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偶天成[娱乐圈]: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怨偶天成[娱乐圈]》 70-80(第5/17页)

 导演兼任编剧在电影行业里倒也不稀奇。

    薛建安哦了一声,“他这么久都没动静,不会是要淡出了吧?”

    “他?顾晏津要淡出?”老宋笑了笑,不以为然,“你不用想了,只要眼睛没瞎手脚没坏,这就是绝对不可能的事。疯子,别说退隐了,我看转监制都难!!”

    挂断电话,薛建安的心情有些沉重。

    老宋主要做的是幕后,虽然大众对他并不怎么了解,但实际上他圈内的人脉非常广,而且很优质,这也让他在很多时候都比消息先迈出一步。

    他都当笑话听,看来圈内之前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娱乐圈里的都是人精,谁谁结婚离婚的八卦传得比代拍按快门的速度还快,只是都藏着不说罢了。顾晏津说要退圈,但现在还没有消息传出来,是不是说明只有了这个想法,还没来得及推进?

    希望在这之前,他能改变决定。

    薛建安叹了口气。

    ·

    另一边,顾晏津也不平静。

    邵庭阳带一猫一狗出门打疫苗去了,家里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在沙发上盖着毛毯刷平板,但是流媒体越刷越烦躁,最后把平板丢在了一边。

    【你说,我要是不拍电影的话能做什么呢?】

    消息刚发出去,邵庭阳就打来了电话。

    “一个人在家又瞎想什么呢?”他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没有,就随便想想,早点做打算也不是什么坏事。”顾晏津靠着沙发盘腿摸脚踝,问,“你那边怎么样了?”

    “没,医生说蛋黄太小了最好先别洗澡,就只洗了皮蛋,现在已经在烘干机里了。”

    似乎感应到什么,皮蛋忽然站起来,吐着舌头、两个爪子不停地在玻璃门上抓来抓去。

    “虽然不是坏事,但是这也太早了。”邵庭阳收回目光,换了个坐姿和他闲聊,“晚上想吃什么?我发现广南路那边新开了一家卤味店,你之前不是说想吃那个卤鸭爪、还有鸭肠吗?我带点回去?”

    “你别转移话题。”

    “好吧。”邵庭阳随口说,“要不然卖卤味怎么样?”

    “可是我不会弄这些啊,你知道我做饭很难吃。”

    “我妈会做,叫她写配方,你招几个员工和厨师,我们开店就好了。”

    “这样吗?”

    他竟然真的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邵庭阳差点笑喷了,赶紧道:“我瞎说的,而且你看那些明星开的火锅店有几个是红火的?要么定价死贵要么马上就倒闭了,都是收的加盟费。你要干不得认真干?但说真的做餐饮那么累,我宁愿你到处旅游到处跑着玩,吃利息也够生活了。”

    他这样说,顾晏津也松了口气。

    “可是我总不能一直到处跑着玩,天天玩人也会空虚、会累的。”

    “玩累了可以继续拍电影啊,拍累了再出去玩。”

    顾晏津沉默了片刻:“我不想再拍了。”

    “因为没灵感吗?”邵庭阳提了个建议,“其实我拍戏拍多了也会有恶心厌烦的时候,其实我们可以不用这么早做决定,或许再休息几个月,等你状况稳定下来也不用吃那么多药了,说不定就有想法了呢?”

    “……嗯。”

    似乎听出他的烦闷,邵庭阳想了想:“如果你真的不想的话,或许我们也可以试试电影导演专业的教授?这也是你擅长的领域。”

    “不要。”顾晏津一口回绝,“我爸最想看见我走教书这条路,我当教授不是正和他的意?我不要。”

    “如果不考虑他呢?”

    “那也不行,要是回我母校的话,我们两个不就异地了吗?”他想了想,“其实A市也有电影学院,但……”

    国内顶尖的电影教育资源还是在首都,对学生来说如此,对老师也是如此,留在A市也不是不可以,但难免会有遗憾。

    话到这里,就难继续说下去了。

    电话里传来衣物簌簌的声音,邵庭阳起身:“皮蛋好像吹好了,等下打完疫苗我们就回家。”

    “好。”顾晏津点头,“记得买点鸭掌和鸭肠,再带两罐啤酒回来。”

    还记得这茬呢?

    邵庭阳笑了笑,“知道了。”

    第74章 第 74 章 邵庭阳一抬头,顾晏津正……

    插科打诨地聊了一通, 挂断后顾晏津还是很迷茫。

    迷茫。

    二十五年这个词从来没出现在他身上。

    读书时候他力争上游,高考选择专业时拿定主意就不改变,就业潮还没来得及影响到他,顾晏津就已经卷起铺盖开始为生活打拼。

    这么多年来, 他脑子里就只有“拍好电影”这件事, 其他人情往来、工作上的矛盾和冲突都只是达成目标路上的绊脚石, 解决了就往前更进一步。

    但现在, 从业以来一直坚定着他内心的那个锚点, 不知不觉已经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拍好电影, 什么是好电影?

    节奏明快、故事明确、人物立体、有深刻主旨的剧情片就是好电影吗?换句话说,好电影就一定是这些标准吗?这样的剧本虽然不多但也绝对不少有, 就如《傲慢与偏见》, 再好的名作几百年的时间里核心早就被复制了个遍。

    既然不是那又是什么呢?

    记得学校上课时老师解读三巨头的作品, 课后长达十几二十个小时逐帧逐帧的拉片,学习、理解应用大师级别的结构和语言,去体会费里尼的狂欢怪诞, 塔可夫斯基的哲学诗意,又或者是昆汀的暴力美学。那些精妙的叙事结构, 高级浪漫的视听语言,深刻刻画的真实人性和情感共鸣, 敢于表达敢于挑战世俗的勇气,好像都随着时间离他远去了。

    电影自诞生起至今已经走过近一百三十年,这百年来不知道多少导演淹没在长河里, 百年枯骨最后只留下那批人永久伫立在影史之巅。但是像希区柯克、库布里克这样的电影大师又能有几个?这些被世人吹捧起来的“天才”多如牛毛,然而抬起头才会发现真正的天才正站在上帝的右肩。

    天赋本就是上天赋予的能力,不是靠努力就追赶到的。换个角度说,能追上的也并不是真正的天才。

    故而顾晏津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天才, 他只是茫茫沙海之中微不起眼的一颗砂砾而已。

    他的作品没那么精妙反转的剧情,没有堪称经典的色彩布局,没有新奇的叙事结构,也不喜欢刻画太多底层小人物的故事,那他有什么呢?

    回想这么多年来拍电影的回忆和经历,他竟然有些想不起来了。

    别人总称赞两部高票房的作品将他送上了国内电影史,可大概只有他知道午夜梦醒时心惊的滋味。

    这两部被誉为顾晏津“灵气”之作的电影,竟然是他六七年以前的作品了。

    像他这样天分不够又有追求、还不肯轻易抛弃“自尊和身价”的电影人,注定是难以自洽的过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