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百姓: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民国小百姓》 40-50(第1/15页)

    第41章 041 人间奇葩

    到十月份, 春妮新开的两样生意完全稳定了下来。

    胡辣汤白天最高卖到三百碗左右,晚上断断续续,有时居然也能卖一两百碗, 这是春妮和夏风萍三个人都没想到的。

    现在三人的分工也逐日明确。

    一般是李德三值夜班, 春妮和夏风萍两个姑娘做白班。白班不忙,或是遇到学校放假,就由夏风萍负责售卖洗碗,春妮只负责做食物。有夏风萍顶上,春妮可以在晚上替换一次李德三,在换班前顺便将白天的馒头都做了,这样她也会有一个白天的休息时间。

    但夏风萍白天事也多, 有时晚上还要帮学校印教材,这个小食摊子的经营主力还是落在春妮肩上。

    海城因为地处东南, 即使这会儿深秋将近,春妮在小棚子里守一个晚上,也不会感觉很冷。

    相对白天班,值晚班不需要随时守在摊子前边, 有人来买,在外头招呼一声就是。更熟一些的客人, 自己乘汤,自己付钱。春妮名声在这,没人敢赖她这仨瓜俩枣。

    李德三在棚子靠里的地方搭了个简单的床铺, 春妮晚上值班也在这休息。她有时候睡不着,着意观察那些半夜三更来买胡辣汤的人, 两三个晚上

    下来,心里就有了数。

    原本江浦码头上下货都尽量集中在白天,即使有船半夜靠港, 一般也会等到早上再下货,但两种情况除外。

    一种自然是卸完货就要走的急活,这种船主急着离开,出的价较白天也略多。另一种,则是专门趁夜走私货物的走私贩。

    据春妮的观察,这些走私贩们走私的货物很多,洋烟,洋酒,奶粉,丝袜,洋铁皮……现在倭国人封锁整条水路,正常途径的货物很难进关。海城又是远东最大的关口城市,只要东西能运进来,不愁没有销量。因此那些走私的东西,只有想不出来的,没有走私不了的。

    而这些走私的货物中,其中神秘的绝对是烟土。

    以前政府禁烟,大家反而不太敢在这种大码头搞事。倭国人不管这些,但因为什么货物都进不来,他们又不想担上贩卖毒|品的名声,烟土也被拦在外边,还是得用以前的旧办法偷运。其实都是半公开的秘密,守在码头的倭国人收取了商人们的好处,乐得睁只眼闭只眼。

    后边再熟悉些,那些负责搬运的力夫们透了些实底。告诉春妮说,洋烟洋酒趁夜搬取就是,烟土却一般用油布包起来,拴在轮船的尾端进港。烟土贩子们一般守在岸边用勾子将箱子勾起来,甚至还要下水检查遗漏情况。

    他们的工作需要沾水,也特别喜欢在干完活后来春妮的摊子上喝上一碗暖和的汤水。

    春妮:“……”

    晚上光顾的客人中,除了以上两种,剩下的就是在附近地下赌档里通宵开赌的赌徒们和流莺。这些聚赌的人有一些是白天在码头干活的力夫和短暂停靠的水手,其中大部分是单身汉,被人引诱两句就落了縠。还有的是流莺联合赌档做局,将嫖客拉进赌局,自己从中取利。

    这些苦力们白天赚的钱,不用出码头,到晚上就输了个精光。

    春妮值晚班的那几天中,看过的人间悲欢都够写好几本书出来。

    趁着天不太冷,她还将夏生拉过来,让他看看那些人的下场,时刻教育他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自觉自己这个姐姐做得实在太到位了。

    至于为什么赌客们喜欢到她这来喝汤,春妮知道后无语了半天。

    因为她的汤叫胡辣汤,赌客们不知什么时候传言说,这是“胡啦汤”,喝了这汤有个好彩头,一定会旗开得胜云云。

    春妮:“……”除了人间悲欢,这里的人间奇葩也是真的多。

    不过春妮的汤卖得好,也是因为这附近因为战争被严重毁损过,环境又太乱。除了她,没人敢在半夜三更还做生意。

    夏风萍自从跟文艺青年谈恋爱,说话就越来越文艺。

    她说:“你想一想,身处在这种危机四伏的地方,伸手不见五指,前后不见人烟,忽然发现,还有一盏昏黄的小灯在路的尽头等你,小灯的所在,是一碗温暖的汤。你孤寂疲惫的心会不会有些许动容?”

    春妮微微一笑,将灯芯拨亮了一点。

    …………

    因为忙活新生意,春妮有好长时间没往吴江大学跑,结果常先生并没有放过她。竟专门派常文远给她送了两回书,还托他带话,叮嘱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读书。

    春妮欲哭无泪:“……”为什么我身边的人都比我自己在乎我的学业?不过,常先生不在,想必也不会有考试了吧?

    常文远立刻打碎了她最后一丝希望:“伯父,呃,常先生托我问你几个问题。唐王朝为何会发生安史之乱,宋朝为什么一定要收回燕云十六州,王安石变法……”

    春妮欲哭无泪:“不答行不行?”

    常文远微笑:“那你是想常先生拖着病体亲自到学校来找你?”他取下钢笔,给她拧开:“把答案写出来,我带回去给伯父看。”

    春妮只好在满棚的“承惠,一毛三分钱”“小夏姐,你动作快点”“找钱找钱,还差我两分钱”吆喝声中展开白纸,接受了来自常先生的第一次书面考核。

    环境这样特殊,以至于她答了什么,在她交上卷子的那一刻就忘得差不多了。

    春妮望着被常文远折好装进西装口袋的卷子提心吊胆,若是答得不好,常先生可千万别真的追到学校来寻她,她丢不起这人!

    不能再想下去了,从今天开始,再多加一个钟儿读书吧!

    春妮生怕他还有花样在后头,忙问他:“常先生这段日子筹备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

    常文远使了个眼色,春妮会意,跟他走出来,离人群远了些。

    他先宣布了个好消息:“倭国人答应退还我们一部分教学设备。”

    “书呢?”

    常文远摇摇头:“还在谈判中。倭国人认为伯父在借机要胁,他们非常恼火。”

    就知道不会有那么顺利。方校长跟春妮讲过,去年倭国人轰炸海城,第一个遭殃的,可是华国最大的民间藏书馆——商务印书馆。

    倭人灭我华夏历史,断我华夏传承早有预谋。

    春妮担心道:“那常先生是不是还有什么危险?”

    常文远似在沉思,春妮以为被她说中,一下着急了:“我就说要慢慢来,把倭国人逼急了就没得谈了,常先生怎么就不听呢?”

    “慢点慢点,”常文远连忙道:“没有这么紧急。伯父的一位朋友是英国使馆的参赞,这段时间,伯父的经历引起了国际舆论的一致谴责。他的这位参赞朋友将伯父介绍给了英国公使,公使邀请他暂住大使府邸养病,避免倭国人和伪政府的进一步迫害。只要他不出门,是不会有危险的。”

    “常先生会乖乖听话不出门吗?”春妮不报希望地问。

    常文远的答案这次有点出人意料,他笑道:“这次伯父不听不行了。伯父上回在76号的事不知是谁告诉给了我伯祖母,她老人家倒没不许他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