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满枝吴峥嵘: 210-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210-220(第8/33页)

  每到这种时候,就能显出公有制的好处,看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了。

    只要不是涉及国防安全的技术资料,国营工厂之间其实是可以互通有无的。

    就像前些年全国都去“学上海、赶上海”,上海毫无保留地将先进经验分享给了全国的国营工厂。

    叶满枝心里有了底,心情也跟着轻松了起来,她从吴峥嵘身上翻下来,双手交握放在小腹上,一脸恬静地闭上眼睛。

    只三五秒的功夫,呼吸就变得平稳绵长了。

    被闹得双眼锃亮的吴峥嵘:“……”

    捏人鼻子这种幼稚行为,他是不屑做的。

    *

    叶满枝对吴所的判断盲目信任,在吴所那里得到肯定答复后,翌日一上班就跟几位副主任透露了自己的想法。

    显像管是玻璃的,长途运输很容易产生损耗,要是能在本地解决,当然是最好的办法。

    但是……

    黄河踯躅道:“灯泡厂能愿意跟咱们合并吗?”

    他还不了解灯泡厂的情况,可是这种工厂的规模一般都不大,有两三百名职工就算是大厂了。

    而曙光厂有将近两千职工,合并到曙光厂以后,灯泡厂原来的革委会主任顶多能当个车间主任。

    人家在灯泡厂能当一把手,为什么要来曙光厂被人管理啊?

    田春山也觉得合并灯泡厂的前景不太乐观,“请灯泡厂生产显像管,咱们再从灯泡厂采购,也许更行得通。”

    几人中只有苗素芬举双手支持叶满枝。

    “人家灯泡厂经营得好好的,咋可能轻易就同意转产显像管?到时候咱不得出人出力求着人家帮忙生产啊?定价也是人家说的算!与其那样,还不如将灯泡厂吸纳进来呢!”

    叶满枝颔首道:“苗主任说得对,咱们面临的问题是电视机成本太高,必须想办法极致压缩成本。从外厂采购显像管的话,出厂价要在成本价的基础上增加15%至20%的利润。如果咱们有一个自己的显像管车间,不但能省下15%至20%的开销,还能节省人力和运输成本。”

    她也考虑过只合作不合并的可能。

    但是直觉告诉她,合并才是更有利的。

    曙光厂情报科订购了《电子技术》,叶满枝偶尔会从情报科借阅杂志。

    那上面曾经介绍过日本电视机制造厂商的情况。

    东芝公司、日立公司、日本电器公司,都是既生产电视机又生产显像管的厂商。

    这样的厂商在日本电视行业的占比高达67%!

    日本的电视机产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了,人家的电视机公司都有自己的显像管工厂,那她给曙光厂也弄个显像管车间过分吗?

    不过分呀!

    田春山等人也知道有个自己的车间好办事,但是这个兼并的过程,难度着实不低!

    叶满枝洒脱地摆手说:“年末正是冲刺赶生产的关键阶段,其他人在厂里跟进生产进度,灯泡厂的事,让康主任跟我一起跑一跑。有什么进展,咱们随时开会讨论。”

    几人都点点头,这样也行。

    ……

    滨江灯泡厂的名声不显,叶满枝和康健都对其不甚了解。

    去市里开会的时候,也没接触过灯泡厂的领导。

    康健跟熟人打听了这个厂,而后对叶满枝说:“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灯泡厂也是市属企业,两厂合并的话,能避免主管单位之间的扯皮。”

    “咱先去灯泡厂看看吧。”

    两人带着一位工程师,按照联络簿上的地址,找到滨江灯泡厂。

    望着连成一片的平房区,叶满枝不可思议地问:“灯泡厂以前不是一机部主管的企业吗?怎么建在这里了?咱们不会是找错地方了吧?”

    康健又确认了一下地址,“没错呀!”

    瞄一眼被居民区包围的“滨江灯泡厂”,他心里也有点纳闷。

    滨江灯泡厂曾经煊赫一时,刚解放那几年,电灯泡算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所以滨江灯泡厂归一机部管理。

    后来国产钨丝试制成功,灯泡不算技术难度特别高的产品,灯泡厂便被逐级下放,最终落到滨江手里。

    按理说,像灯泡厂这样发展了十几年的工厂,厂区应该是很气派的。

    没想到他们的厂区居然是窝在居民区里的!

    临行前,叶满枝给灯泡厂打过电话,想以交流学习的名义进行参观。

    三人在门卫室报上姓名后,很快就迎来了一个四十多岁的黑瘦男人,正是灯泡厂的革委会主任孟平。

    孟平将客人请进自己的办公室,笑着说:“叶主任,康主任,你们可是稀客,欢迎欢迎!”

    他对曙光厂的突然造访有些摸不着头脑。

    灯泡厂是个只有一百多人的工厂,规模其实不算小,但是与曙光厂这样的大厂放在一起,就很不够看了。

    他这个厂革委会主任只是副科级干部,平时跟这二位几乎没有交集。

    如果是采购灯泡的话,让对方的供销科出面就可以了。

    叶满枝笑着道明来意:“孟主任,不瞒你说,我们今天上门是有事相求的。”

    “呵呵,大家都是兄弟单位,没什么求不求的。叶主任,有什么事你尽管说。”

    “不知你听说没有?”叶满枝笑道,“有一条黑白电视机生产线即将落户曙光厂,我们马上要开展电视机业务了。”

    “这么大的喜事,当然听说了!”

    叶满枝大致介绍了采购元器件的困境,而后说:“显像管是玻璃质地的真空电子产品,而电灯泡也是要抽真空的,灯泡厂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所以,我就想来问问,灯泡厂是否有可能生产显像管,为我们曙光厂供货?”

    孟平诧异道:“让我们生产显像管?那跨度有点大吧?”

    “呵呵,南京灯泡厂和上海灯泡厂都能生产显像管,滨江灯泡厂也有十几年的历史了,我相信咱们在技术水平上不差什么!”

    孟平闻言并没急着拒绝。

    灯泡厂刚建厂那两年,跟现在的钢厂和机械厂差不多,职工能在市里横着走。

    可是,后来灯泡厂被上级单位层层下放,待遇早已大不如前。

    66年的时候,市里想新建电子管厂,当时的老厂长也想像其他城市的灯泡厂一样,上马高技术项目。

    可是,没过多久这个项目就不了了之了,老厂长也被下放去了农场。

    这几年厂里的一把手换了好几个,生产也受到了影响。

    今年他转正当了厂革委会主任,才让灯泡厂渐渐恢复生产,提高了产量。

    但是耽误的这几年,又让他们跟上海、南京的兄弟单位拉开了差距。

    要是能借着给曙光厂供货的机会,生产显像管这种高技术器件,说不定能让灯泡厂打个翻身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