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天生女配: 260-2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综]天生女配》 260-270(第12/15页)



    “十九世纪、莫斯科……等等,是我理解的那个陀思妥耶夫斯基吗?”

    “买家是陀翁的后人?!”

    “拜托,谁能搭理一下我。你们真的不觉得照片的这些人物眼熟吗?比如说这个侧着身子的大胡子男人?[盛宴.jpg][陀翁肖像.jpg]”

    “……?”

    “!!!”

    “好像!”

    “不只是陀翁,你们看看我圈出来的这个人,像不像康斯坦京·列文?还有这几个[肖像1.jpg][肖像2.jpg]……”

    “这不是像不像的问题,分明是一模一样!”

    “你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一石激起千层浪。

    如果说一开始还只是普通网友在各大社交网络上议论纷纷,随着这个发现被诸多博主、媒体转载,有关这张被命名为《盛宴》的照片,彻底引爆各大流量平台。

    众人有所不知的是,早在这张照片在拍卖会上横空出世的那一日起,文艺界、收藏界就不约而同地纷纷将目光汇聚到了这张跨越了上百年留存至今的黑白相片上。

    在外界还未意识到这张照片到底有何重要意义时,无数相关人士已心照不宣地默认了它的真实性,并在私底下开始核对照片上的人物究竟是谁。

    当外界后知后觉地关注起这张照片时,照片的最终拍得者将自己连同好友数月以来的劳动成果,汇总成一篇图文翔实的文章,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了出来。

    照片里每一个人物附近,都被认真地标准上了姓名,而后又在文章中一一道出对方的生平事迹。

    那许许多多曾经在课本、名著上遥不可及的大作家,如今在一张小小的照片上齐聚一堂,让人恍然他们竟然是同一时代的人。

    众人满是好奇地看着照片中的人物,视线从一个个文学家、社会活动家的头衔上划过,然后不由得停在了一个名为吉蒂·谢尔巴茨基的名字上。

    与众人那一个个散发着文学与知性光辉的头衔相比,撰稿人对她的称呼格外与众不同。

    十九世纪全球出版业巨擘,药业大亨,天使投资人。

    “你有没有觉得你的画风不太对?”

    “这个名字有点眼熟……”

    “前面的人都走开,这分明是我异父异母失散一百多年的亲姐妹啊!”

    “啊啊啊我的公爵小姐!看我看我,我需要天使投资!”

    近几年,随着人物纪录片的兴起,无数名人传记被以纪录片的形式再次呈现在了大众眼前。

    然而一旦涉及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作家、商业家,大家发现一个人物的名字高频率地出现在不同的传记中。

    她是知心的朋友,捧场的读者,亦是狡猾的商人,不可战胜的对手。

    无数后世探究者,为她的存在而着迷,甚至为此衍生了数不清的小说、影视作品。

    然而很可惜,这样一位在数位历史名人的人生中乃至时代浪潮中都留下了身影的重要人物,她并未如当时流行的那样留下个人日记,同时她还拒绝了数位身为作家的好友为她写一部个人传记。

    ……

    “什么,你要为我写传记,虽然很感谢,但是……你最近空闲很多吗?要不要先把上次拖欠编辑的稿子交上来我们再谈一谈这个?”

    “至于日记?拜托,正经人谁写日记。*”乔安轻笑道。

    彼时,正在写日记的列文,愤愤不平地在这句话上加重了笔迹。

    ……

    曾有导演准备拍一部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主人公的纪录片,为此对方做了大量前期准备,甚至亲自与这位大文豪的后人面对面交谈,又阅览了无数纪录片、日记、相关传记乃至对方在世时接受过的记者采访。

    此前已经有数部相关的纪录片和电影,但大多从对方的文学作品出发,他则决定另辟蹊径。

    他试图复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际关系。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吉蒂·谢尔巴茨基这名字没有任何意外地又出现了。

    这位大文豪的前半生坎坷,后半生则截然相反。如果说那个转机在哪里,正是那位谢尔巴茨基小姐所带来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那位公爵小姐报以一种外人很难理解的信任,而也正是这种信任,为他在声誉之外,又带来了挥霍不尽的财富。

    很多人都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一生中挣到的庞大稿费哪怕放在后世,都能令人瞠目结舌。

    然而众人并不了解,他真正的收益大头其实是在投资上。

    曾有记者采访晚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他说:“我对投资一窍不通,但我相信我的朋友不会害我。”

    “您的朋友?”

    “嗯,我的朋友有一天忽然跟我说,她发现了一个很有前途的生意,要不要跟着她一起投资,我就把钱交给她了。你若要问我投资的是什么项目,多久能回笼资金我其实都不清楚。”

    记者当然知道他口中的朋友指的就是那位谢尔巴茨基小姐,他问:“我相信你们的友谊长青,但是生意场上总是变幻莫测,您就不担心投资失败吗?”

    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正面回答,他只是用相似的语句说:“我不知该如何解释,但你知道的,我的赌性很大。”

    记者飞速地做好记录,他又询问了一些与写作有关的事情,最后又将话题转向他的交友情况,陀思妥耶夫斯基一边说,他一边运笔如飞。

    而后记者又提问:“很多人都拿列文先生的作品与您做对比,我听说,您和列文虽然为同一家出版社供稿,但你们的关系并不好,只有在谢尔巴茨基小姐在场居中调和的情况下才会同时到场。请问这与外人对你们二人的作品进行对比点评有关系吗?”

    “这是个误会,或许是巧合吧,我们总是彼此错过,而且我们都不是喜欢社交的类型。比起在舞会上无所事事,我更喜欢在我妻子的陪伴下写稿子。而列文,用谢尔巴茨基小姐的话来说,他要么在庄园里默默长蘑菇,要么在林子里快乐发芽。”

    记者奇怪地问:“是吗?但是我听列文的责任编辑说,在谢尔巴茨基小姐的舞会上捉到他的概率,要比去他家能找到他的概率大多了。”

    “没办法,谁让他是一个胆小鬼。”陀思妥耶夫斯基意义不明地嘟囔了一句。

    这次采访就在两人一问一答间结束,然后又被演员在纪录片中演绎了出来。

    在采访结束后,荧屏上画面一转,一张泛黄老旧的报纸被投放在画面左侧。

    一道苍老的声音随之响起,画面右侧则随着语音逐渐显现出一行行文字,为刚刚那篇采访中的语焉不详之处做了更多的补充。

    “我早早就把我的一切都押给了谢尔巴茨基小姐,她掷下了命运的骰子,而我只会盲从罢了。她的每一次成功,都引来无数狂欢。我念着报纸上的报道,猜测着又有多少人因她而受益。我对自己说,瞧,这里面还有你的一份力呢。

    “然后我忍不住替她驳斥那些诽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