闻他也写过,但他们在叶榆的建议下,很少使用除自己以外的真名,或者即便使用也会征集被使用人的同意,但其他记者不一定有这个概念。

    这些记者甚至可能出于好心,表彰上报纸可是一件光荣事情,上面写了叶榆和韩景所在详细公社与生产队。

    “……”

    叶榆确实不喜欢登报出名,但这个时候著名权又没完善,只能作罢,但默默记下写这篇文章的记者。

    报纸上还有徐飞的文章,他今天收到的信件一如既往地多,各大报社都有,还有少量的杂志出版社。

    书刊也有投递,但当前出书基本上停滞,没收到任何回应。

    花菲菲收到来自报社的信件也越来越多,韩景从家里又得到两麻袋东西,仔细一看,不止他亲人寄的,还有来自己两个发小家人,有一部分是给叶榆的。

    至于叶榆信件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