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130-140(第8/20页)

 问,铁面无私的指挥使就一句话。

    “太子铁令,命下官一应琐事,悉听公子调遣。”

    好家伙,这样一来,他就集齐了锦衣卫、明孝卫和先太子留下的鹰扬卫。

    这安保水平,大宁再找不出第二个。

    连带太子印一起抛来的,还有泰王这个大麻烦。

    他这位便宜“皇叔公”,太子在时还能压一压。

    太子一失踪,万佛塔都压不住他一身妖气。

    作妖的妖。

    今天带着一群明孝卫美其名曰去大殿礼佛,惊得寺内僧众木鱼都敲快了几个拍子,念经的老和尚跟不上节奏,现场厥过去几个。

    收拾残局打急救的,是指挥使大人。

    明天带着一群明孝卫冠冕堂皇去视察灾情,瞧见圩堤内未排干水的淤田,硬是指挥着方徵言下场去给他摸泥鳅。

    承受方大人乌压压怨念的,是指挥使大人。

    哪天又兴起,听闻宋朝曾在此处设同安监专铸铜钱,遂又贴出告示,令坊间凡私藏古币或铸方者,献上即有厚赏。

    这赏哪里出,自然还是指挥使大人。

    几经磨难后,这位元姓指挥使大人,终于决定不做冤大头。

    他卷吧卷吧一屋子不知所云的各式通宝,和越来越厚的报销发票,心一狠牙一咬,另找个冤大头接盘去。

    顾·冤大头·悄皱眉看着古钱,外加那一摞不知哪里混进来的铸币方子,内心升起一丝丝不好的预感。

    八月底,朝廷上下拍马的折子雪花似的飞向通政司。

    折子里大赞特赞,南方动乱平息,朝廷不费一兵一卒,是上天眷顾,是真龙护佑,是陛下功宣四海、化被八区。

    一通溢美之词,舔得甚是不要脸。

    给才罪完己、面上无光的神宗大大挽了一尊。

    神宗龙心大悦,这么光辉灿烂值得纪念的时刻,怎么能不搞点仪式感?

    恰巧此时,户部尚书方徵音进言,称户部已经寻到白币铸造之法,可借此机会发行,以彰圣治。

    “圣治”二字那可是实实在在挠到了神宗痒处。

    他即位三十六年,一大憾事便是没有自己年号的钱币。

    太·祖治国,一切从简,怎么便宜怎么来。

    当时积贫积弱,百废待兴,哪里都穷,铸币需大量生铜矿,大宁一时也掏不出来。

    但新朝用前朝旧币又实在磕碜,不成样子。

    所以,太·祖祭出两轮大招。

    第一式,全面禁止前朝旧币流通。

    手头尚有余币的,也不作废,可到官府等额兑换新币。

    只是,政府要先赊几天账:)

    靠着这一批回收的旧钱废物利用,太·祖铸造了本朝第一批大宁通宝。

    原先钱币大多叫元宝,太·祖嫌弃同鞑靼国号撞衫,一律改称通宝。

    第二式,铁着头再度推行纸币。

    前朝已有王莽一个铁头,七改八改币制,愣是改到亡国,智囊团提出这一招时,血的教训叫太·祖犹豫许久。

    但贫困最终叫他不得不低头。

    为了节约政·治成本,他不仅全面禁止金银作为货币流通,还限制了铜币发行量。

    做足了万全准备,太·祖总算推出他的大宁宝钞,并强制民间使用。

    只可惜,同王莽一样,太·祖手里也缺一本《经济学原理》,没有勘破王莽币改失败的真谛。

    货币价值,从来不由政府指定。

    金属之所以能作为货币稳定流通,是因为它本身就有价值,是大家约定俗成的硬通货。

    而大宁宝钞的发行,既没有考虑社会真实的货币需要量,也没有设置准备金以应付兑换,将“纸”与“价值”画上等号。

    结果显而易见,宝钞发行不久,老百姓就发现被驴。

    原本家财万贯的某富商,积极相应朝廷号召,将身家悉数兑成宝钞,可最后发现,宝钞就是一叠纸,当隔壁左右张老板、李老板、王老板都只认金银铜币的时候,他就傻眼了。

    一夜之间,一贫如洗,不外如是。

    至于张老板、李老板、王老板为什么不认宝钞?

    自然因为他们生意做得大。

    到小倭国走私时用纸币,鬼子大骂:你们中国人,大大的坏!

    不止对外贸易不吃这几张纸,就周边倒货,也不好使。

    偏远些的寨子、山头,“三宣六慰”百夷土司的少数民族兄弟们,也大翻白眼:中原人已经潦倒成这样,拿着几张纸就出来招摇撞骗了?

    渐渐大家宁肯冒险私用金银,也不待见宝钞。

    咳咳咳,总而言之,造币此事,太·祖在时就宣告破产。

    可他并没死心,仍令后世子孙务必继续狠撞南墙,直到撞通。

    神宗不傻,看穿了此路不通。

    他一直想在钱币上做文章,一来是想证明他比他老子有才。

    可又不能明目张胆说他老子抑金属币兴纸币的国策是错的。

    只能挂羊头卖狗肉,假借“白币”名义,实则阳奉阴违,偷偷给宝钞带来的通货膨胀擦屁股。

    白币说穿了,也是金属货币。

    掺入白银,面值远远高于普通铜币,本意就是作回收宝钞之用。

    二来,他也想学历代皇帝大佬,将年号印在钱上,狠狠搞一波个人崇拜。

    神宗一贯好大喜功,白币发行越是难,越成为他心心念念的“千秋大业”。

    所以方徵音一提,他喜不自胜立马拍板——铸!

    开薪日,哦不,开新世,必须铸新钱!

    这事七转八折,开铸钱局最终定在了两京、浙江、广东、福建五处。

    南直、福建被顾二带着几家徽商字号收入囊中。

    剩下三处,皆被陈尚书一系分销殆尽。

    至于方家,在其中又是个什么角色?

    顾劳斯暂时还没想明白。

    这时候泰王突然大张旗鼓倒腾古币,顾劳斯用屁股想,都知道事情不是很简单。

    第135章 第 135 章

    关键是泰王不仅倒币, 还几次三番递话,要约他一起赏鉴。

    美其名曰:玩家要邀行家切磋。

    假·行家:谢邀。

    气虚体弱,切一下就碎。

    他看不懂泰王。

    权斗老手就在身边, 顾劳斯决定不再为难自己, 果断抱腿, “爹啊, 泰王近日小动作频频……”

    谁知他爹不买账了。

    自从家法之后, 顾准早就翻身儿奴把歌唱,这把婉拒得滴水不漏。

    “儿哇,你也听到了, 爹爹奉旨马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