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尘: 280-2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凤尘》 280-290(第14/17页)

卑不亢,但他总能读出点柔情。

    理智叫他警惕,但鼻端的香气只让他迷醉,心道:我又不是被她迷惑了!我只是认同她的分析罢了。我又不会全盘信她,只按着这个形势走棋,应当是万无一失。

    躺到榻上,闭着眼睛又想她柔软的腰肢,又在心里说:总算还是知恩图报的,当然也是因为两下得利的。将来一定还有沙场再见的一天,那时候如果幹不思已经不在了,我未尝不能与她再续前缘,那时候就再没有阻挡他的人了,她的智慧、她的美貌与风情都是他的了。

    自我譬解,万事都说得通;自我安慰,万事都是自家有道理的。

    第 289 章

    太行义军入驻磁州的消息, 本来应该是很秘密的,但不知怎么,似乎到处都传遍了。

    这是明显的不自量力了:

    太行义军虽然胜多败少是天下皆知, 那主要是因为太行八陉的地势缘故,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即便是坚韧善战的靺鞨骑兵,也拿这弯弯曲曲、高低起伏的山路没有办法, 更不知行军之时哪里会突然冲出一小股山寨义军, 截断疲惫的靺鞨行伍,狠狠烧杀一番就走。

    但是一旦到了平原的城池之中, 这样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

    之于幹不思而言, 简直是天赐良机,他当然也派了几路斥候打听消息,结论是真的看见了太行义军从八陉的各段出入口向磁州方向行军,还打听到高云桐真的是已经驻扎到了磁州。

    幹不思犹自不信:“他为什么要这样?”

    斥候道:“听说郭承恩与高云桐两将不和。高云桐逼迫并州这位官家即位时,使了不少手段,与皇帝闹得很不愉快;而郭承恩现在却是皇帝的老丈人。”

    这么一听,似乎逻辑上就通了:并州的凤杞厌恶高云桐胁迫自己、把持朝纲, 好容易来了个肯帮他的郭承恩,当然是一拍即合,娶了人家的女儿做皇后,联手把权臣挤出朝廷。南梁蛮子的德行, 不肯随便杀人,怕叫“清议”议论,所以少不得借刀杀人, 把高云桐赶到磁州去。

    幹不思哈哈大笑道:“南蛮子使的法子都差不多嘛,先时凤震杀曹铮也是这样的办法。君命不可违, 哪怕是权臣也不能不面子上遵旨。有意思,有意思!”

    倒不由想着等他登基之后,这一点倒是可以学的,省得又被舅舅家的勃极烈掣肘。

    打探清楚了这些情况,他信心满满地叫人送出了几封信,一是命凤震带着粮草前来接应,二是命温凌带着援兵过来协助。

    他那个有异心的哥哥,幹不思当然不会认为他会来援助,只是打算好:温凌必然阳奉阴违或直接违抗命令,那么等他四太子打胜了,正好以此为借口,狠狠地处置温凌,拔掉这根肉中刺。

    只要胜利,在靺鞨就有了人心和财富。

    而他,已经掌控了高云桐的必死之局。

    幹不思美滋滋地想。

    而高云桐则召集义军从太行八陉的各座山寨里集结往磁州,他和耿大哥的那一支则早早地就进驻城防,不情不愿的常胜军李都管也只能跟着到了磁州外郭,但死活都不肯再进城去了,只说:“城里陡然增加那么多张要吃饭的嘴巴,压力可想而知,外郭岂能无人值守?就让我来吧。”

    高云桐劝了几句,他不听也没办法。于是自己进城重新检查防务。

    城里少不得人心惶惶,以往在磁州驻扎时认识的一些居民纷纷到将军公馆前张望着,有的熟悉的还进大门问:“听说靺鞨四太子两路大军中有一路就是往磁州相州来的,不知消息真也不真?”

    高云桐亲自延请那几个民人进来喝茶,然后说:“你们的消息不错。幹不思是打算着往磁州来的。”

    几个磁州人倒抽一口凉气:“那……磁州区区小城,不是必输无疑了?”

    高云桐道:“他们就算是来磁州了,你们也不用怕。”

    再说不用怕,磁州的军民本来听到传闻就是惶惑不安的,现在得了高将军亲口认定,想必幹不思很快就要过来了。大家伙儿先是一家子一家子地抱头痛哭,又商议着:“怎么办?磁州被攻打,估计扛不了多久的,还是逃罢!”

    马上有人驳斥:“逃哪儿去?往南是靺鞨的二大王把守黄河,往北是四太子的大军,往东是割让给靺鞨的土地,往西是太行八陉茶马贩子还有本事过去,咱们拖家带口的,城里人又不养牲口,全城人拖两条腿走过八陉么?现在也只剩相州可以避一避了,可是难道那位四太子打完磁州,不打相州?”

    是啊,好像结果还是一样的,倒多了奔波之苦。

    那么,既然高云桐的军队都驻扎进来了,好像还是守城一战有点胜算。

    虽是暗暗流传在街巷里坊中的话,渐渐的倒也成了一股气势。家家户户囤积粮食,磨了菜刀、铲子、钉耙,削尖了竹竿藏在门后,哪怕是巷战,也要向忻州学习,打死一个靺鞨兵,就算自己死了也不赔了!

    而当磁州城上望楼的哨兵,已经看到了北来远远的烟尘的时候,城墙已经用砂袋加高,滚油沸水的铫子已经架好在墙垛旁的篝火堆上,神臂弩和弓箭手早已按排次训练好了。

    城中百姓们看着过来拯救他们的大将军高云桐,带着身边的太行义军领袖,很虔诚地步行到磁州城隍庙祭祀祷告。

    这座城隍庙据传很有些灵验。城中少妇求子,城外农人求雨,遇到为难事求签,居民们闹口角求判责任,据说城隍都会显灵。

    大家看着高云桐向庙中央供奉的城隍爷、城隍奶奶的泥像拜了三拜,口中念念有词,又进了香,献了牲,最后恭恭敬敬捧出来一个明黄绸的袋子,朗声对外面围着看的磁州军民说:“我早就听说磁州的城隍很灵,所以保佑着我们磁州没有遭遇过大的兵燹。今日我是奉身在并州的官家皇命而来,不仅是护着磁州的百姓,也是护着我们大梁的江山。想必磁州的城隍爷,是我们汉家的城隍爷,不是那靺鞨夷狄的白山黑水神,是要保佑我们自己人的!”

    他站在城隍庙大殿中间,说话疏疏朗朗在殿堂里回响,面颊上带着自信的笑,一双眸子亮如晨星,光芒仿佛能够溢出来,利箭般的,所以他一开口,里里外外鸦雀无声,都听着他说话。

    高云桐环顾四周,微微一笑,又道:“官家赐了太行义军的粮饷银钱,又说要赐我赏银。我说臣乃罪民,不敢蒙皇恩厚赏,倒求赐给我带着我大梁年号的铜钱,让我每一天摸到铜钱上的‘荣圆通宝’字样,就想到官家的厚恩,想到国家的福祉。于是,官家赐了我一百个铜钱。”

    他“哗啦”打开那明黄绸的袋子口,露出里面一堆钱,铜钱有新有旧,有的还带着铜绿斑痕。

    高云桐道:“愿城隍爷保佑陛下厚福,大梁厚福,磁州厚福,万民厚福!”

    然后他双手合十,闭着眼睛说:“城隍爷,这次的磁州保卫之战,我军胜利的可能性有多大,就让多少枚铜钱正面朝上!”

    突然把整袋子钱往空中一抛,顿时下了一阵钱雨似的,又“丁铃当啷”落了一地的铜钱。

    大家不由跟着他一起闭上了眼睛,好一会儿铜板在地上打转儿的声音都停了下来,才一个个担惊受怕地睁开眼,生恐老天爷给了个不够好的预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