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220-230(第7/18页)
吗?慢得跟老龟爬行似的,骑马还差不多。不过瘾。
不过她可以跟史家几个还未出阁的堂妹一块儿去。
……
到了正月二十九,京城出了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事——鸿胪寺卿李颂的长房大孙子,李熹,因“禁马众中”,也就是在街肆上骑马时跑太快了,飙车,被大理寺少卿冯遂亲自带着衙役们给抓了,投在大牢中关押着。
当是时,目击的行人众多,你不能说大理寺枉法,胡乱判他罪名。
“哎呦,我听说啊,这个冯大人先前在会宁县当县令的时候,那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落在他手里的,多半没命出来。”
“说不定又是个酷吏啊……”
京中议论纷纷。
话头很快传到鸿胪寺卿李府。
李颂深深地皱着眉头:“冯遂才入大理寺,怎么单单找李家的麻烦呢?”
昭朝的律例是有规定不能“禁马众中”,可不论是大理寺还是京兆府,只要未伤及人,从未有过拿此做文章抓人定罪的,这明摆着是要找李家的麻烦。
冯遂不过刚从会宁县偏远的地方调进京城,一个乡巴佬,地皮还没踩热呢就敢下手抓人,哼,没眼色。
不过长子嫡孙,得捞。
李即也坐不住了,听说大侄子身陷囹圄,也是四处奔走。父子二人一打听,这才发现新上任的大理寺少卿是沈持一力举荐的,他们绕不过他啊。
先前说沈持去了都没用的话,早了。口气大了。
贾氏及时吹上枕头风:“相公,瞒不住了,爹生气了,要不……咱们把嫣容送走,再寻个绝色女子就是了。”
李既六神无主,只好烦躁地说道:“算了,那就打发出去吧。”
唉,好不容易看上个丫头,煮熟的鸭子到嘴边,飞了。
心不甘情不愿地甩甩袖子:“把嫣容那丫头给她送去。”先把大侄子捞出来再说。
贾氏心花怒放,面上却不敢露出半分:“夫君要是实在舍不得她,今儿就让他服侍夫君吧。”
让他得到了就没那么念想了。
李既摆摆手:“算了,她既然要出这个门,我就不做那样下作的事了。”
何况那婢女年纪还小。
贾氏这才算正经松了口气,她赶紧去把段怀慧找来,语调从所未有的和蔼:“我跟你两身新衣裳,走吧,虽说出了李家大门,以后还要记得我对你的好啊。”
段怀慧早被打的唯唯诺诺:“谢夫人。”拜谢了她,这才跟着管家去进奏院找左当归。
“左土司——”李家的管家在进奏院门外扯着嗓子吆喝:“你要的人,我们给你送来了。”
段怀慧从马车上下来,立即跑进来:“阿湘……”哽咽着哭起来:“谢谢你阿湘。”
史玉展跟段怀慧打过照面:“你们先说着话,我明儿再来。”
他一出门就碰到了冯遂,从会宁县令一跃升为大理寺少卿,又跟个二愣子似的一上任就很虎地抓了李府的大孙子,近来在京城可谓是风头正盛。
左当归:“冯大人来了?”
冯遂:“本官是来问问段女郎,还记得当初拐你出来的拐子吗?”
沈持年前曾给黔州知府俞驯写信,询问西南人口买卖是否猖獗之事,不久前得到回复,说当地“略贩人口之风甚炽①”,他也十分头疼。转呈给皇帝后,批曰:当尽法处之,务令此风尽息。
命打拐。
……
段怀慧想了想说道:“我记得。”便一边回忆一边仔仔细细地跟冯遂说了当年的许多事情。
“你是拐子跟当地官府有勾结?”冯遂问。
段怀慧:“是的,当时段氏败落,族中很多姊妹被人盯上,按说以我们的身份,流棍没本事拐走,出了昆明府后,有人一路官船运输,将我带到京城来的。”
冯遂:“多谢段女郎,本官知晓了。”
那帮拐子跟京城人氏勾结,闹不好还是权贵之家。“和你一起来的,你还知道有谁吗?”
段怀慧说道:“有个四岁的小女郎,是白氏的,耳朵后有一颗红痣,如今在观月楼当花魁。”
冯遂:“观月楼的花魁?夏灵?”
“是她。”段怀慧说道:“比我小了一岁,算起来,我同她还是姨娘姊妹。”
冯遂倒吸一口凉气:“这么说,当年朝廷收服大理段氏之后,皇族和贵族年幼的女郎就被人盯上了?”
“我想是这样的,”段怀慧说道:“这里面我是最大的,记得许多事情,夏灵大约不会记得她是白氏的人了。”
一起上京的时候夏灵才四岁,还发了高烧,醒来后连她都不认得了。
冯遂听后皱起了眉头,沟壑深深,显得一脸沧桑。
一时想不出从哪里下手。
从进奏院离开后,他去了观月楼,见到了花魁夏灵,正如段怀慧说的那般,她对自己的身世一点儿都不记得了。
不过她已经攒够了给自己赎身的银子,说是再过一年半载的就要离开观月楼了。
冯遂从她身上得不到有用的线索,微皱着眉头离开。
……
左当归赎出段怀慧后,恰好史玉展的省亲假也休完了,二人一道离京,返回西南去了。
临走之前,左当归去给史家老夫人磕了个头:“这段时间多谢老夫人的照顾,等回去了,我会投桃报李,照看好玉展哥哥的。”
这阵子史老夫人算是看明白了,他二人拆不散的,也知道史玉展此后多半留在西南了,心中虽痛却也通情达理:“你二人此去路上小心些,得空,多来看看我这个老婆子。”
这是松口了。
左当归应了她,噙着泪又乖乖磕了个头。临行之前她跟沈持道别,小声说道:“等史将军生了,记得给我送信告诉一声啊,姐夫。”
听到这句话,沈持有点不舍,哑声道:“嗯。路上当心。”
她又拉着史玉皎,口气很稳重地说道:“你舞刀弄枪的时候千万小心些。”
史玉皎抚了抚她的鬓发:“嗯,我知道轻重。”
左当归骑到大象身上,看了一眼翻身上马的史玉展,说道:“我们走啦,后会有期。”
沈持夫妇俩一直把他们送出城门,看着两个身影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于视线才折回去。
左、史俩人离京后,京城进入湖水清,春鸟鸣的二月天。
史玉皎总算能进宫给皇子们当师傅了,登时精神焕发,生机勃□□来,一气叫人来做了五六套窄袖合身的短衫,穿上去英武利索,馋得沈持都想去做一套来穿:“你那件鼠背灰的不错,哪里做的?明儿我也去裁一身。”
第224章
史玉皎笑道:“你穿鼠背灰的?”这件是薄皮袄子面料做的, 只有劲瘦的女子穿身上勒出腰身才好看,但凡稍微胖一点儿,上身后都像披了张鼠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