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真少爷竟被假少爷逼着科举》 25-30(第11/22页)
用力捏紧了象牙笏板,脑中飞速运转,竭力想要让自己接下来的话语字字有用。毕竟,他的爵位财富,甚至九族这一刻都豁出去了。
看着苏从斌神色踌躇,似在思忖。
各派官吏神色微妙,静静的盯着苏从斌。
苏琮见状来回反复深呼吸,默念冷静。反正户籍上他们已经分割的清清楚楚了!就算某些官吏想要用恩情来进行捆绑,也不及苏敬仪已经当众诉说的爷爷一词!且他先前想了无数应对反击孝道的办法。所以不管帝王派哪位来用孝道攻击,他苏琮都可以做到无惧无畏的。
用民间的话来说,横的怕不要命的!
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失去了!
武帝看着似乎在斟酌回复的苏从斌,垂首遮掩住自己翻的一个白眼。说来他是真看不上苏从斌这种软绵性情,该争不争!要不是考虑太后考虑定国公府的态度,他是真心想再除掉一个开国勋贵爵。
感受着四面八方投来的审视眼神,苏从斌最后神色淡淡,恍若置身之外的旁观者,只麻木的答题:“微臣才疏学浅,只记得:儒家自孔子创立经过孟子等人的发展,编写《孝经》。从中可以概括出孝大概分为八个方面。第一养亲。顾名思义便是供养父母,尤其是父母年迈时,更要细心照顾。有道是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这禽兽天性都如此,更别提人。故此奉养父母是最基本的孝。”
“第二,关亲。除却金银财务奉养外,做子女也要时时刻刻关心体贴爱护父母,尤其是生病的时候,要做到“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听得老老实实还一二罗列的苏从斌,武帝不耐的抬手按了按额头,眼角余光扫了眼福公公。
他虽然忌惮苏琮是个天才还是个天生会操控政务的天才,利用锦衣卫利用他这个帝王昔年干的好事谋求利益!但到底苏琮还年轻,他眼下对满腹鬼胎的朝臣更为厌恶。
且苏琮野菜海外种植不提,这棉花一事对于军需却有帮助。
所以不动苏琮。
所以……接下来无法收场的话,只能让太后娘娘带着苏贵人来送饭。
后宫不干政,但送个饭没问题!
但想想就觉得憋气,苏从斌就不能挑些忠君爱国的孝顺方面来回答吗?
与此同时,皇帝的姐夫也在腹诽,甚至他还直接打了个哈欠。
他的崽不好学不是被宠废了,而是证明是他的种。他就不理解了就一个孝字,还能罗里吧嗦出那么多种道理。读书人真是闲得慌!
而此刻读书人们听得苏从斌的话,面色带着些满意。甚至不少人倒是叹口气,有些神色复杂目带怜悯的看着苏从斌。虽说苏从斌占着官吏名额,是让人恼恨的世家子弟之一。但从孝顺这个角度来说,苏从斌算得上愚孝代表,是大孝子了。
倒也勉强有些可取之处。
大孝子苏琮感受着众人神色变化,慢条斯理的继续讲述,甚至恨不得讲的通俗直白:“第三,敬亲。要发自肺腑的尊敬父母。有道是“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简言之养宠物是养,若是对父母只养不尊敬,跟养阿猫阿狗没什么区别。这一点,孔子曾子都格外强调过。曾子道孝子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顿了顿,苏琮加重音调,“例如父母的习惯兴趣爱好等等,作为子女不能违背。不然只例行公事的奉承,反而回让父母感受到心理空荡荡的苦闷。当然这点第四点顺亲的要求本质应当一样。顺亲指要顺从父母的意志。从《论语》有云“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无违”引申而来。后又详细解释,要“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要“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不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简言之,便是生死到死,孔子都要求世人最好都尊重顺从父母的意志。”
听得这话,不少老狐狸眼皮猛得一跳,尤其是督察院左都御史。作为最能打嘴仗的一员,左都御史眉头都紧拧成川了。苏从斌这解释断章取义,甚至堪称极端,完完全全就是给留反驳的空间。
“这……”
刑部尚书拽了一下难兄难弟,确定没人注意他们几个,低声:“祝你有个败家子吗?”
冷不丁又听得这声亲切的祝福,左都御史脖颈都青了,“可……”
“咱们三司闭环了。”大理寺寺卿借着写文书记录的纸张,遮掩住自己的口型,悄然张口怼:“祝福你,嘲讽刑部条文没背熟,用锦衣卫结案逼我大理寺。要是苏琮一个人干的,三十年不到他都能成阁老了!行事老辣一击毙命的。”
“接下里不是司法的事情了。”刑部尚书牙龈都快咬碎了,警告道:“再说你敢豁出九族硬碰硬吗?”
他想过千千万万种可能,以为帝王直接锦衣卫动粗。没想到武帝爷来个文斗。学识渊博至极!
等他回去立刻马上把起居注翻烂!
左都御史面色一僵。除却起居注,除却月华棉花,苏琮脑子里还有什么玩意此刻没人知道。最为重要的是帝王态度让人难以揣测。
所以他是不敢轻举妄动的,用九族的命参与到政、斗中来。
只不过阁老……
缓缓的抬眸,左都御史望着自己左手站立的阁老。
客观而言,他是有进内阁的野心的。
眼下六个阁老,有寒门也有世家魁首,有地方代表也有书院流派,也有外戚。
简言之,武帝是爱用权衡之术的。
可今日忽然贬礼部尚书,东华书院出身的礼部尚书,又强势调镇国公来当礼部尚书,还当庭对礼部做了新的解释。这一举动的的确确再打东华书院的颜面。
晚上又来这么一出大戏……
让他内心就忍不住蠢蠢欲动。
被注目的阁老们自然也听出苏从斌话语中的坑,但谁也没有率先有所行动。反而都颇为从容,挂着人畜无害的微笑看向还在滔滔不绝解释的苏从斌。
“第五礼亲。这一点开始格外重要,将孝正式纳入了政治范畴。”苏从斌刻意咬重了音调,希冀远在旁听席的亲儿子一定一定一定要听进耳朵里。
他和苏琮互相打配合,或许这回还能全身而退,甚至谋取些好处。
哪怕谋不了任何好处,小命肯定还会在。
毕竟苏琮对安乐侯的救命之恩!
毕竟他苏从斌昔年帮过大姨妈,定国公和太后捏着鼻子都得捞他小命。
否则皇帝黑历史抖出来了。
尿裤子的那种!
想着,苏从斌甚至还飞快横扫了眼旁听的方向:“《论语·为政》中孔子回答“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在家孝敬父母团结兄弟,就是在朝左邻右舍做表率,就能带动一村的行为举止。这样的行为就是在从政,就是在为国做出一些贡献。”
敏感察觉到亲爹望过来的和善小眼神,苏敬仪恨不得立刻点头若小鸡啄米,恨不得冲人身边喊一句放心我不傻。他为自己小命着想都不会贸贸然开口。
只不过罗列出一二三四那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