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白月光她好心机》 40-50(第11/23页)
第一考场,40-80名第二考场……而年级倒数们则组成了最后一个考场。
当然,最后一个考场也有上次缺考的同学,比如沈觉夏自己,她的成绩没有被系统计入,于是坐到了14考场36号,全年级最后一位。
14考场的考试经历让沈觉夏永生难忘。
试卷一发,前面的姐们拿出两个骰子,边摇边填选择题,填完选择题,就开始在草稿纸上画火柴人。
考着考着,斜上方突然飞来一个纸团,打开一看,上面写着“ACADD”,又没标题号,也不知道是哪五道题的答案。
第二天广播正公放着英语听力,旁边一哥们突然大喊:“吵死了!”然后捂住耳朵,满脸幽怨继续睡觉。
最离谱的是语文考试,坐在前面的哥们突然转过头来问:“第16题填啥?”
沈觉夏不想当作弊的从犯,选择闭麦埋头写题。而且第16题是古文虚词考察,她自己也不确定。
旁边一个姐们嘲笑道:“许赫你要点脸,问美国人语文?”
沈觉夏忍不住了:“我不是美国人。”
那姐们表示不信:“你不是说英语吗?”
“这你就不懂了吧,英国才说英语,”叫许赫的哥们赶紧抓住机会嘲笑回来,“美国说美利坚语。”
沈觉夏想把笔扔他们脸上。
讲台旁的监考老师宛若世外高人披着一沓卷子,已经放弃了治疗,大概是特殊考场就要特殊对待。
就那样过了三天,沈觉夏坐在靠窗最后一排的位置,左侧是喧闹,右侧是菜市场般的吵闹,每写一题都是一次折磨。
好在最终的结果不错。
除了语文和政治,剩下所有科目都上了100分,数学甚至考到了全班前十。
沈觉夏本以为又要倒数,没想到各科基本都上了平均分,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连上下学的路上都不禁哼着歌。
看到剪贴板上的排名时,不真实感更是包裹全身:她考了全班第22名,全年级106名。
“沈觉夏”这个名字,正正好好在那张长长的成绩单正中,不高不低,深谙中华文化的中庸之道。
围过来看成绩的同学们,注意到了转校生飞速的进步后,纷纷不可思议。
要知道,上学期期末考试,虽然班主任将成绩保护了起来,但大家都心里有数,转校生的成绩百分百在班级倒数。
只有沈觉夏自己知道,大家都在到处玩的寒假,她基本都把手机锁在柜子里。
也只有沈觉夏自己知道,过去一个月新学的这些知识,她有时神游着神游着就会在脑子里复盘,再加上没人跟她玩,只有学习用不厌烦地陪伴她。
四眼仔照常用审视的目光上下扫了成绩单好几遍。这次月考,他的名字紧挨沈觉夏,总分仅比沈觉夏高3分而已,甚至数学比沈觉夏还低十分。
他厚厚的镜片无疑是学出来的,可惜他无论抄几遍书,成绩永远不上不下。
“最后一个考场作弊都没老师管。”四眼仔没好气地将练习册拍到桌子上。
周围人都知道他在阴阳谁。
高逸兴经过上次的棉条事件,尤其视沈觉夏为眼中钉,这次也比外国转校生考得还低,面子也挂不住了。
“看来用骰子也能超常发挥,赌狗赌狗终将应有尽有,下次我也带骰子。”
杨可撅起嘴:“有着功夫不如多做两道题,别人考得好不好跟你们毛关系没有。”
四眼仔脸红一阵白一阵,不服输道:“那分数也要来得公平公正坦坦荡荡嘛。”
沈觉夏特意绕路,经过四眼仔的座位。
“那你也可以去最后一个考场。”
转校生的沉默寡言是出了名的,所以当她清亮的声音响起时,格外抓大家的耳朵。
四眼仔切一声,憋半天憋出一句:“我可不想跟那帮差生一起考试。”
杨可和关一哲一直在围观,默默鼓了鼓掌。
沈汀寒从来不去剪贴板那看成绩单。
这次也是,从杨可钉到上面起,她就一直坐在座位上看书,仿佛上面的所有数字都与她无关,鼻梁上架的黑框眼镜似乎也找到了理由。
按常理来说,乞丐不会和百万富翁给比较,只会和讨到更多钱的乞丐同行比较——
可沈觉夏还是记住了沈汀寒的成绩。
毫无意外,班级第一和年级第一仍属于沈汀寒。
文科成绩尤其可怕,英语、历史和地理接近满分;理科没那么亮眼,却也都保持在班级前五名的水平。
这就是传说中的六边形战士?
不,九边形,因为一共有九个科目;不,十边形,因为她的体育也无可挑剔;不,十一边形,因为她的小提琴也堪称完美。
大课间,沈汀寒与书本的寂静无法维持,一波又一波同学找她问问题,她就很平和地放下书,耐心解答。
沈觉夏也有许多不懂的问题。
她想起上一次问沈汀寒的题的情景,还是去年那个雪夜,她们坐在公交车上,洗礼在全车人的注视下。
沈觉夏宁愿自己解决,额外留心课上老师的讲解,或者用搜题软件。
她并不是不喜欢听沈汀寒讲题。
她喜欢。
谁能不喜欢那似春日小溪的语调?
正因为这喜欢,她才无比讨厌,因为这种喜欢随波逐流,这种喜欢让她倍感丑陋。
她就这样发着呆,直到耳边传来刘茜的声音:“大土豆叫你去办公室。”
沈觉夏这才回过神来。
*
沈觉夏暂时不想学习。
她经常会陷入迷茫,比如现在。
她好像做得很好,又好像做得不够好。
她好像很努力了,却好像什么都没能达成。
昨天她被班主任夸得天花乱坠,今天她对着物理大题的受力分析图发呆。
偶尔也该放松一下?
长达十分钟的思想斗争后,沈觉夏终于放下笔,打开小柜子的锁,掏出手机。她先肆无忌惮刷了会儿B站,学几个新的网络梗,又翻了翻刷屏99+的班群聊天记录。
她能稍微理解大家的幽默了。
【落榜美术生:我明天就证明沈曼猜想】
【二进制:厉害了我的哥】
【Einstein:老司机带带我】
【刘姥姥榴莲牛奶:证明不出来你吃屎吧,我明天拉坨新鲜的】
【落榜美术生:你咋不上天呢】
比如“老司机”不是物理意义上的驾驶车辆,而是戏谑地指某一领域内的娴熟。
天气渐渐回暖,手不再凉得像冰棍,情绪好了许多,隔天吃药足矣。
沈觉夏反复刷新微信界面,等不到任何红色气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