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80-90(第5/37页)

可能的隐居遗憾,还是因为没看到的花草遗憾?

    王维看着院中那株细小的黄花。

    花哪里都可以看,桃花源也并非一定在山林之间。

    看过自己一生经历的王维心境开阔了许多,那笼罩在他头顶的天幕并不是让他窒息的压迫物。

    他能看到这天幕,宫中的圣人也能看到这天幕。

    那天幕说的安史之乱还会发生吗?

    王维并不确定,但是他心里也冒出了另一个声音。

    或许这就是改变的机会呢?

    【王维在晚年的时候写过这么一句诗,“万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这个时候的王维似乎在试图将万事万物都排除在自己的心门之外,不关注周围的一切而只关注自己的内心。他将所有的视线都转移到了自己身上,好像官场、同僚,乃至家人、友人,都被他排除在这个关心的行列。】

    【但王维真的什么都不关心吗?他没有。他如果不是出于对家人的关心,便不会身陷困住他的官场那么多年,也不会写下那《责躬荐弟表》,用自己的不忠不义来将弟弟的形象衬托地伟岸高大。】

    【辞官不过三个月,王维就去世了,但他去世前为了防止朋友们的挂念,给每个朋友都送去了书信。】

    【他是这样一个不顾全自己的人,嘴上说着“万事不关心”,其实每件事都考虑的极为周全,他其实在意很多,在意他的家人,在意他的友人。】

    【他心中挂念家人,所以他写下《责躬荐弟表》,唯恐圣人因为自己的缘故对弟弟心生隔阂,影响了弟弟的仕途。】

    【他心中挂念自己的朋友,所以他写下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设身处地站在朋友的角度,去考虑他的孤独,感受他的悲伤。】

    【他会怀念家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家家倍思亲。”他也会想念朋友,“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连很小的孩子都会背的《相思》一直被认为是一首情诗,但这首诗还有另一个名字,叫《江上赠李龟年》,是王维写给朋友的诗作。】

    【说到《相思》,也简单说一说王维的爱情。他的妻子在他三十多岁的时候难产去世,而在那个妻妾成群的年代,王维拒绝了续弦,也拒绝了纳妾,就这样孑然一身,直至终老。】

    【作为盛唐诗坛拔地而起的一座高峰,王维一生写过四百多首诗,但是他没有留下任何一首有关妻子的悼亡诗和悼亡词。他将一切情绪都埋藏在自己的心中,他无意宣扬这件事,所以这件事也没有人注意。仅仅只有《旧唐书》上的寥寥几句,“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

    [王维,他真的,我哭死,他是纯爱战神啊?]

    [那个年代很多妻子去世没有几个不再娶的。]

    [那些写悼亡词凹人设的,最后人设都崩了,王维比陆游好多了。]

    [苏轼:我怀疑你在内涵我。]

    [王维真是什么情绪都自己消化,放在现代是不是也是那种内耗社恐啊?]

    [其实最重要的人去世,之后是会一直回避回忆的。]

    王维本的白净的脸更白了两分。

    妻子因难产去世?

    他要变成鳏夫了?

    天幕说他无续弦无侍妾,想必是他未来会非常爱自己的妻子。

    难产……

    此时尚且年轻的王维在心里作激烈的心理斗争。

    生孩子会死,那要不,就不生了吧?

    王维看天幕的眼神已经不一样了,面前的天幕俨然成了逆天改命的神迹。

    刚刚觉得未来或许会改变的王维悄悄捏紧拳头。

    未来一定会改变的!

    他的唯一的妻子不能死。

    李隆基双手背在身后,语重心长:“王维也是一个至情之人啊。”

    张九龄在一边点头。

    无论是对亲人,友人还是妻子,王维都十分珍惜与他们之间的感情。

    王维唯一能拿出来指摘的大约就是身陷敌营而不自尽吧。

    张九龄仰头看着这不知道放大了多少倍的天幕。

    但这唯一的污点在经过天幕的放大后,或许已经不算是污点了。

    所有人都看到了身陷囫囵的王维是什么模样,自古忠义难两全,让王维这样一个之情之人舍弃对弟弟的责任和对友人的承诺,着实艰难了一些。

    他身处秽溺的模样,所有人都看到了。

    他为了忠义两全,已经尽力了。

    而和王维想比,更应该拿来受千夫指的或许是那起兵谋反的逆贼。

    还有……

    张九龄看了看前面明黄的背影。

    不知道有天幕在前警醒,陛下是否还会犯错。

    张九龄的视线越过李隆基,看向了深深似海的宫门。

    就是这宫门,在战乱那日被众人合力推来,所有人如蝇虫般涌了出去。

    自此,战起国乱。

    张九龄产生了几分对前途和命运一无所知的迷茫。

    尽管有天幕会说每一个人的结局,但这死胡同一般的结局被证实了并非一定无解。

    如今安好在后宫的王皇后,还活着的赵丽妃,没有因陛下猜忌而被杀掉的太子李瑛,还有免除牢狱之苦,罢相后安享晚年的张说……

    所有人都和天幕讲的不一样了。

    那陛下呢?

    面前的李隆基年过四十,但精神依旧很好。

    张九龄心下稍安。

    至少现在,陛下并非天幕所说的昏庸之相。

    他虽不知道自己是否如天幕所言,在和李林甫的政斗的败落下来,但只要他张九龄在这朝堂上立足一日,他就绝不会允许天幕所说的那些事情发生。

    张九龄眼中对未知的迷茫也仅仅只是一瞬,恍惚片刻后,他又恢复如常。

    不正常的是宇文融。

    宇文融抓耳挠腮,站不住了。

    他已经动到身边的李林甫都觉得不对劲的程度。

    目视前方的李林甫被宇文融吸引住了视线。

    他看过去,诧异:你身上招虱子啦?

    宇文融有苦在心口难开。

    这王维是说完了吧?

    天幕这回扯的真是够远的,不是在讲宰相吗?

    现在扯完了王维,总该扯回来了吧。

    驴往小路上走得拉回正途啊!

    天幕再继续讲宰相啊。

    那大胡子萧嵩能被天幕说了又说,还有就才当了七个月宰相的韩休也能在天幕拥有一席之地,他宇文融呢?

    天幕也讲讲他啊。

    【王维就说到这里,因为视频时长问题,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