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50-60(第19/26页)

福一方百姓。”

    魏承敛神道:“学生记着了。”

    诸葛秀才又看眼乖乖吃枣的罐罐,起了逗乐小孩的心思:“罐罐,两位师兄和你兄长都说了,你也背首诗给为师听听。”

    罐罐腮帮还塞着甜枣,乖乖道:“可是罐罐不会背哦。”

    “不会背,你便作一首听听。”知文捂嘴笑。

    知采也笑着起哄:“罐罐可是咱们徽林私塾的小才子,来,来作一首!”

    “罐罐是小才子?”

    罐罐被捧的小脸抬老高,看一眼哥哥,又看一眼诸葛秀才,清清嗓子奶声奶气道:“枣枣洗澡,罐罐吃枣,一颗不够,十颗没饱!”

    这话一出,几人当真愣了下,然后知文和知采都拍着手掌大笑出声。

    诸葛秀才也被这首诗震了震,想来是他教书育人数十年,从未有学子在他面前作了这等诗。

    罐罐不解:“哥哥,罐罐的诗不好吗?”

    魏承没笑,因着他是真心觉得罐罐这首诗作的很好,又真实又押韵,他弟弟不是小才子是什么?

    他揉揉罐罐快要耷拉下来的小肉脸:“好,当真好呢。”

    罐罐嘿嘿笑了两声,从书箱里掏出笔墨道:“哥哥,你快给罐罐写下来,到时候再去卖钱!”

    说着又看一眼知文知采,抬着下巴:“罐罐的小竹子都卖了不少钱呢!”

    “小竹子?什么小竹子?”

    魏承笑道:“夫子曾教过罐罐画竹子,前些日子他画了一副最好的拿去给走商的陈老童生,央着陈老童生帮他卖了。”

    知文眨眨眼,不可置信道:“卖了?”

    魏承给知文一个眼色,笑道:“自然是卖了的。”

    自然是卖不出去的,这事早就过去许久了。

    当初陈老童生回来第二日罐罐就去问画有没有卖,卖了多少银钱,陈老童生便说卖了,给罐罐买了一堆玩意就是用那银钱买的,又格外给了罐罐五文钱,说是剩下的。

    可把罐罐美的不轻,他小罐罐现在可是小钱袋里有十文钱的宝宝了!

    至于那副《胖竹图》早就夹在了魏承的一本诗集里。

    他精心又仔细地收拢着罐罐幼时的一切玩意,就想着等他长大后再给他瞧。

    这一路上又吃梨又作诗,说说笑笑间只觉得没一会儿马车就停了。

    轿帘一掀开,人头攒动中,青色长阶之上,朱门黄墙上方正挂着一个巨大的牌匾,上面书着“寒山寺”三字。

    “哥哥,好多人。”

    罐罐抱着魏承手臂有点害怕。

    这寒山寺来往的香客是真的多,怕是周边几个镇的百姓都来了这儿。

    “今儿是什么日子?”

    魏承问知文师兄。

    知文打听回来道:“今儿是菩萨的成道日,所以礼佛的人才这么多。”

    孙览师兄等人也都过来了:“夫子,家父已经到了,请您到方丈室说话。”

    诸葛秀才点头,又看向魏承和罐罐等人道:“眼下时候还早,你们先逛逛,莫要误了时辰去云会堂后身的清溪台。”

    几人都拱手道好。

    孙览便和诸葛秀才一处离去。

    几个师兄先后走后,李行谦道:“走走,我带你俩去斋堂,那里的素面味道一绝,松树蕈做底,面条筋道顺滑,汤汁十分鲜美,我常陪祖母来寒山寺,最喜欢的就是这口素面!”

    一听到素面好吃,罐罐忙道:“罐罐要吃!”

    魏承看一眼他浑圆的小肚,笑道:“罐罐,你这都吃了一路青枣糕点,还能吃下素面?肚子会不会撑?”

    “不会撑!”

    罐罐抚着肚肚,井井有条道:“这儿放糕糕,这儿放蜜饯儿,这放枣枣,这儿吃素面,罐罐还能吃!”

    魏承想着今儿早只给小娃吃了个鸡蛋羹,没准他也是真饿了。

    于是道:“那你是想先随哥哥去添香火,还是先随李师兄去斋堂吃面?”

    “罐罐要和哥哥在一处!”罐罐摇着魏承的手。

    魏承看一眼李行谦,道:“李师兄,我想着取给寺庙添些香火,给罐罐求个大名,不如你先在斋堂等我们片刻。”

    “好说好说。”

    李行谦道:“你们快去快回,我就在那处等你们!”

    寒山寺很大,兄弟俩走了一会儿才遇到个小沙弥,听闻他们要添香火取名,小沙弥便主动给他们带路,走过一片廊庑和群房,便到了人山人海的供养塔。

    他们前方聚了不少人,魏承带着罐罐从一侧过去,便看清了殿里的情形。

    只见堂里一尊金佛盘坐,坐下有香花、瓜果等供物,一侧还有布施箱和一些蒲团。

    听了会儿,魏承才知道这老些人并不都是来添香火的,有许多人囊中羞涩只是在殿外面虔诚礼佛。

    听闻魏承的来意,有个大和尚便引着他兄弟二人进来,指引他们上香拜佛,又将包着红绸的香火放入布施箱后,大和尚将一个土红签筒送到罐罐手中。

    魏承低声道:“罐罐,轻轻摇出一支就成。”

    “好!”

    罐罐小手乖乖抱着签筒,可是摇了一下,两下,三下都不出签。

    后面传来些窃窃私语,大和尚也觉得惊疑,看一眼魏承道:“不如你与他一道摇取。”

    魏承手掌拢着罐罐的小手,轻轻那么一摇,只听啪的一声,一支木签顺滑地落在地上。

    大和尚将签捡起放在一旁的锦囊里,对他们道:“瞧着两位施主背着书箱,不知可是到清溪台作诗会的学子?”

    魏承道:“正是。”

    “如此两位小施主可先行离去,若是有缘,师父会给令弟取名纳福。”

    魏承也知道寺庙中的规矩,与大和尚道了谢后便带着罐罐离去了。

    罐罐小手捧脸:“哥哥,罐罐的名字为什么不能你来取呢。”

    “取名一事可马虎不得,哥哥虽说是你的兄长,可才疏学浅,就算翻遍书籍也怕哪个字不妥。”

    魏承摸摸罐罐小脑瓜,往后看了眼悲天悯人的金佛:“但愿佛祖能保佑罐罐,给罐罐取个极好听的名字。”

    “是极好写的名字!”

    罐罐苦着小脸:“魏罐罐太难写啦!”

    魏承一笑:“等罐罐有了大名,罐罐可就要好好练字了。”

    兄弟俩离开供养塔便去了斋堂。

    李行谦早已经等候多时,他手里端着两碗素面,身后书童也端着两碗,见着他们了,眼睛一亮:“魏承,罐罐,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面刚好你俩就回来了!”

    罐罐敦敦跑过去,接过李行谦手中一碗面,重重闻了下,哇了声:“真的好香呀!”

    “那是了,师兄还能骗你不成!”

    四人于长桌坐下,李行谦和罐罐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