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惜奴娇》 30-40(第9/20页)
出主意,又问若要登岸,多把几个钱才是。船老大便道均摊各人身上,少不得要个五六贯。
登时闹腾起新的一波,各说各的,有那急着赶路的便要掏出钱来,又有囊中羞涩的,怎么也不肯破费,便讨价还价,一贯二贯地压。
他们愈拉扯,应怜反倒不急了,瞧宗契行囊里翻钱的架势,便扯了他衣袖一下。
宗契尚不明她何意,却见应怜似笑非笑,眸光比那江面飞溅的水色更清,不慌不忙,微微倾身,却把他刚解的行囊布裹复又系上了。
那行囊正搁在他膝上,宗契只觉馨香一缕,也不知是梅是她,微微倾身交错时,她发髻掠过下颌,极淡地一扫。
应怜系完了行囊,复直了身子,扭脸却见宗契也不知发什么愣,背手抹了自个下巴一下,回身见她瞧来,又垂了手,顿了顿,才想起张口似的,“……怎么?”
她望了望那头仍讨价还价,抿嘴微摇摇头,冲他温温一笑。
宗契便又说不出话了,半晌却别过脸去望舱中人,一个一个,却都不如她。
第35章 第35章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
船老大等人磨蹭,船可不等,眼见着顺江飘去一截子,原先风景早已不见。人便慌了神,兼舵工一力催促,船老大中间调停,末了压到三贯一人,各自也都认了,掏出钱来。
钱一个一个收,便到了宗契这里。
宗契没掏钱,只拿眼瞧着应怜。
应怜却微微一笑,向船老大道:“不若就让他去念经,抵那三贯,如何?”
“这怎使得!”船老大唬了脸,仍是要收钱,“他自念他的经,跟我收修舵的钱有什么相干?”
应怜不慌不忙,道:“你们素日行舟,不是有许多般规矩么,怎么却不晓得一语成谶的规矩?出口的话,次数多了,便成谶语。谶语可不兴乱说。那舵么,今日言坏、明日言坏,待成了谶,哪日便真坏了。”
虽话说得晦气,船老大却不敢高声道她坏了规矩,一张脸转青转红,瞧瞧他,又瞧瞧宗契,勉强拉出一道笑纹,“生计艰难,我谢过小娘子了。那师父便去念经……行,我这就去取荐帖来!”
说罢,竟不纠缠钱财,捧了那好几十串钱,忙不迭地走开了。
宗契困惑不已,琢磨半晌也解不开他们打的什么哑谜,便问:“他怎么三言两语便走了?”
趁此时人声议论杂杂,应怜低声与他解释:“船家几个俱是一伙的,哪里坏了什么舵,不过以此为借口,多讹些钱罢了。”
宗契恍然大悟,一眼瞥见窗外,船果真不再打旋,“勉强”调了头,还向原先那岸渡而去。
一会儿,船老大将荐帖拿来,好好言语一番,再三叮嘱莫弄丢了帖儿,上王员外家门时,务必拿出与他家人瞧,则可多得个三五百钱。
待人走了,应怜捻了那荐帖,略略几眼,上下过了一番,又塞到宗契手上。
“你去么?”她问。
宗契瞧那帖儿写得文绉绉,三
两下打眼一扫,便也收进了行囊,“看吧。”
他也明白过味儿了,哪里是说富贵与他,不过是那人自个儿想得些牙钱罢了。
想了想,他又问应怜:“你想我去?”
“你若无碍的话,去也行……”她慢吞吞地言语。
不过应怜也瞧出八九分,这宗契师父耍拳脚棍棒是行家,念经恐怕差点儿。
只是她寻思,一路来吃用花销全凭着秦氏夫人所赠银钱,坐吃山空,到底心里不踏实,约摸生财之道,除了节流,还得开源。
正琢磨着,扭头却见宗契望着她,若有所思的模样。
“怎么了?”她不明所以。
他回神,眸中微有笑意,“我发现一事。”
“嗯?”
“你比从前俭省了。”
应怜觉着纳罕,又觉着好笑,“这怎么说?你又知我从前什么样儿?”
她剔透清莹的眸瞳瞧来,微微歪着脑袋,是当真不记得。
宗契却记得。去岁上元夜,她锦衣罗裙,领缘襟口镶着绒乎乎的白貉绒,大包小裹挽在女使手上,她自己只拢在绸缎的袖里,微露不露一点镂金错银的汤婆,从头至脚的非珠即玉,为着弯腰俯身,放在他碗里的一块碎银,却不慎鞋履踩着了月白罗裙的一角。
女使忙过去扶她,道:“当心踩脏了裙子。”
“无妨,”她直起身,丝毫无碍,抿嘴一笑,眸中灯火万千,皎色一点,“脏了就不要了,咱们回家。”
说罢而去,对宗契,浑然不索要报答,也不施舍目光。
当时只道是天上月,玉兔皎皎,照他、照花草、也照猫狗;如今这一轮月坠在人间,捧在手里,他却总觉得委屈了她,不自量力还想把她挂回天上去。
他回过神,受这轮月清光独照,私心里其实有些说不清的欢喜,“我就是知道。”
应怜蹙眉,望一望他,却噙着一缕笑,扭头去望清江水了。
近日午登岸,又大半日赶路,客店歇一宿后,转过天来清早,应怜与宗契夹在熙熙攘攘进城的各色人中,经护城河,过南城门,终入了这座伫已千年的淮左名郡。
便只夹在瓮城里,卖撒佛花的、卖幞头帽子的、卖结络彩帛的、卖书籍玩好的、卖土物的、卖猫狗虫鸟的、卖香药果子的……诸般唱卖你婉转来他高遏,形形色色人走走停停,挑选还价,一时使人眼花缭乱、目接不暇。
自离了平江府,二人一向日走土石牙道、夜宿村店人居,多少时日不见这般繁华。尤其应怜,上回镇江府没入得城去,赶不上热闹,这会好似在凡尘里又活了一回,这里也贪看、那里也逗留,一二刻功夫,仍还在瓮城里打转。
宗契只跟着她,也不催,任她活泛活泛,自己也看过一回,瞧见多少时节年关之物,方想起今日是腊月十一,再要两旬日,眼见着便要过年。
她说去找那表姐,也不知是何等样人,留是不留,又或想留却不敢。前头事悬而未定,他少不得多待些日子,兴许便要陪她过了年去。
应怜兴致勃勃磨蹭好些时候,方觉还有正事在身,不可再溜溜达达,回头瞧宗契,却见他一身简素灰衣皂履,魁梧笔挺,意态沉稳,怎么也不急,反透着一股子闲适来;便拉着他一径出了瓮城,两下计议,要么先路过那王员外家门口,瞧上一眼,入或不入,且两说着,再打听李家在何处。
昨日登岸,船老大殷殷叮嘱,王员外家住城东,便在一条东关街的仁丰坊里,只消打听那王渡王员外便是。
入城便有赁驴马的。应怜不好马,城里又撒不开蹄,便仍赁了两只驴,同着宗契顺东关街,寻到了仁丰坊。
此处地界最是繁华,人多又都赶腊月早集,便格外拥堵,处处摩肩接踵;然有一处人家,安在坊巷里最甚,阔气的中门大敞,两扇朱漆门迎送各路僧道不绝,门庭如市,踩得那新砌的石阶门槛也险些踏破。
应怜宗契两个街对面遥遥看着,应怜咋舌,“这般多人,晓得的道他家请僧道念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