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时髦亲妈[九零]: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大厂时髦亲妈[九零]》 20-30(第4/39页)

竟然咒老娘我早死”

    楼小乔等了好久,都坐在火坑边上舒舒服服的打完了一个盹了,张玉娇还没过来。

    夜幕降临,传来了孩子们吵闹的声音,她也休息好了,干脆去一趟张玉娇家。

    还没走到门口,就听到低低的哭泣声,仔细一听是个年轻的女人在哭,再仔细一听应该是张玉娇。

    张玉娇这个人很坚强也很泼辣,很少会当着外面人的面露出自己软弱的一面,但她跟原主以前是被婆婆欺负狠了的那种,经常在一起互相吐槽,排解心里的郁闷,两人互相知根知底的。

    见到楼小乔来了,张玉娇这才擦了擦眼泪,哽咽着带她去挑肉。

    虽然现在光线昏暗,楼小乔依旧看的出来她哭过,忍不住叹气,这年头女人还是地位低,就算是当婆婆的,当年也是这样被欺负过来的,张玉娇这么厉害的人,都能被人给欺负了去,换做以前性子软的原主,难怪让人欺负成什么样了。

    两人到了熏肉那屋,楼小乔也懒得一天天的搬了,干脆选了两天的量,明天再多带点过去,于是今天还额外挑了点内脏,猪下水一整副都拿走了,猪肝挑走了半幅,另外还有十几斤香肠,猪肉若干,七七八八加起来有六十几斤,张玉娇干脆搞了个背篓装了满满一背篓,手里又拎了两块,送楼小乔回了屋。

    第二天楼小乔又起了个大早,临走之前把早饭安顿好,照样留了一块钱,去菜园子里拔了一大捆蒜叶,就往县城去了。

    到得了县城就发现,以前是见不到一个卖腊肉的,现在居然有好几个农民打扮的挑了腊肉来卖,幸好楼小乔还带了些蒜叶做赠品,当天带的份量也是到了中午才卖完,她以前就猜到腊肉生意做不长久,但没想到这么快生意就变差了,人家还特地比照着她的价格,一斤少个一块钱,她不愿意少钱,到第二天腊肉就更难卖。

    放工的时候徐佳佳跟她说:“腊肉生意我看是不好做了,你也少收些肉,别都烂在自己手里。”

    楼小乔说:“我晓得的。”

    光一个小县城里头,腊肉的需求是有限度的,后面收了张玉娇家六十几斤腊肉,就没之前那么好卖,大概第四天才完全给到她钱,这几天沈大娘看她的眼神跟刀子一样,生怕不能在楼小乔身上戳出个洞。

    刚好又是快过年,徐家的生意也停了下来,楼小乔也不用去菜市场了。

    加上这阵子又赚了些钱,楼小乔手里头也有一千多块钱,这个年也能过得更宽裕些,只是她还想买个洗衣机,买个电饭锅,样样都是要花钱的,这样算花的可比赚的快多了。

    在家待了一天半,也做过年前的准备。

    家里面要打扫卫生的,家里也没有洗衣机,洗衣服要去河里。

    衣服也就算了,被单是要两个人一起洗的,刚好张玉娇在家里,见楼小乔没上门,约她去河里洗衣服。

    楼小乔想了想,干脆把孩子们的罩衣都换了,床单也换过,搂了一大框子衣服。

    这阵子早出晚归,跟村里人几乎没交集,楼小乔这一出现,跟她打招呼的人还蛮多的,见她跟张玉娇一起洗衣服,也跟着一起出去洗衣服的人也多了起来。

    “楼小乔,年后你打算去做什么?”张玉娇有意无意的问:“我听说你没嫁人的时候去广东那边打过工,那边找工作难吗,像我们这样的进厂好进吗?”

    “你想去打工?”楼小乔是不可能进厂的,死也不可能进厂。

    但她对这段历史却也很了解,既然有人问起来,她就按照自己的回忆,把她自己了解的情况一说:“我们那会儿进厂要靠关系的,挑严的很,过年过节我都不敢回来,就怕回来了以后再回去就找不到工作了,现在你家里两个孩子还小呢,要出去也不方便吧?”

    张玉娇想到她婆婆的奇葩举动,就不是很想说话。

    每次给钱楼小乔都是给她送到手里头的,哪怕沈大娘去要,楼小乔也不肯给的。

    沈大娘只是个泼妇,又不是疯子,不至于找楼小乔撒火,这段时间就把脾气发在儿媳妇跟闺女身上。

    张玉娇跟她男人商量了一下,这两年手头上有些紧张,要不然去广东打工好了,现在外头的机会多,工资也比这边高了不止一倍,听说进厂一个月有一千多块钱呢!

    王盛虽然也不想去,但家里两个女人天天吵架,心里也烦躁的很。

    这个时候的工人早就不像十几年前,是光荣的岗位,自从港商台商私营厂开始在沿海地区开厂,慢慢的工厂成为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进厂的人也不再是高学历的人,有的人甚至不用初中毕业,十三四岁不到,就被同乡领着去沿海地区打工,当初楼小乔就是那样子过去的,直到嫁人才回来。

    现在的工厂更多的是学历低的那些人找工作的地方。

    一个月倘若能赚一千多,比老家这边坐办公室的人工资还要多,要是两口子在外头打工,干上几年就能在老家盖房子,早几年的原始积累是很简单的,这会儿也没有高昂的房价,打工挣来的钱,也都用在了老家建设上了。

    楼小乔问:“那你打算让王盛出去?”

    “过完年,先让他跟着人一起出去吧,地里一年也没多少收成,照样也累。”去年地里就多出来两千斤米和一千斤玉米,这些卖掉一共也才两千块钱,但一年下来没折腾死人,早晚两季稻子,双抢的时候连她这个大肚婆都要下地干活:“我也算过一笔账,种地真种不出什么钱出来,还不如出去打工,在外头一个月最少也有千把块钱,另外我家小姑子年级也大了,干脆也带出去,我记得你也是差不多那个年纪出门的,所以找你问问。”

    王盛还有个妹妹,但楼小乔很少见过她。

    听说沈大娘很重男轻女,对这个女儿一直也不太好,后来家里大吵了一架,沈大娘就把王凤赶到地里头去住了。

    白天她要在地里干活,晚上睡在草棚子里头,守着地里的收成。

    这样的事,就算是在农村也是个新闻,村里人偶尔也会说起的。

    张玉娇嫁进来以后,跟这个小姑子的关系处的还不错,要不是她时不时的帮衬一二,王凤现在是死是活都不一定。

    也因为这,她跟沈大娘的关系也越发的不好。

    最近张玉娇起了让王盛出去的心思,自然也听到过外头的人讲,男人在外头都有些花花肠子,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跟王盛说,让他把妹妹带出去,一是带出去打工,总比住在地里强,二是她有自己的小心思,到时候让王凤看着点哥哥。

    两人说着话,路上走来了一个瘦弱的小姑娘,见到了张玉娇腼腆的喊了声“嫂子”,又跟楼小乔点了点头。

    刚才王凤偷偷的听了点嫂子跟楼小乔的对话,也似乎提到了她,她当时就把心提了起来,生怕楼小乔跟嫂子说什么不好的话。

    她被母亲赶出去住了两年,最近觉得有人晚上在她草棚子周围转悠。

    这事儿她还不敢跟哥哥嫂子讲,她跟自己的好朋友说,那个女孩安慰她:“要不你回去打工吧,你现在都成年了,去外头当服务员,去给人家看店,或者进厂都行。”

    两人从小就是班上成绩最差的女孩,关系也最好,算是抱团取暖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