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后升职记: 240-255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240-255(第11/18页)

是偶尔在京城中逛逛,最远也只去过城外的军事学院。

    “皇祖母,孙儿很愿意去外面看看,只是孙儿此去归期不定,无法承欢在皇祖母与母妃膝下,这心中有些不安。”

    柳明月摆摆手道,“你既然愿意去,就放心的去,保重好自己,虚心听从身边人的劝告,千万不要任性,再想着去体会什么自由行动的滋味,莫让朕与你母妃在宫中为你忧心,就是你的孝心了。”

    早年的徐廷君,确实干过设法甩掉身边的随从,独自去体验’自由‘,将人吓得不清的行为。

    只是对方不知道的是,他身边除了明面上的随从,暗处还跟着暗卫与稽查司的人,可确保他的行踪尽在掌握。

    不过也因那次的任性行为,让他狠吃了一番苦头,后来变得稳重了许多。

    如今听到自家皇祖母再次提起当年的旧事,徐廷君难免感到有些心虚后怕和不好意思,语气坚定的回道。

    “皇祖母放心,孙儿早吸取当年的经验教训,再不敢了。”

    柳明月点头道,“希望你能说到做到,莫要辜负朕与你母妃对你的期望,能真正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悟民生疾苦。”

    徐廷君难掩激动的应下,他读过很多书,看到书中描述过的许多景象,也听身边人,以及他能接触得到的人,描述过外面上的景象,让他感到好奇与向往不已。

    可他心里清楚,自己的身份特殊,注定不能随意离开这诺大的皇宫与京城,所以他再怎么想去亲眼看看外面的世界,也不曾任性的提出来,不想给自己的祖母和母亲增添烦恼。

    却没料到,他自己没提,倒是他的祖母与母亲先提起了这件事,愿意让他去京城之外,那片更加辽阔的天地中,开阔眼界,增长阅历。

    这份来自长辈的开明与体恤,让徐廷君深感激动,所以他不仅很珍惜这次的出行机会,也很感激他皇祖母与母妃的心意。

    郭锦秋母子没有异议,倒是接到这份请托的崔公和李公,在听说华郡王徐廷君将要离宫外出游历时,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

    “陛下,虽说我大安现在称得上是国家海晕河清,百姓安居乐业,但也难免会有一些宵小之辈,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依老臣之见,华郡王身份贵重,实在不必以身涉险。”

    柳明月当然知道对方的顾虑,徐廷君本是先帝钦定的幼帝,在其辞位不受后,她又一直将其带在身边,用言传身教的方式亲自教导。

    而徐廷君也确实没有辜负大家对他的期望,小小年纪就表现出了聪慧却谦和的风度,而且文武双全,十分符合朝野上下的臣民对储君的期望。

    所以徐廷君的身上虽然只有一个郡王爵位,但是朝野上下的大臣们,早就将其视为储君,也就是下一任的皇位继承人。

    毕竟在废太子与其一众庶出子女们,都被送到海外藩的情况下,不管是从哪方面讲,徐廷君都是最为名正言顺的储君人选。

    在这种情况下,众大臣不愿看到他再出任何差错。

    “二位的顾虑,朕心里清楚,放他出去游历,朕与他母妃又何尝放心,只是他打小就被我们寄予厚望,这些年来的表现,倒也还算勤勉,可他生来就是尊贵的皇孙,不识民生疾苦,所知道的一切与民生有关的信息,都来自书籍描写与言语描述,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长此久往,这让朕如何放心?”

    不知民生,只会成为一个’何不食肉糜‘的纨绔,不知责任与担当。

    李太保斟酌了一番,才开口道。

    “陛下对小殿下的良苦用心,臣等钦佩,只是小殿下毕竟年少,经验不足,这般让他出去游历,若让别有用心之辈抓住机会,蛊惑了殿下,这后果怕是不堪设想啊。”

    柳明月知道,对方没好直说的是,若华郡王也被人给笼络了去,左了心性,走上他父亲的老路,她又要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

    “这正是朕召二位老卿家前来商讨此事的原因,无论是能力,还是人品心性方面讲,二位都是朕最信任的人,所以朕有心想让二位随同,好为华郡王即时答疑解惑,正确引导他的思想观念,同时也可从旁监督他的状态,以防出什么差错。”

    柳明月不吝表达自己的真城与信任,崔太傅和李太保都能感觉得出来,这让他们都感到有些激动。

    毕竟他们退居二线后,虽然都能享有位列三公的身份与地位,同时还都兼着宫中顾问的身份,但是随着后来者逐步成长起来,真正能用到他们这些老人的地方并不多。

    可是陛下想请他们出山,带着太子出去游历一事,即便不考虑此举将会给他们带来的那些隐形好处,他们也非常乐意。

    因为这不仅是一位帝王对他们的信任与重视,对他们而言,能有机会自己的散官虚衔变成真的,真正有机会去教导下一代皇位继承者,更是陛下对他们毕生作为的认可。

    所以两人几乎是以感激涕零的心情,表示愿接下这么一份沉重托付,柳明月亲手扶起谢恩的二人。

    “是朕该感谢你们,让你们在年近古稀之年,跟随华郡王外出奔波,承受旅途的颠簸之苦,朕这心里,其实很过意不去,可是除了你们,朕也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担负起这个重任。”

    崔太傅赶紧表态道,“陛下千万不要这么想,能有机会陪小殿下出行,乃是老臣的荣幸,毕竟托陛下的福,时有精湛的大医定期为臣等调理身体,老臣这身体还健旺着呢。”

    李太保也跟着表态道,“崔公说得是,陛下将小殿下交给我们,您尽管放心,老臣一定全力教导和保护小殿下,不让他出任何差错。”

    巨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两人都对陛下托付给他们的这件事,感到无比的激动和振奋,让他们都忍不住在心中发誓,一定要教好华郡王,不让其步其父的后尘。

    柳明月笑着点头道,“朕将廷君交给你们,当然放心,咱们君臣打了近二十年的交道,朕自认还算了解你们,而你们,应该也是这世上最了解朕的心思的人。”

    若是平时,两人就算了解,也绝对不敢承认。

    因为那是最让上位者感到忌讳的’窥探圣意‘,哪怕大家彼此都心知肚明,像他们这种位高权重的权臣,若非擅于揣测上意,很难落得善终。

    但是像这种潜规则,注定不能真正摆到明面上说。

    可是在当前的这种局面下,两位老大人当然不会再谦虚和否认,纷纷表态,他们一定会全力教出一个合陛下心意的殿下。

    对两位老大人而言,柳明月的这个安排,相当于是让他们的事业焕发第二春,所以头发白了大半的两人,一改退位后变得有些苍老萎靡的状态,变得格外精神抖擞。

    而柳明月之所以会在他们已年近古稀的状态下,决定请他们陪徐廷君出去游历,当然也有考虑到他们的健康状态。

    早在她下决心,开始做初步安排时,就曾咨询过负责定期为他们调理身体的大医们,知道他们的身体状态都维持得很不错。

    若非大安从先帝朝起,就开始鼓励到了一定年限的官吏要及时退位,为表明支持与维护上意的态度,太傅等人都选择以身作则,主动及时退了下去,以他们的身体状态,完全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