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6、第 6 章(第2/3页)
满枝早有心理准备。
街道领导的态度已经比其他单位和气多了,想必是吴团长的面子起了作用。
尽管吴团长用暂代职务的烂借口婉拒了她,兀自嘲笑她流鼻血的神态也有点可恶,但人家帮忙推荐了工作,她心里还是知道好歹的。
将吴峥嵘的名字从她的记仇本上划掉,叶满枝与穆主任道别,满心欢喜地回家等消息去了。
而办公室里的穆兰却拿着那封推荐信,与隔壁的副主任感叹:“你说这都叫什么事啊!”
张勤简一手茶缸,一手报纸,不走心地应和:“人家帮忙推荐人才,那肯定是好事。”
“要是只来一个小叶,咱直接将人留下就行。高中生,人又漂亮,放在办公室里至少能饱个眼福!”穆兰拉开抽屉,又拿出相似的四张条子来,“这不是关系户扎堆么!”
张勤简终于舍得放下报纸了,也掏出两个信封来,“我这也有俩人呢,咱们抽空商量一下指标怎么分配吧。”
每个街道办的人员编制是有标准的,根据辖区内居民总人数,安排5-7名干部。
主任和副主任作为正式干部,由区里指派。
其他人员均为补充干部,可以由街道自行招聘。
光明街是6人编制,前阵子搞公私合营的时候,有一个办事员去合营饭店当公方经理了,还有一个走门路调去了656厂工会。
这才空出两个人员缺口。
谁知他们的招聘公告还没贴出去呢,推荐人才的条子就争先恐后递了进来。
张勤简提议:“这事不能拖了,拖得越久,打招呼的人越多。目前总共有七个人选,符合初中以上学历条件的,只有四人。咱们以前对学历把关不严,这回干脆就用学历当红线吧,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那么,四选二,把谁刷掉?
穆兰将这四人的推荐信挑出来,一一摊在桌面上。
落款领导的名字,有区里的,也有附近单位的。
街道办的工作承上启下,需要得到各方面的支持,穆兰一贯秉承的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为了补充人手的事得罪人,属实没必要。
她默默沉思良久后,开口说:“做街坊工作,性情能力比学历更重要,要是再招进一个凤朝阳那样的,头疼的还是咱们。反正新同志都有试用期,我看可以让他们都来试岗两个月。提前将利弊讲清楚,到时候只挑两个表现最好的留下来,能接受的就来上班试岗。”
张勤简想说这样不合适,搞不好会把所有人都得罪了,可是想到凤朝阳那个德行,他又闭上了嘴。
这主意馊是馊了点,但好歹能让他对打招呼的老关系有所交代。
万一有人不愿意来试岗,还正好省了他的麻烦。
“那就按照主任的意思办吧!”
他将几封推荐信归拢到一起,翻到叶满枝那封时,纳闷道:“吴峥嵘怎么也递了条子过来?”
光明街的大部分居民都是六五六厂的职工和家属,两个单位的联系相当密切。
吴峥嵘这个年轻领导做事有分寸,也不是多事的人,他会插手街道办的招工工作,还挺让人意外的。
“上次去区里开会,我开玩笑说他们656厂工会把咱们街道办的小刘撬走了,当时吴团长就说找机会赔给我一个人才。我以为都是玩笑话,谁知人家还真的介绍了一个高中毕业生过来!”
穆兰心里对两人的关系有些猜测,但想到两人的年龄差,又很快打消了念头。
六五六是超大厂,内部是熟人社会,家家户户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兴许这两家有什么亲戚关系也说不定。
*
穆主任只在心里揣测,而光明街另一边,六五六厂的食堂里,已经有人问到了吴峥嵘本人面前。
“昨天跟你一起看演出那姑娘怎么样?”
“挺好的。不过,我这边的环境你也看到了,最近赶上了交付期,又要准备为国庆献礼,时间紧任务重,暂时没时间考虑个人问题。小姑,你吃过午饭就回单位上班吧。”
“谁的工作不忙?干革命工作也不耽误你成家呀!”
吴小姑特意跟学校请了两小时的事假,就为了探查侄子的相亲情况。
这个侄子一向坚定又有主意,她若是不强硬,昨天那场相亲又会不了了之。
吴小姑望向对面,夏日的炽热阳光拂上吴峥嵘的侧脸,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她目光停了两秒,神色微妙地问:“你是不是又犯老毛病了?”
“没有。”
吴峥嵘答得坦荡,吴小姑却并不相信。
她这个侄子头脑极其灵光,十五岁就以全省会考第一的成绩考进了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合并而成的西南联大。
任谁都要赞一句少年英才。
但自家之事自家知,别看这小子对外表现得谦和有礼,温文尔雅,内里却极为恃才傲物,平等地看不起任何人。
尽管成年后已经懂得收束锋芒,内敛了许多,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吴小姑合理怀疑,侄子那看谁都是笨蛋的老毛病兴许又犯了。
否则这对象怎么介绍一个黄一个?
“吴叔叔!”
思绪被人打断,吴小姑抬头一瞧,有两个学生模样的小伙子正端着饭盒从他们桌边经过。
吴峥嵘含笑回应:“今天不用上课吗?”
“预科班下午上课,我们在厂里吃了午饭再过去。”周牧态度熟稔地答话,又笑着问,“吴叔叔,听说您正给斯大林汽车厂的实习青工上课,我们可以去旁听吗?”
周牧跟刘国庆到了苏联以后,要攻读工科专业。以防他跟不上国外的教学进度,他爸找了关系,特批他俩跟着厂里的留苏青工一起上补习班,算是让他提前吃点小灶。
吴峥嵘偶尔会被请到补习班教授理论课,授课内容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很受大家欢迎。
但吴峥嵘是驻厂军代表,话题可能涉及保密内容,所以课堂只对本厂那批即将留苏的青工开放。
哪怕他爸是副厂长,也不能强行把他送进军代表的课堂。
而理论课和实践课是同步进行的,最近几堂实践课,周牧在车间里听讲跟听天书似的。
实在没了办法,他才想来探一探吴叔叔的口风。
吴峥嵘很好说话,对他这种近乎冒失的行为表现得相当包容,笑了笑说:“我为大家上课,是受了厂留学委员会的委托,只要进门时有听课证,大家都可以来旁听。”
“那我们去留学委办一张听课证就可以听您的课了,对吧?”
“嗯。”
“那可太好了!”
周牧和刘国庆都面露惊喜,连声对吴峥嵘道谢。
两人只顾着高兴,尚未意识到,没有军代表亲自确认,留学委是不可能轻易发证的。
周牧还有几个问题想请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