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110-120(第30/34页)
尹子奇的视线一一扫过这三十八个将领,目光在经过南霁云的时候停下了。
就是此人,以箭射伤他的眼睛。
从此他彻底失去了左眼。
“南霁云,你可愿意投降,你若投降,我饶你不死。”
尹子奇的脸上是扭曲的笑容。
既然张巡这人投降也没用,那把南霁云收归麾下也是可以的。
刀架在张巡颈侧,他的双手被紧紧捆住。
然而张巡毫无惧色,他侧过头对着南霁云喊道:“南八,大丈夫一死罢了,不能屈从不义的人!”
南霁云与张巡的视线交汇。
沉默过后,南霁云笑了。
“我原本是想有所作为的,但是您这样说,我怎么敢不死呢?”
张巡看着南霁云,也跟着笑了。
其余将领只感觉忠义之气由张巡和南霁云之间滚滚而出。
所有人皆笑了。
【三十八个将领,面对砍头刀毫无惧色,朗声大笑,从容赴死。而被押送洛阳的许远最终也不屈而死。】
【睢阳城破三日后,新任河南节度使张镐带着援军赶到,睢阳得救了。】
【正是因为睢阳军民死死守了睢阳整整十个月,江淮的赋税才得以源源不断运往长安与洛阳,成为这两地作战的坚实依仗。】
【在睢阳沦陷的一个月前,唐军已然收复长安。在睢阳沦陷仅仅十日后,洛阳也一并重回大唐的怀抱。】
【睢阳陷,大唐生!】
“三日啊,就仅仅三日,若是张巡等人等再多等三日,就能等来援军了啊!”
朝堂之上,无人不痛心,无人不惋惜。
仅仅三日,就是生死之隔。
[睢阳要是能多守三天就好了。]
[在这之前睢阳多守了几个三天?援军呢,援军在哪里?]
[还记得当时张巡拜的是唐玄宗的画像吗,张巡是李隆基的臣子,可那时候的皇帝已经是李亨了。]
[所以在张巡拼力杀敌,甚至被逼无奈到了“同类相食”的时候,李亨在算计着自己的权力?]
[去救睢阳的节度使就是李亨册封的,那才是李亨的人。]
伴随着天幕一声接着一声的砍头声,群臣的饥饿感逐渐消散。
但他们所承受的痛苦依旧难以忘记。
这样切身的感受让所有人对李亨多了怨愤。
见死不救,见死不救!这跟贺兰进明有何区别!
所有人痛惜闭上了眼睛。
他们甚至在心中庆幸,庆幸现在的太子不是李亨,庆幸皇帝瞩意的接班人不是李亨。
这样没有仁心,满腹算计的皇帝,真的应当是大唐的天子吗?
所有人心里都有了答案-
睢阳城。
睢阳城的上空没有天幕,天空一碧如洗,偶有几朵白云在天上点缀着蓝天。
这天蓝的像是能滴出水一样。
城楼上是巡逻的士兵,偶有小士兵在上面打着瞌睡。
“嘿,嘿,柳三,不要睡了!”
小士兵迷迷糊糊,咂咂嘴吧:“啊?换岗啦?”
替换他的士兵照顾柳三还年轻,笑出一口白牙:“我提前来换你,你去那阴凉地方睡。”
小士兵感激地笑了笑。
晌午吃的太多,他现在胃还有些涨,能小憩一会最好不过的了。
“我下回帮你多站一会。”
柳三说完后,一溜烟跑下城楼。
城楼下,一条大路直通城内,大路两侧的树荫几乎遮住了整条路。
他生在睢阳,长在睢阳,他知道,前头李二娘卖的豆花汤最是好喝,夏日来一碗解暑最好不过。
还有城北的花匠,长得肥肥圆圆,但种植的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这城里的树啊,多半都是他家种的。
还有城南的张老头,会在晨间把自己的牛牵到城外头吃草,傍晚再牵回来。
但这牛不听话,总是趁着老头晌午打盹的时候,偷偷跑会城里。
柳三在自己经常睡觉的树旁站定,拍了拍牛屁股:“劳烦高抬贵蹄,让个位儿,这处是我常在的地,你去另一边薅花吃。”
说着,柳三拿着牛头上的牵引绳,松松垮垮拽住手上,把牛引到另一边的树下。
安置好张老头的牛,柳三安稳在树下睡着了。
阳光照在树上,然后又斑驳着,顺着树叶间隙流下来。
可树上叶子极大,就是流下来的光也没有几泓。
柳三睡得安稳。
要他说啊,守城哪里用这么多的人呐,这城里百姓安居乐业,周围城池跟他们睢阳友好往来,大家日子都好起来了,连小偷都没有几个。
真好。
百姓安居乐业真好。
这样他才能在这躲懒打盹啊。
柳三美滋滋地睡了。
但他并没有睡很久。
只听到有人呼喊着:“下雪了!”
下雪?
放什么屁呢,现在正七月呢,七月流火的夏天,哪里来的雪?
可带着凉意的风到底是把柳三给吹醒了。
柳三迷迷糊糊睁眼。
只见遮云蔽日的树荫上头,开始飘着细细的雪了。
这夏日的翠绿和冬日的雪白,竟然在七月流火的月份,同时出现了。
不仅是柳三不敢相信,整座睢阳城的三万百姓全都不敢相信。
他们纷纷停下手里的活儿跑出来,好奇仰头张望着。
太阳不知何时偷偷躲在乌云之下。
瓦蓝到滴水的天逐渐泛白,细雪簌簌落下。
短短一个时辰,睢阳城的地面就有了薄薄一层的积雪。
甚至有稚儿欢呼雀跃,拿着木块铲子挖起雪玩。
一向严肃的大人在此刻也难得欢欣笑起来。
“睢阳下雪啦。”
“听刚赶来的路人说,就睢阳这里下雪呢,真美啊。”
“崔老汉,你忙着扫什么雪啊!”
“睢阳要新太守要来了,你忘啦?听说这新太守人好,爱民呐!”
“我也听说了,叫那个什么,叫张巡,是不是?”
“对对对,正是叫张巡呢!”
崔老汉依旧拿着自己的扫把,认真扫地:“睢阳可得以最好的面貌迎接新太守啊。”
此时张巡正在赶往睢阳的路上。
在接近睢阳的时候,他接住了一片为睢阳而落的雪。
是的,张巡知道,这七月飘雪是为整个睢阳的三万百姓而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