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满枝吴峥嵘: 第 66 章【VIP】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第 66 章【VIP】(第1/3页)

    第66章叶来芽:推荐名额

    叶满枝悄咪咪地在食堂里旁听了好半晌,终于弄清了调干生的情况。

    所谓的调干生,就是被组织调派去高校学习的干部。

    当然,调干生不止包括在职干部,还有工农速成中学的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以及中小学教师。

    而今年教育部提供的这批免试名额,是针对在职干部的。

    免试名额层层下拨,从省里下到市里,再从市里下到区县,轮到街道和乡镇的时候,据说每个单位可以有两人报名。

    即便如此,区里这些年轻干部们也不满意,非要把基层单位的名额调整成一个。

    叶满枝自顾自埋头吃饭,没去为基层单位争辩什么。

    这些人都是伏天的蝈蝈,叫得欢,但说话不管用。

    否则也不会围着梁主任闹腾了。

    她听着几人的讨论,而后将他们所说的选拔条件,与自己的条件一一对应。

    参加选拔的干部要历史清楚——她历史挺清楚的,否则无法跟军代表同志相亲。

    还要政治上要求进步——她已经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正在以每周两篇的频率,与刘金宝你争我夺,积极提交思想汇报。

    身体健康——她身体倍儿棒啊,徐映雪那个病西施用她的体检报告,都成功混过体检环节了。

    高中文化程度,30岁以下的在职干部,婚育不限。

    她每一条都完全符合呀!

    这免试推荐名额不就是为她准备的吗?

    梁秋燕被办公室的几个年轻人闹得耳朵嗡嗡的,挥手说:“这是领导定下的选拔标准,哪是随随便便更改的?你们还是安心工作吧,推荐名额只是推荐,所有被推荐的人选汇总到区里以后,还得统一选拔……”

    “主任,这推荐名额就是一张入场券,好歹让我们先入场吧?”

    “行了行了,这事我说得不算,你们找王主任商量去。”梁秋燕往叶满枝的方向指了指,“这还有同志要找我谈工作呢,你们别来捣乱。”

    见状,已经用完餐的年轻人们只好收拾饭盒,不情不愿地离开了。

    “小叶,你这会儿回来是不是工作有新进展了?”

    “……”

    叶满枝还想再听听调干生的话题呢,合作社的工作不着急,其实可以往后放一放的。

    但是领导主动问了,她只好将飘远的思绪拉回来。

    “梁主任,第3五金社那边还在搞动员,我们今天刚跟社长牛壮志单独谈过,具体情况要等开过社员大会以后再看。我主要是想跟您聊聊其他合作社的问题。”

    梁秋燕颔首说:“既然有想法了,那就说说吧。”

    “其他街道的情况我还不清楚,但是从光明街上的几家合作社的情况来看,我觉得部分社员对转成地方国营工厂,抵触情绪还是比较大的。一方面大家舍不得每年的劳动分红,另一方面,有些同志习惯了合作社的工作方式,不想改变。”

    这些情况梁秋燕都是有数的,她嗯了一声没表态。

    “除了将合作社转成国营工厂,我寻思咱们是不是可以根据不同合作社的情况,提供多种改革方案?”

    “这些合作社都是加入了专业联社的,像光明街上的星火铁器、第3五金社都是五金专业联社的成员,不但在联社中有股金,每年还要交一笔管理费,社员们对联社很有归属感。”

    “梁主任,如果遇到那种抵触情绪特别大的合作社,咱们能不能折中一下,把合作社转成联社的合作厂?其实联社能够调配的资源也很多,如果合作社变成联社的下属工厂,那么在联社内部也可以充分调配设备、资金、人员。”

    梁秋燕笑道:“之前也有同志提过这个办法,不过咱们改革试点还是尽量动员大家转国营工厂,实在劝不动的再另想办法。你接着往下说……”

    “另外,我觉得有些带有服务性质的合作社,应该结合基层的实际情况,让它继续以合作社的形式存在。比如我们街上的第二维修社,既能修鞋,又能修车,还能修手表收音机什么的,这个维修社给街道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如果把维修社转厂了,让那些师傅全去搞生产,那居民们需要修理日常用品时,要去哪里维修?”

    梁秋燕:“这个想法好!咱们之前只将目光聚焦到大社身上,对小维修社的问题没有关注。你这个结合基层实际情况的想法很好,咱们搞改革工作终究是要为人民服务的,如果越改越让群众有意见,那还不如不改!”她掏出钢笔,在随身的工作簿上记了几笔,然后指着其中一行给叶满枝看。

    “我今天也发现一个问题,有些合作社是生产民俗手工艺品的,订单产量基本固定,没必要扩大规模,也不用提升技术力量。这种手工业社完全没必要浪费精力转厂,就应该让它继续以合作社的形式存在。”

    叶满枝连忙点头说:“对对对,给小合作社转厂太耗费人力物力了,我们光明街上有个制鞋社,也是这次的动员对象之一。他们的转厂热情特别高,社长主动找到我要求转厂,但他们合作社总共才7个人,还没国营皮鞋厂一个车间的人数多呢,我寻思对于这种特别想转成国营厂的小合作社,是否可以并入附近的大工厂,成为工厂的一个车间呢?”

    “转成大厂车间,这算是一个全新的思路,”梁秋燕提起钢笔,赞许道,“还是你们年轻人脑筋灵活。以后若是还有类似的想法,咱们要及时交流!”

    叶满枝将最近的工作心得都一一汇报了。

    有的被梁主任记到了笔记本上,有的则被对方摇头否决了。

    自己的想法能被领导采纳,让她特别有成就感。

    与梁主任在食堂门口道别后,叶满枝并没急着回家,她给青梅打个电话,确定对方还没下班,便出门右转,去了一趟区文化局。

    林青梅正准备去学习班上课,夹着两本书等在单位门口,见她匆匆跑进院子,便迎上去问:“什么事这么着急啊?”

    “好事!大事!”叶满枝将刚听到的消息透露给她,又问,“区里各单位都有免试推荐名额,你听说了没有?”

    “没有啊,”林青梅嘟哝,“八成被人瞒下来了,这么好的机会谁不想要啊?很可能会私下操作给关系户。”

    叶满枝闻言一愣,“不能吧?”

    “有什么不能的!”林青梅叹气说,“我们单位3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有挺多呢,而且文化局的干部学历都不低,高中学历的一抓一大把。你刚才说的那些选拔条件,在我们单位都不算什么门槛,最难的一关可能是政审。领导要是在单位里公开报名推荐,那么多符合条件的同志,他选谁不选谁啊?”

    叶满枝心说,大单位也有大单位的麻烦。

    街道办虽然也是关系户扎堆,但街道办规模小,大家都在一个办公室里工作, 基本上没有秘密。

    穆主任在这方面还是讲求公平的。

    “你管那么多干嘛?你就直接询问领导,选拔调干生的具体条件。哪怕他真有私下操作的想法,也不敢公然说没有调干生这码事。这是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