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150-160(第14/31页)

   “孟时安,再给我三年,我定然会带着你进京,替你翻案脱籍。”

    少年垂着眼,无声回握住那只手。

    那就……姑且放过你好了。

    第三天,来递帖子请顾劳斯的人就海了去了。

    有新举人打着大旗酬谢他为举业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有落榜监生来联络感情、想结伴互助的,亦有八竿子打不着的各府求个善缘的。

    顾劳斯一想,这吃谁的都不好,应谁家都不像,水既然端不平,那干脆别端。

    是以,他打出回乡替妹子筹备婚事的大旗,转头遁了。

    叫扭扭捏捏不肯认输、又不得不认输的顾云斐扑了个空。

    这回乡试,他得了个第九。

    成绩不差,监生里更是一骑绝尘,甩第二位十万八千里。

    可他十分不满意。

    不止曾经同为双璧的顾影朝没打过,连黄五都越过他去。

    他曾经挑衅过的顾悄,就更别说了。

    这落差叫他日日纠结,待他终于打定主意,打不过干脆就加入……

    结果?

    不惑楼只剩一群酸秀才念着酸诗。

    他捏着鼻子,向酸秀才们讨教集中营课业,好来个知己知彼。

    奈何秀才们经梁彬一战,已警觉非常,愣是一个字不给他看。

    永不低头、第一次服软的顾云斐简直气炸!

    他怒目握拳,愤愤起誓,“此耻不血,我就跟顾悄姓!”

    酸秀才里为首的那个,一脸看智障的表情。

    “哪个顾不是顾?这撇脚毒誓糊弄谁呢?”

    第155章 第 155 章

    大户人家嫁女, 嫁妆清单往往能叠数十页纸。

    从珠宝首饰、博古摆件,到床被日用、吃食酒水,再到陪嫁的丫鬟小厮、铺子田地, 拉拉杂杂, 简直包罗万象, 无所不含。

    顾家也算大户。

    顾爹赋闲数十年, 家底很是攒下几分。

    虽说库房上半年刚掏了个空,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各处庄铺现送的嫁妆,一抬抬搬来, 也足足装了谢家十几船。

    渔粱渡口, 岸上车马, 水中舳舻。

    数百挑夫一刻不闲, 就这么从天亮搬到天黑,才堪堪搬完。

    岸边聚满看热闹的乡民。

    “这顾家小姐不是拒婚大病, 至今未愈吗?”

    “不是,我怎么听说顾小姐随苏将军上去西北打战去了?”

    “不是,怎么我听说的又是一个版本。”

    “对啊, 顾小姐不是跟一个神秘男子私奔了?”

    水云充耳不闻,只听着管事唱名,逐一对着单子清点。

    “翡翠镯一对、沉香串珠一对、白玉鸳鸯扣一双……”

    这些就算了。

    “瓜瓞绵绵多子多孙紫檀床一张、黄杨木雕龙凤呈祥纹屏风一副、描金云纹百子莲立柜四组……”

    行吧,这些……姑且也忍了。

    但“青黛眉膏十盒、玛瑙胭脂十盒、桂花头油十瓶……”

    这些是什么鬼?他一个大老爷们儿,用得上吗?

    更叫顾悄恶寒的, 还在后头。

    “暖玉鹣鲽枕一对、文彩鸳鸯交颈合欢被两床……”

    每念一样,顾劳斯耳垂就热上一分。

    偏偏一同监工的谢某人, 还火上浇油。

    他笑得暧昧,“文彩双鸳鸯, 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悄悄上次还怨我与你聚少离多,这嫁妆倒是甚好的寓意。”

    古诗十九首这几句,原说女子收到一块鸳鸯纹锦缎,巧手裁成一床被子。

    被芯用长丝填充,边缘用丝缕缝结。

    长丝与长思谐音,物缘与姻缘共字。

    细品是有那么些悱恻缠绵。

    顾劳斯轻咳一声,“妇人打版缝被,顺带思夫而已!”

    他低声嘟囔,“怎么什么诗到你嘴里,就腻歪得很?”

    谢景行“哦”了一声,凑近他耳边。

    “愿为诗中人,方解诗中意。静安师母教你鉴赏诗词,没教过你以身入诗?

    唉,愚兄是不如悄悄通透。

    我读这首,恍惚间只觉自己一如诗中女主。

    拿起丝绵,就觉我对悄悄的相思,亦如这长丝,绵长无尽;

    缝合被缘,就祈望我与悄悄的缘分,好似这针线交互,永结不解。

    听到合欢被名,自然想的是,同你如鱼得水、再不分离。

    唉——多少是昭自作多情了。”

    神特么的以身入诗。

    感情高等学府教你点方法论,你全都触类旁通拿来撩汉用是吧?

    顾悄摸着泛红的耳朵,冷笑一声。

    “就你会是吧?”

    他高声道,“水云姨,这合欢被子也别往谢家送了!今晚就给我铺上!”

    尔后他低声挑衅,“谢景行,有本事你今晚洗白白,合欢被下躺平等我!”

    谢景行笑着退开。

    他诚惶诚恐,“悄悄血气方刚难免急切,昭省得。可这实在于礼不合。”

    顾劳斯鄙夷地哼了一声。

    “口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板凳。”

    这厮嘴炮打得山响,实则是纸糊的老虎,惯会虚张声势!

    成亲洞房什么的,来吧,谁怕谁?!

    三日后,迎亲船队启航。

    不久与金陵滞留的闽船汇合,几十艘大型船只汇成一队,巍然壮观,也成永泰元年大运河上一道奇观。

    船上不仅载了赶考诸人,也载满家中老小。

    说是举家北迁亦不为过。

    因为顾爹家信云,今年这个年,要在北都过。

    一方面,湖广、江西两省私占圩田、侵吞赈灾饷银案已近尾声,他即将去京复命。

    另一方面,今年又恰是南直地方官员进京述职年。

    大历地方官员,定期要进京述职。

    太祖有令,凡天下诸司官每年要在十二月二十五日赴朝。

    吏部并都察院,共设功业册,专录来朝地方官任职期间的履历和官绩,以资考察。

    但天下官员繁多,每年入京官吏高达四五千人,不仅两部考察不过来,地方官每年来回奔波,既耗费钱财,也极大影响地方治理。

    太祖晚年,遂改作三年朝觐制。

    神宗时期互联网完备,又进一步免了县级以下朝觐。

    各地仅四品以上需接受中央考核。

    地域上,神宗将两京十三省划作北中南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