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耽佳句》 30-40(第9/17页)
最后一个红绿灯的时候,突然就有了灵感。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回向偈》
第36章 祈愿
不知不觉间, 已近黄昏,浴拂礼的第一日即将过去。
薛适和江岑许也逛得差不多,薛适还替人写了几份代笔, 又多送出去不少福文。
前来参拜的人陆陆续续离开,江岑许回了刺史府,薛适想着清弥法师这会儿得了空, 打算前去请教一番江接身上佛光乍现的原因。
不想刚走到白日浴佛的正殿, 就见清弥法师四处张望着, 甫一见到薛适, 便急急向她走来。
“我好像知道……薛待诏之前问我的密咒,是为何意了。”
清弥法师眉间皱成一团,深吸了口气, 严肃道, “薛待诏可看到白日迎请佛骨时,大皇子身上的金光?”
“看到了。我来就是想问问法师,是否知晓这金色佛光出现的玄妙?”
“这并非佛光,而是缘于修炼了道家的《金光咒》。”
薛适一愣, 道家?
她忽然想到刚来扬州时,长临书院的书生在请愿寺的僧舍品鉴经文, 有小和尚提起过, 清缘住持在皈依佛教前曾修行过一段时日的道教。
联想到江接与清缘住持在冰心笺上所说的密咒, 难道……
“来寺之前, 清缘住持曾佛道双修。而金光咒, 是他最为擅长的密咒。”
薛适心一沉, 虽料到如此, 但还是不由得握紧了拳。
“法师, 如果是我要修行金光咒的话……需要多久?”
清弥法师一惊:“薛待诏, 你……”
“要揭穿大皇子的阴谋,攻破这样玄乎其玄的异象,只有让大家知晓,遵循一定的方法便可身现金光,并非唯有大皇子一人才能做到。
慈悲为怀的佛,崇尚自然的道,不该成为别有用心之人夺权谋利的器具;扬州百姓淳朴真挚的信仰,更不该被利用。”
清弥法师的眼中是不加掩饰的惊讶与赞赏,良久,他目光坚定,朝薛适微笑道:“我亦是这样想的,所以……
此事由我来。”
“薛待诏知道的,一直以来我都想要城中百姓可以恢复到从前,会信奉佛法,却不会事事依赖,过度痴迷。
虽未来难定,但只要现在的我皈依佛门一日,就会竭尽所能维护这份信仰,守护信众。”
“今日大皇子身上金光乍现,城中迷信之言愈发严重,甚至有画师画了这幅景象,很多百姓竟是散尽家财,不顾一切也要买下这画日日供奉跪拜,祈求事事顺遂。就连长临书院的书生也大肆宣扬此事,致使越来越多的百姓对大皇子为‘天选之子’的言论深信不疑。”
“而这些,又怎能只由薛待诏你一人承担?”
“可我怕法师……”此事毕竟关系到江接谋反的计划,是他宣扬自己乃天选之子、为自己造势的关键一环。如果将清弥法师这样牵扯进来,薛适担心会连累他。
清弥法师却是轻声打断了她:“薛待诏不必担心。无论对方是谁,哪怕圣上亲临,我都会选择亲自修行,赶在浴拂礼最后一日,这最后能聚集供奉拜别的信众之时,让所有人眼见为实,破除今日荒谬。”
“何况,普通人修成金光咒至少需三年时间。而我以前求学时对道教了解颇深,如今钻研佛法,亦参透些许修行要义,应是比薛待诏要容易些。”
薛适一下子全都明白了。
原来从三年前,大皇子计划的伊始,他就已跟随清缘住持修炼金光咒。
而金光乍现之后,关于他“天选之子”的言论能够散播这么快,必是早早就联系了长临书院书生为此造势准备。
薛适想到来扬州之前,她在都亭驿听到大皇子让清缘住持“提前和书院那边说好”,想来从那时候,他们就已经慢慢铺垫好一切。
薛适觉得心中有些酸涩,同样是受人敬仰的高僧,有人将他人尊崇肆意玩弄,也有人选择倾力守护,只因——
人的信仰本应纯粹,任何人都没有权利使其浑浊。
“那法师,一切小心。如有需要我帮忙的,请一定开口。”
“好。”
浴拂礼的氛围持续笼罩,几度日升月落间,不同的身影忙忙碌碌。
扬州城内,薛适除了和江措撰写离宫赋,又加紧对城中百姓过度依赖佛法一事针砭时弊,并隐秘地提了句一切是从三年前大皇子自请治理水患,请愿寺接济处于“瘟疫”源头的长临书院书生赴京科考开始。
届时清弥法师修成金光咒,江岑许成功揭发江接,辅以这些文字配合流传,影响自是深远。
清弥法师日夜苦练金光咒,一连几个时辰闭眼修行,废寝忘食是常事。阿雅每天陪在他身边,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王女,开始学着做各种各样清淡可口的吃食。阿雅的汉字也写得越来越好,她会将清弥法师标注的关键字句用更大更醒目的字体誊写,方便阅读。
他们之间,从一开始的刻意保持距离,到坐于桌前一起用膳,再到时而话几句问候,相视一笑……
以及阿雅不曾知晓的,自己夜间踢落的被子,每一晚都被清弥法师捡起,悉心掖好。
他看向床上女子安谧的睡颜,轻声道:“时雅,等浴拂礼结束……我有话想要告诉你。”
江岑许暗中将朝堂上能为他所用,且正直忠心的官员一一列明,因身为“公主”又有“荒唐”声名难以出面,远在京城的萧乘风接到书信挨个拜访。
不动声色间,三年前因兴修扬州水利的官员贪腐,薪水惨遭克扣的工人已主动作证,并留存了当年相关人员选购低劣木材的交易明细,被萧乘风一举呈到监察御史手中;当年科考透题的监考官也被秘密查处;徐桓应在临辞等人的保护下安全到京,并被大理寺少卿小心看管;萧乘风自己则时刻监视着袁敏达手下兵马的动静。
风雨欲来的日子难免压抑,好在宣凝郡主一直陪在他身边,像是甘甜可口的荔枝,虽看起来有棱角不易亲近,其实心软热情事事记挂,总会给他讲坊间有趣的秘闻,带西市时兴的各种奇珍异宝。
大明宫中,奚玄日日前往蓬莱殿,替薛适向明皇后送写经文。他们在宫人的注视下恪守礼法,但短暂相交的视线,和不经意交叠的衣袖,无声诉说着只有二人才会知晓的爱意。
每一次,每一眼,已胜过万语千言,无数次流转在深宫岁月。
紫宸殿内,昭景帝的身影隐于夜色下的龙椅之上,目光却是落在空中某处虚无,神色缥缈却温柔。记忆中的画面仿佛能够凭借思念之力,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在眼前浮现。
那时候,他只是王爷,尚未坐拥江山,却远比现在幸福,因为他拥有所爱的一切。有妻子陪他挑灯夜读,梳理政见;有可爱的女儿送上亲手制作的点心;有聪敏的儿子常会从旁人难以想到的独特角度抒发见解,令他茅塞顿开。
想到戴着面具,却依旧遮掩不住眸间凛冽灼亮的身影……昭景帝握了握手中笔,在蚕丝织就的明黄之上,坚定落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