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夫君相看两厌: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和夫君相看两厌》 80-90(第19/23页)


    “如今天气愈发暖了,世子的尸身存放不住,已经很腐败了。”

    “先让冰井务多送些冰,”与林丛的急切相比,她十分淡定,“何况,谁说世子之死,没有进展了?”

    “那……”

    “时机还不到,再等等。”

    ……

    鲁忠之死的消息,暂时压在乌衣巷内,一切知情者都被长礼控制住,整个乌衣巷看上去依然风平浪静。

    梁眠回禀过各项事宜,十分遗憾的说,“可惜鲁忠药瘾犯的时机太巧……”

    “不是时机太巧。”

    苏露青从旁抽出一份永嘉元年的卷宗,翻开看了看。

    “不是?那……那是故意当着苏都知你的面灭口?”

    梁眠震惊,压低了声音,“难道,乌衣巷里还有耳目?”

    苏露青仍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乌衣巷里,什么时候没有耳目了。”

    她跟着朝梁眠勾勾手指,梁眠立即附上前来。

    “你去医官局……”

    交代过几件事,时候已然不早,回府时,正巧碰到同样刚刚回来的秦淮舟。

    她有些意外,“大理寺又碰上棘手之事了?”

    对于她状似调侃的试探,秦淮舟倒是没有避重就轻,反而在回房以后,回答起这个问题,“从户部临时调来一批文书,看得久了些。”

    “原来如此,不过,”她意有所指,“大理卿就算再如何急着推乌衣巷进刀山火海,也该仔细自己的身子。”

    关心的话说得夹枪带棒,秦淮舟只当不觉,“此事算是抢天时,不得不加紧去做。”

    转而又道,“听闻苏都知把鲁忠带回乌衣巷了?”

    “是啊,”她也直接答道,“还想知道什么?”

    秦淮舟摇摇头,“没什么,鲁忠毕竟还是宫中的人,苏都知选择动他,想来有自己的考量……”

    余光里瞥见她拿着什么东西朝自己这边走,随口问一声,“你要做什么?”

    苏露青回答的十分简短,“你。”

    灯火在琉璃灯罩内跃动,四面流淌出暖黄的光。

    她抓过他的手,咬破他拇指,然后面无表情的挤出血珠,小心的往指腹周围抹匀。

    接着,继续抓着他的手,让他在一份印有钤印的手令上,按下一个指印。

    做完这些,她晃了晃手令。

    “明日,我去大理寺提人。”

    第89章 第89章

    手令,指印,提人……

    赌约。

    秦淮舟顾不及手上隐隐的刺痛,目光追过去,“这么说,苏都知应约了?”

    苏露青正将手令摊开在掌心,吹干上面刚刚按好的指印,等指印干得差不多了,才开口道,“新调来的文书,大理卿看完可有新进展?明日乌衣巷可能听令拿人了?”

    听她说起这件事,秦淮舟暂时放下追问,思绪跟着转回到之前的事情上。

    先摇摇头,目中带出一点疑惑,“大理寺从户部临时调来仓部历任官员的钤印文书,在这些文书中,偶尔会看到一笔处理‘粮草折损’的批示,数量不大,且隐在大量出纳类目里。”

    她听出未尽之言,将手令折好,坐在桌边,“折损粮草运往何处处理,没有写明?”

    秦淮舟点点头,“这里面能做文章之多,可见一斑,如果顺着这条线往后推,连去年淳德七县那二十万担无故被换成麸糠的赈灾粮,都与之有关。”

    苏露青很快也想到,此案虽然已经结案,也因此成了揭开后续重重迷雾的关键,但那真正的二十万担米粮,和掉包之后本应还余出的四十万担麸糠,至今还不见踪迹。

    想到这里,她看向秦淮舟,故意先往另一个方向猜,“这么说,大理寺查到麸糠的下落了?”

    秦淮舟摇摇头,“这批麸糠究竟存不存在,还在两说。关键是,这样一批米粮,除了朝廷下令运送以外,其他任何人运输,都会立即被人察觉,更不用说运送二十万担所需的人力、物力,即使整个户部都参与其中,也未必能完全做到隐秘。”

    说着话,秦淮舟铺开一张纸,画出一个位置,“太仓在禁苑,所储米粮供城中百姓所用,禁苑之中有大量禁军驻守,如果从这里下手,很快就会被禁军发现。”

    之后他另画出几处位置,接着说道,“运送到长安的粮草,大部分走的是水路,经漕渠,进西市码头,之后,粮草会再次送往不同的粮仓存放,除了送往各坊,还有一部分会通过永安等渠,运到城外。”

    苏露青单手托腮,看他不断挥笔在纸上画过,心中跟着思忖:

    一旦出城,这些粮草在途中具体都经了谁的手,即使是户部负责押送的官吏,怕是也说不清楚。

    图上画下的除了太仓,还有义仓、转运仓、军仓等,用途各异,平时运作起来井井有条。

    这些粮仓在出纳上涉及的钤印文书同样正常得很,所以就显得粮草折损格外显眼。

    琉璃灯罩里的烛焰渐弱,灯火照出的范围变窄,纸上墨痕跟着融进烛影里,有如轻云蔽月。

    她的目光落在秦淮舟执笔的手上,刚刚被她咬破的拇指还残留有血痕,玉上有瑕,却也溶成浑然天成的纹路。

    这样看了一会儿,她忽然伸手,从他手里抽走那支笔。

    握笔的人似乎并没有怎么使力,紫檀木的笔身脱手而出,其上还残留着刚刚的温度,又立刻被新的温度覆盖。

    骤然被抽走了笔,她注意到秦淮舟看向她的眸中闪过一抹讶异,但他却没有开口询问,只仍以眼神示意。

    狼毫笔尖重新蘸墨,毫不客气的在纸上打出几个叉。

    她这才转了转笔,随手往笔架上一搁,似笑非笑看着他,“大理卿今晚说了这么多,应该不是兴之所起,和我随便说说吧?”

    回答她的,是被轻缓拿起的琉璃灯罩,搁在书案上时,发出一点轻微的“笃”声。

    灯芯被剪去一截,烛焰重新变盛。

    秦淮舟做完这些,才开口道一声,“苏都知……慧眼。”

    然后坐回原处,垂下眸子,借着烛火的光亮,看一眼拇指指腹。

    一点血痕凝在指腹上,清晰的显出指纹,四周干掉的血迹颜色比先前淡了一层,只在中间还凝着一点深色,是一道纹路清晰的小口子。

    看过之后,他翻回手腕,手指自然蜷起,搭在桌边,重新朝她看过来。

    “如今山雨欲来,开明坊那些消失的栗缨,或许和这些折旧粮草一样,通过相同的流程流向城外,我算过日子,最迟到大后日,户部就会开出一份粮草折旧的批示,大理寺的人无法散落到城中各处,眼下能做到这种程度的,除了金吾卫,就是贵处的亲事官。”

    果然。

    她抬手点向被勾画一番的纸,“不是让乌衣巷下刀山火海,就是让乌衣巷以巡查之便替你打探,大理卿曾口口声声说过的,衙署之间各司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