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我要搞钱: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九十年代我要搞钱》 70-80(第9/14页)

话说得十分真挚。

    要不是他一身名牌,还开着几十万块钱的豪车,这话叶嘉宜就信了。

    刚才赵兴邦就问过了,那车是关铎自己的,不是出版社的。出版社倒是有车,不过是辆面包车,兼职载人和拉货。

    至于关铎父母和他自己都是工薪阶层,为什么能买得起这么贵的车,交情尚浅,赵兴邦就不好进一步打听了。

    关铎又继续道:“四点钟吃饭确实有点早,要不我们先去喝一会儿茶。我开了家茶馆,就是在附近,走过去几分钟,咱们先到那边坐坐?”

    一听茶馆,叶嘉宜的眼睛就亮了。

    开茶馆也是她的目标之一。

    前些年经济没搞活,人们能吃饱饭就是物质条件极好的了。茶叶的行情自然不好。

    可随着改开,有钱人越来越多,人们的追求也就变了。不说自己喝吧,送礼送茶叶,既养生又文雅。

    就是连叶东盛这种暴发户,都开始讲究喝茶起来。客人来了,必摆出他那套功夫茶具泡茶给客人喝,以彰显他不是暴发户,而是有文化有底蕴的人。

    随着人民经济条件越来越好,茶叶就成了受追捧的东西。

    叶嘉宜记得一个资料,2000年老班章才8元一公斤,到2002年忽然就涨到了80至120元一公斤,短短两年翻了十倍有余。等到2017年,老班章古树茶头春茶涨到了8000-15000元一公斤,是2000年的一两千倍,这还是新茶,而不是老茶。2000年古树头春老班章放到2025年卖,那价格简直看不懂。

    这是一条既暴利又稳健的发财之路,她不可能放过。

    而且这茶不需要一直投入资金,可以以开茶叶店的形式获利。

    新普洱买的时候便宜,囤上几年就成了醇厚的老茶,价格可以翻上几番。以时间换金钱,经济效益也是极为可观的。

    她打算今年五月去股市捞一波,赚了钱就去云省买茶。这茶叶囤到2002年卖上一波,赚到的钱就囤房子和铺面。

    房子和铺面租出去,可以以房养房,坐等升值;茶叶则买进新茶*,卖出老茶,赚到的钱拿去多囤茶叶。周而复始,良性循环。

    把这些极有“钱”景的赚钱行当拽在手里,再有小说的版税和以后版权的赢利,她不到四十岁,就可以实现财富自由了。

    “叶小姐,你看……”赵兴邦的声音打断了叶嘉宜的美梦。

    她回过神来,问道:“赵律,你下午有空吗?”

    赵兴邦笑道:“我今天下午没安排别的工作。”

    他是叶嘉宜公司的法律顾问,叶嘉宜是以年薪的方式给他付报酬的,不按小时计算。

    叶嘉宜年纪轻轻,还在读大学呢,就创下偌大基业,以后发展不可估量。他十分看好叶嘉宜,很愿意花时间、精力为她服务。今天下午他啥活儿都没安排,就专门陪叶嘉宜。

    “行,那我们就打扰了。”叶嘉宜看向关铎,“说实话,我对茶十分感兴趣,也想开几家茶馆。”

    “那太好了。”关铎笑道,“你看看我这店怎样,可以借鉴一二。”

    一行人安步当车,去了附近的茶馆。

    茶馆名字叫“雅茗轩”,是一幢二层中式小楼,装修得十分古朴典雅。

    叶嘉宜见这小楼周围带着个小院子,用铁栅栏围着,花圃里种了一些茶,暗自乍舌。

    “冒昧问一句,关先生租这幢小楼的租金是多少?”她问道。

    茶馆是个细水长流的行当。一年的赢利怕是也付不起这幢小楼的租金。要知道S市的房子向来是十分值钱的,这种繁华地段临街的房子租金更贵。

    关铎道:“这小楼是我祖父给我的,给我的时候就像现在这样。我怕毁房子,不敢往外租,就改为茶馆。”

    叶嘉宜和赵兴邦恍然。

    难怪人家开奥迪呢,原来是个富二代。

    “另外,我们也算是朋友了吧?叶小姐不必称呼我关先生,叫我名字就好。”

    叶嘉宜来S市大半年,虽然认识了何权、赵兴邦、宋静芝等本地人,圈子却是不一样的。

    关铎是出版社的主编,她以后作品的出版少不了要跟他打交道。他还开着茶馆。能交好总是没错的。

    叶嘉宜从善如流:“好的,关铎。你也可以叫我名字。”

    关铎领着二人上到二楼,进了一间雅室,经理亲自进来接待。

    “喝什么茶?”关铎问叶嘉宜。

    “普洱。”

    关铎一挑眉:“看来嘉宜小姐是个行家啊。”

    新手大多喝不惯普洱,很多茶人喝到最后就只喜欢喝普洱。

    叶嘉宜确实很爱茶。

    上辈子她的爷爷奶奶就是个老茶人,家里专门装修了茶室,囤了一屋子的茶叶。她从小跟着喝两口,等到长大了,也喜欢喝茶胜过咖啡。

    不过这辈子喝茶不多。就算茶水一入口她就品出了这是十几年的冰岛,也敢不显摆,只笑道:“偶然间喝到,感觉很不错,就喜欢这口味了。”

    “我是半点不懂。”赵兴邦道,“以前喝茶也只喝绿茶,没喝过普洱,倒是听人说过,今天可得好好尝尝。”

    经理就给两人介绍了这款冰岛普洱的产地和种类,又科普了一下什么样的茶才是好的普洱。

    这经理是位女性,名叫周莹,四五十岁的年纪,身上有股岁月沉淀下来的典雅与沉静,还有股书卷气。关铎介绍时说是看着他长大的一个长辈。

    周莹说茶的时候引经据典,语调不急不徐,再加上茶香氲氤,水汽袅袅,跟周遭的一切相得益彰。看得叶嘉宜眼睛发亮。

    她太喜欢这种氛围了。

    不知不觉间,她就问了几个问题。

    周莹抬眸朝叶嘉宜温柔一笑:“看来叶小姐是同道中人啊。这些问题,门外汉是问不出来的。叶小姐要是喜欢喝茶,以后常来坐坐。”

    “好。”叶嘉宜点头。

    周莹也知道几人来此不只是为喝茶,她泡了两泡茶,就十分有分寸地退了出去。

    叶嘉宜感慨道:“我也想开茶馆,但是像周姨这样的经理可遇而不可求啊。茶馆如果没有懂行人的打理,是开不了的。”

    关铎点头赞同道:“周姨是苏城人,书香门第出身,那十年间受过不少苦。我是千求万求,才求得她来S市帮我。”

    他看向叶嘉宜:“我是承了祖上余荫,有这么幢房子,才请了周姨打理这里。我在其他区也开了茶叶店。是茶叶店,不是茶馆。你如果想做,就只开茶叶店即可。”

    茶馆,必须有大厅和一间间雅室,供客人喝茶谈事,当然客人喝爽了,也会买一些茶叶带走。

    而茶叶店就只卖茶,不提供喝茶谈事的地方,面积小,相对租金压力就小得多。

    茶存在店里,就算不开单,亏的就只是铺面租金。而茶存的时间越久价格越高,亏的门面租金在茶叶价值的增长中也就不算什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