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80-90(第1/23页)

    第081章 第 81 章

    与县学生一战, 谢长林被抓,顾悄在休宁热度再次飙升。

    谢家在休宁很有几分重量,谢长林又是谢家的重点栽培对象, 科场寄予厚望。

    这样人家的这等人物, 顾家说弄进去就弄进去了, 连个理由都不用, 就说刑不刑吧?

    当初齐宁街上与朱庭樟的骂战, 再次回锅炒香。

    瞧着日日往不惑楼点卯的朱庭樟,七大姑八大姨撇着嘴教育自家后生。

    “年轻人,就要能屈能伸!你看看朱副都纪, 见风使舵, 就水弯船, 这才越走越远, 再看看谢家那位,一门心思找不痛快, 阴沟里也翻海船,你可要学着点!”

    能屈能伸的朱庭樟:……

    阴沟顾劳斯:……

    不惑楼袭击事件后,县人对这位二世祖的敬畏更深一层。

    谁叫这位的爹, 是真硬气呢?

    正二品大员,说官复原职就官复原职。

    锦衣卫妹夫,说攀上就攀上。

    啧,拼不过,惹不起。

    尽管顾劳斯身上, 已经陆续叠了“县试第一”“朱衣鬼君钦点弟子”“顾小夫子”诸多标签,但正面报道向来蹭不上热度, 以至于跟拼爹这等黑料比起来,顾劳斯的个人功绩, 实在不值一提。

    果然,唯有黑红是王道。

    正名之路阻且长,顾二世祖任重还道远。

    但这件事,也有几件好处。

    不惑楼的名气,真正打入了学子圈。

    那次形式新颖、别有趣味的辩论会,将不惑楼从普罗大众学写名字凑热闹的“没品”茶楼,变成了读书人聚集一处红脸出汗你争我辩的雅集会所。

    更兼着声律启蒙、诗词格律本子的开放,又成斗诗比赋的诗社。

    每隔几日,由王贵虎操持,邀县内外名仕大儒轮番驻场,要么办辩论会,要么搞斗诗赛。

    台上学子面红耳赤、金句频出,台下起哄的、打赏的、凑趣的,当然还有更多偷师旁听的,叫这楼渐渐真对上了它的名字,理越辩越明,道越论越清,惑自然愈加少矣。

    这寓教于乐的经营模式,十分得时人喜欢,黄五干脆再赞一笔,大手一挥将对门雅味居闲置门面也盘了下来。

    精装完成后,倒真成了当街打擂。

    这头二楼,红方摇旗呐喊,那头二楼,蓝方擂鼓叫阵,渐渐休宁老百姓的日常,竟变成了搬个马扎休宁街边抢座位,人山人海看文斗!

    王贵虎见缝插针,又另雇了几个人收摊位费,兜售饮料瓜子矿泉水。

    当然,不惑楼最挣钱的经营模式,还是互助学习小组。

    成为会员后,顾劳斯会对所有会员进行分类,花钱的是黄金会员,按财大气粗,另分1-9个等级,靠学识的是王者会员,按才学能力,也分9级。

    双边会员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由一方发布任务、一方领取的形式结对,王者可以用课业指导、监督学习、彩虹屁鼓励等系列业务,换取学资;黄金可以用金钱,换一切想要的VIP定制读书服务。

    不惑楼靠抽成做大做强。

    嘿嘿嘿,顾劳斯对于成功复制某方教学模式,并因地制宜就地改造,表示非常满意。

    这样一来,先前蜂拥而至要到顾氏族学念书的纨绔,成功分流。

    而寒门学子听闻这种以学养学的路子,纷纷聚涌而来,不惑楼解决了师资的巨大缺口,也收获了极其珍贵的社会效益。

    对,没错,顾劳斯是个良心企业家。

    如此,休宁文风,蔚然可观。

    方灼芝开心了,这可是好大一笔政绩!吴遇也开心了,早先他执意要推行的小学统.一教材,这下再没有那个县官敢跟他叫板。

    由此顾劳斯又得到了一笔额外衍生的附加业务。

    由府学亲自委托的乡学、社学师资队伍培训。

    简单来说,就是吴遇花钱买了新教材,除了看图识字、教材全解、声律启蒙,乡村教师勉强能凑活使用,那些字典、拼音、阿拉伯数字,没人搞得懂。

    工具书落了灰,对吴遇冒进的非议声就传了出来。

    吴知府怎么能答应!

    这把刚好借不惑楼出圈的东风,汪铭提议,给休宁方灼芝下了个热乎的嘉奖令,并将休宁典型经验通告各县,螃蟹肉香,各地跟风,这才促成此事。

    顾劳斯也没推辞,答应府试提前半个月赴府治歙县开班。

    小事业如火如荼,顾劳斯当然要邀功。

    新到任的户部尚书顾大人,衙门里头屁股还没坐热,就收到了家书一封,内附不惑楼最新财务报表,顾大人一看,着实惊到。

    大半个月,进账五百两。

    一看就不像合法的样子!他大笔一挥回信:不义之财于我如浮云,儿当慎行!

    另附小字一行,钱不够,爹还有私房。

    顾劳斯展信,心好累。

    纨绔正名,果真路途遥远……

    风波初定,顾劳斯的主职主业也开始忙碌起来。

    小班已经能够熟练运用拼音、字典和教材全解,磕磕绊绊攻四书了。

    顾劳斯成功嫁接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趁着小童记忆最佳年限,用科学武装大脑,死记硬背效果贼拉好。

    抄书量稳定下跌,顾悯夫子不用熬夜改作业,终于腾出时间正经授课。

    中班每日除了一对一帮扶小的,温故知新,做得最多的就是当堂模拟。

    以至于小年轻们上头到,顾悯每讲四书一句,就有人站起来指点江山,末了大手一挥,“不知诸位可有高见?”

    会的不会的,都要挤上那么几句,破题从歪到没边,渐渐越来越像样子。

    恩,研学氛围十分浓厚。

    近一个月时间,两套对韵歌熟记下来,他们不仅做得了歪诗,有些悟性好些的,比如顾影朝,竟开始参照韵歌,将经史案例同样续编成骈体,作为四比段素材,助八股成章。

    这就好比,高考人必存的那几句“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或者考公人信手拈来的那些“申论必背高分金句100条!记下来直接用。”

    4月初旬考,两批学生考校结果都不错。

    顾冲亲自验收,很是满意,并难能可贵取了内舍几个学生,率先开了读经课。

    顾憬就是其一。

    按往例,小三元考试,各学社都要学生分两年考。

    第一年过县试四书题后,再用一年甚至以上,专攻本经,次年再参加府院。

    科考四书必须全部通读、熟义理,而五经只需从诗书礼易春秋(《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中,选一门做本经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