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幻: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建安幻》 80-90(第14/20页)

衣夜行,以身入局”,更是让她心底发寒

    无论如何,就冲姚半雪这三天两头就往易府跑的劲儿,她倒要看看他究竟在搞什么鬼!

    见唐璎目光闪烁,姚思源看她的目光突然间变得揶揄,怪声怪气地“哦~”了一声,露出一副“我懂”的表情。

    唐璎则一头雾水,若她没记错,朱又华提出为她写邀功信的时候也是这副眉飞色舞的表情,结果却毫无意外地被黎靖北“留任”了,此刻见姚思源如此,便直觉他误会了什么,却又不知是何处不对。思索间,她听他道:“告诉你却也无妨。”

    嗯误会就会误会吧,唐璎改了主意,姚半雪的过去或许跟眼下发生的事有些关联呢?

    姚思源清了清嗓子,问她:“你可知赤芒还有个胞弟?”

    唐璎颔首,“大人说的可是姚光?”

    姚思源点头:“阿光字忱琼,号留香居士,自小才思敏捷,聪慧好学,十四岁便中了举人,深受曹大人喜爱,只可惜他厌恶官场,唯爱制香。”

    又是一个才华横溢却无心仕途的人。

    唐璎了然,姚光爱香一事她早有耳闻,不仅如此,就连姚半雪身上的合欢也是按照他的香方调制的。嘉宁年间,姚半雪和姚光两兄弟俱是曹佑最得意的弟子,只是不知何故,姚光英年早逝了。

    说起往事,姚思源的眸光投向墓园的方向,眉宇间透着淡淡的怀念。

    “彼时曹大人已然入职都察院,拜师礼过后,兄弟二人便跟着他一道留在了建安,进学之余,忱琼还调出了一味香膏,那香膏据说能美肌润肤,驻颜回春,与寻常青草膏混合后使用更是能产生祛疤嫩肤的奇效。”

    他舔了舔干涸的嘴角,续道:“那膏子甫一问世,便受到了各家闺秀的疯抢,一时风靡建安,可不知何故,那香方竟又被锦衣卫的人买了去,并被改制成了金创药,北镇抚司一直沿用至今。”

    嗯……那药她家中还有五瓶呢,祛疤的效果确实不错,但驻颜回春就纯属无稽之谈了。

    恍然间,姚思源的脸上浮起惋惜之色,“后来,曹大人见他把心思都花在了制香、贩香上,觉得他玩物丧志,怠慢了学业,痛斥一番后又将他的香物悉数烧毁,禁止他再触碰香料,一

    直到青州疫发。”

    说起当年的疫病,他的声音变得有些哽咽,唐璎更是喉头一紧。

    青州一疫,她虽非亲历者,却也耳熟能详,那是她跟太子成婚前一年发生的事儿。彼时的黎靖北从前线回来还没多久,为储不过一年,前有恭王虎视眈眈,后有靖王阴招不断,处境可谓水生火热。

    “嘉宁十五年,今上来青州府拜访恩师,恰逢青州疫发,先帝让他留守赈灾,今上临危受命,顾不得身上的伤病便开始部署行动。”

    姚思源望向身侧的假山,目露怅然:“放赈的头起几日尚算顺利,可自从刘太傅死后,所有的骂名便都落到了今上头上,众人纷纷指责他赈灾不力,肆意迁延,害死了自己的老师。”

    唐璎垂眸,当年的情况她了然于胸。

    刘泽骞在读书人之中威望巨甚,得知他的死讯后,天下士子悲怒不已,纷纷罢考科举,要求朝廷废除太子,还刘太傅一个公道。不久后,太子贪墨赈灾银的消息又传了出来,一时间,民间对他的不满达到了顶峰。

    疫病扩散后,先帝本就对黎靖北感到失望,杀师、贪墨的传言流出来后,更是坚定了他废除太子的决心,之后却又在钟谧等老臣的劝说下忍了下来。当然,他老人家向来偏心靖王,自始至终都从未歇过改立的心思,之所以迟迟未行动,不过是缺少为太子定罪的证据罢了。

    唐璎抬眸,姚思源讲的这些她都清楚,可这都是嘉宁十五年的事儿了,跟姚半雪的过去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88章 第八十七章“在这群人当中,赤芒仍是……

    “青州一疫,死伤十万余人,尸横遍野,臭气熏天。”

    此时,天边闪过一抹霞光,昏朦的赤焰打在姚思源的侧脸上,显得有些颓丧。

    他缓缓捋了一把美髯,叹道:“那一年,赤芒十九岁,还只是个知县,在京做官未满一年就便被调回了青州,疫情爆发后没多久,他便找上了当地的刺史何万筠,两人一道研究治疫的方子,宵衣旰食,彻夜不休。”

    他看了唐璎一眼,续道:“彼时,今上正巧在城南拜会完恩师,接到先帝的圣旨后,带上朝廷下发的几批物资便马不停蹄地往回赶,途中却不幸被“流匪”绊住了去路,解决完匪徒后,走了没几里,却又遭到落石的袭击,一行人被迫困于山洞一个多月,以草木雨滴为生,同外界彻底断了联系,以致延误了灾情……”

    说到此处,姚思源看向她的目光变得欲言又止,唐璎却清楚,这一切都是靖王精心设计的

    黎靖北被困于山洞的那一个月,正是青州疫情最严重的时候。

    太子携款失踪,被派去山东省驻守的布政使、巡抚等人久等不到赈资,重压之下只能将矛头对准了与太子走得很近的刺史何万筠,再加上何万筠手下的长史郑奎趁机作乱,黎、何二人俱被安上了贪墨的罪名。

    此后,舆情愈演愈烈,为平众怒,朝廷总会推一两个权高位重的人出来顶罪。姚半雪与何万筠关系匪浅,原与此事脱不开干系,好在他彼时不过一八品小官,人微言轻,无权无势,即便将他推出去也无法平息民愤,再加上他背靠曹佑这棵大树,众官无意与都察院为敌,便不约而同地将姚半雪摘了出去,这才叫他幸免于难。

    想到黎靖北的经历,唐璎呼吸微疾,忽觉喉头发紧,下意识地想要闪避。

    好在姚思源及时移开了话题,“那一年,赤芒为了尽快研制出疫方,可谓煞费苦心,通宵达旦已是常事,不仅如此,他还放过自己的血,尝过他人的粪便,为请名医出山,也曾冒着酷暑沿着青名山绕行八十余里,山道崎岖,蜿蜒盘桓间,连官靴都磨破了好几双。”

    “然而……”姚思源摇头,神情间似有隐伤,“疫病扩散得太快,补给又来得不及时,最终,赤芒的那些努力到头来也只是徒劳。”

    唐璎听言有些意外,放血、尝粪、远行八十余里……她实在很难想象向来冷漠的姚大人也曾有过那般炽热的一面

    那么,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他?

    这时,几名姚氏子弟又走了过来,他们的臂间垮着几篮色泽鲜亮的吴茱萸,茱萸的果粒莹润饱满,绯红艳丽,似天边的赤霞。

    一名年纪稍长的少年上前请示道:“叔公,茱萸宴开了。”

    姚思源点点头,随手拈起几簇茱萸果递给唐璎,“章大人远道而来,姚府招待不周,唯有几枝茱萸相赠,愿此物能助章大人远离邪祟,福寿永驻。”

    唐璎欣然接过,笑言:“多谢尚书大人。”

    姚思源摆摆手,神情似有些疲惫,吩咐少年:“我乏了,宴席就不去了,你们几个小辈一起乐乐就成。”

    重阳大祭,祭祖扫墓才是重头戏,簪戴茱萸不过是传统礼仪的沿袭,姚思源的缺席虽然有些不合规制,却也不算违背祖训,再加上他在宗族中举重若轻的地位,无人敢与他为难。

    那少年闻言也只是略微怔愣片刻,转眼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