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百姓: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民国小百姓》 140-150(第8/14页)

事。之后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了。

    现在时间紧迫,春妮他们也没有功夫确认他话中真假,只是请李叔的人看好他,等回海城之后另行处置。

    至于其他人……

    春妮告诉他们道:“你们也知道, 这次的事跟山下友幸脱不了关系。他现在还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但瞒不了多久。如果看见你们回去, 肯定会猜出山里的事跟我们学校有关,到时候包括学校在内,我们这些来救你们的人都会陷入危险。所以,你们不能再回海城了。”

    此话一出, 劫后余生,刚露出笑脸没多久的学生们又是一片愁云惨雾。

    春妮心中沉沉叹气:原以为只是一次轻松的郊游, 谁知道,从出门的那一刻起便踏入了阴谋之中,到现在还不得不别亲离友, 远遁他乡避祸。经此一变,不知父母亲人再见何期。

    只要代入到夏生身上想一想, 春妮就觉得无法忍受,对这些学生们也包容了很多。

    学生们也没有伤心得太久,先前在倭国人手上, 该哭的,该怕的早就怕得够了,现在能捡回一条命,已经比之前落入倭国人手中好了太多。

    他们很快镇定下来,表示愿意接受春妮的安排。学校在这种境况下也没放弃他们,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来营救他们,还有什么不能相信的?

    当然,这次救他们花费这么多,为了给他们长个教训,春妮告诉他们,付给涂铁柱的报酬,还有汽油费差旅费全部折算成大洋,分摊到他们每个人头上要他们偿还。

    不然下次再到处乱跑,可没有第二个“小顾老师”追踪千里来冒死营救他们了。

    春妮请来李叔的人帮忙,拿来一叠稿纸,让每个学生给家里写了一封平安信收起来,请李叔另外找了个地方安顿他们,她和学校的保安队成员则跟涂铁柱的人一起去李叔的地盘躲了半个月。

    兵工厂被炸,倭国人果然疯了似的开始了大搜捕。包括东海省附近的居民全都多受了几次难,听李叔说,那些倭国人借着搜捕的机会又做了不少恶。

    包括李叔的地盘在内也在数日之内迎来了大搜捕,只是他们地点隐蔽,消息渠道也灵便,每每在倭国人搜来之时总能险之又险地躲过去。

    为了感谢他们的帮忙,春妮将这次从倭国人手上弄来的车和火药全送给了他们。反正这些东西留在她手上,现在她也没有条件为其改头换面,反而会惹来麻烦。

    李叔很上道,收了春妮的车,给她拿来了两百块大洋,春妮再添上百把块,给这次跟她来办事的学生,还有罗阿水一人发了五块钱,算是辛苦费。

    还有那些学生们,李叔的人观察几天,来跟春妮说,他看中了几个人想留下来,春妮问过他们,确认两相情愿,便挥手放他们去了。

    以有其他的人,他们分别用各种渠道将其分别送往了通向双城的船,不到倭国人滚出海城的那一天,恐怕他们不可能再平安回到故土。那里是大后方,又有尹校长镇守,即便还有些许不轨之徒藏身,相信凭尹校长的能力,也足够将其筛选出来。

    春妮听负责护送他们的罗阿水说,学生们离开前哭得很厉害,有些学生还想再见她一面当面感谢他们,但他们自己都还寄人篱下,被倭国人搜捕,现在的情势下,这要求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

    春妮听了也只是叹息,这个年代法制缺失,道德沦丧,有时候,人走错一步就是死无葬身之地。犯一次错,付出的代价太高昂了。如果她没有作弊器,想追回这些学生,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在春妮离开前的两天,李叔又来看了她一次,还为她带来了一份叫《光明报》的报纸,指着上面的一篇文章同她道:“我把你的观念整理成文章发表到了报纸上,你来看看。”

    “《使用敌人制作武器,倭寇穷途已现》,”春妮竖起大拇指:“还是头版头条,厉害。”

    李叔笑道:“不是我厉害,是上边觉得,你这个分析很有道理,打算下一步从倭国本国的经济情况着手,争取预测出他们下一步还会有什么行动。”

    春妮:“您就这么跟我说了你们的计划?”

    李叔半真半假,玩笑道:“随便聊聊嘛,不涉及到具体事务,怕什么。我可知道,你是个见多识广的小姑娘,想套套你的料呢。”

    春妮摇了摇头:“我能有什么——”忽而顿住。

    不可扼制地,春妮心中升起一个荒唐又大胆的想法:若论战局分析,她肯定拿不出什么料,但要说其他的,那可未必吧……也许,她可以借这个机会,将那些她知道的东西说出来——

    她突然觉得口干舌燥,忍不住将李叔打量了又打量。

    事到如今,她几乎可以肯定李叔的来历。何况只是空谈,有什么不能说的?说不定她说出来,就有帮助呢?

    “那……我就随便说说了。”借喝水的功夫,春妮整理了一下思路:“我认为,下一步,倭国人跟德国人的同盟将会更为紧密,在海城的外国人日子更加不好过。这会促成英法美俄结成同盟——”

    “等等等等,你说英法我能理解,为什么这里边有美俄的事?”

    “呃……”春妮回忆了一下,顿时汗颜:她好像说得有点快了,这个时候,德国跟俄国还是好朋友呢【注】。她只记得战后是包括华国在内的这五个国家获得了最终胜利,哪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事。

    不得以,只好就她有限的知识,接着往下诹:“您忘了,倭国人以前跟俄国在咱们东北打过仗?他要是在华国过得太得意,俄国人能答应?还有美国人,一个道理,这世界上的肉就这么多,倭国人吃得多了,别的国家不就少了?”

    “倒也有些道理。”

    “所以这些国家必定会联合起来限制倭国人,照倭国人的疯劲,肯定会有反扑。所以,战火还有扩大的机会。现在咱们知道了,倭国人的后勤有问题,等他发了疯,国内经济一崩溃,肯定无法再支持华国这么大的战争。到时候,咱们反败为胜的机会就来了。哪怕他不发疯,我们人多也能缠得他进退不得,看谁耗得过谁,目前看来,是他们先有了败相啊。”

    “能再具体说说吗?”李叔的眼睛烁烁发光,看春妮的那劲头,跟看见了白生生的大馒头似的:“你不知道,咱们内部目前有些悲观,需要你这样有理有据的乐观分析。”

    春妮知道,这个时候,抗战几乎是最艰难的时刻。倭国人节节战胜,而华国这边呢?三年了,春妮才听到两场胜利,人们的坚持需要强心针。何况倭国人的反扑没有到来,也就是说,最艰难的时刻还在后头。

    春妮跟李叔的这一谈,直从晚上谈到了下半夜天光破晓。

    李叔那本子记得厚厚的,临走前,将她的手握了又握:“你这个小姑娘啊,要不是晓得海城实在离不开你,这回我一定不放你走。就这个眼光,一般人都比不上。”

    春妮硬是被他夸得老脸一红:“李叔言重了。我做的事可及不上你们,你们才是我们华国的希望,一定要坚持住啊,胜利不会远的。”

    这半个月跟这些人同吃同住,春妮对他们的艰苦深有体会。现在已经到了夏天,因为倭国人的追捕,他们不能点火生烟气,只能天为盖地为庐,硬生生挨着蚊虫的叮咬在密林中穿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