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轨: 44、Chapter 44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不轨》 44、Chapter 44(第2/3页)

迫承受的受害者,这一点方晓晓很清楚。加上两人长时间在一起,有一种‘相依为命’的感觉,方许又是病号,很容易就激发出方晓晓的同情。方晓晓还会在方许身上找到存在感。”

    一个是孤儿,一个身有残缺。

    孤儿在身份上找不到认同感、归属感,她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去哪里,精神上没有支撑,生活中没有支柱。

    直到有人告诉孤儿,通过一些奉献可以填补这些空缺,年幼无知、没有反抗意识的孤儿便选择相信。

    她提供骨髓,拿出肾脏,用来换取栖身之所,不只是身体的,还有精神上的。

    她给了方许“健康”,以填补自身精神上的空白。

    而当她看到拥有一切物质的方许,却患有再多金钱都无法治愈的病痛时,她觉得自己也没有那么惨,她觉得方许更值得同情。

    她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方许才是弱者,而自己是有能力保护方许、拯救方许的那个人。

    当然,这种想法极大可能是方晟和程芸灌输给她的,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对她进行洗脑,令她找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存在价值。

    因怜生爱,不一定发生在男人和女人之间,也会发生在两个小孩子身上。

    方许有性别质疑,方晓晓则需要确立她在方家的一席之地,这都是“身份”困惑。

    “所以方晓晓十六岁以前,因精神压力导致烂脸,就是因为方许病愈之后回归原本偏离的正轨。他经常和顾澎、萧婓一起出去,方晓晓就一个人留在家里。他们曾经是彼此唯一的玩伴,其中一个突然换圈子了,另一个肯定受不了。可她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挽留,还会觉得委屈——为什么我把肾给你了,你好了以后却抛弃我?”

    “这种被抛弃的感觉直到方许留学,方晓晓才稍微好转。因为留学是家里的决定,而且方许还承诺方晓晓,将来她也到f国,他们会在一起。从这个角度看,两人的共生关系在这个时期已经非常紧密了。难怪方许的突然失踪,会给方晓晓造成那么大的打击,精神都失常了。”

    “f国那几年应该是方晓晓度过最开心的时光,身边有方许,还有儿时最好的朋友林纯。那时候方许和林纯应该都扮演着保护者的角色,方许对方晓晓应当也有一定的感恩心理,他为了证明自己是健康的,就承担起照顾方晓晓的责任。至于林纯,她是本性如期,她在精神上是强大的,面对精神脆弱的方晓晓,同为女性,自然而然就承担起保护者的角色。”

    “以林纯的性格为人,就算知道方许变性,也不会歧视他。而且林纯在男性那里遭受过欺凌打骂,这才发展出和anna的关系。所以无论是在性别上,还是在经历上,林纯都会接受方许。照这个趋势,三个人一起生活应该会很和谐。”

    “可惜啊,方晟和程芸意外去世,方许要回国处理遗产。这是一个转折点。”

    “就算方许想甩开债务,也没必要杀林纯取而代之啊。这种想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什么事促成的?”

    “他只要是方许,顶着方许那张脸,无论做多少次变性手术都不会改变。他要彻底变成另外一个人,绝不只是改个名字那么简单。”

    “可为什么是林纯?”

    “我猜是因为林纯是一个非常有反抗精神的人,她的遭遇也非常令人同情,可她没有像方晓晓那样逃避、被动挨打。而且林纯是和方家关系最近的人。如果找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来做方晓晓的监护人,让方晓晓在遗嘱上写这个人的名字,等到方许冒充时,可能会面临有关部门的质疑和调查。”

    “不,我还是觉得一定有更深层的原因,咱们还没有接触到。”

    讨论到这里,傅明裕提出疑问:“方许冒充林纯,那么他如何处理林纯的尸体?”

    林纯遇害这件事已经板上钉钉。

    不过到目前为止方许还不承认,声称是林纯自己选择离开,去了哪里他不知道。

    这样的说辞连三岁小孩都骗不了,可话说回来,要给方许定罪,就要先确认林纯的尸体下落,而不是只靠逻辑推断——定罪是看证据的。

    就在众人讨论时,技术组那边也传来消息,说已经锁定《是谁杀了她》的笔者身份,ip地址也追踪到,虽然这个人中途换过一次虚拟ip。

    最终ip地址来自f国,是那边一个当地人发出的。

    f国警方找到这个人,询问发布文章的用意,对方却拿出一份文件说,他只是在履行协议。

    协议里非常清楚地写着,要求他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方式,将文字贴到网站上,并设置好发布日期。

    而且这个当地人不懂中文,他只知道这是一本小说。

    再追问下去,发现这个人是被一个当律师的亲戚委托的,该律师曾经去过疗养院。

    “也就是说,是方晓晓委托律师发布文章。这么看来,文章内容的可信度比较高。我记得最后一章提到火。会不会林纯的死和火有关?”

    “最后一章是提到火,可那里面说的是方晓晓被烧死,不是林纯。”

    “方晓晓有解离症,对自我认知有障碍,可能她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也忘记了到底是谁被烧死,只记得火这个元素。”

    专案小组转而联系农场主,并再一次翻看农场主一家的笔录。

    农场主的女儿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得非常热情积极,她对小镇和村子里发生的一切都如数家珍,还会记录下来。

    在得到消息之后,农场主女儿就迫不及待地翻看记录,发邮件与专案小组分享。

    她说,那时候小镇上掀起一股火葬热潮。以前大部分人都是选择土葬的,不过土葬的收费日渐增高,而且在一些特殊时期,整套费用(棺材、骨灰盒、葬礼、土葬费、化妆护理费等等)还会翻一番,高达数千欧元。真是应了那句话,生不死,死不起。

    不过在小镇上,选择土葬的家庭,通常会把去世的家庭成员放在家庭墓地,可有些家庭并没有家庭墓地,或是一些没有家庭的死者,比如无家可归人士。

    再者,如果选择火葬,费用要便宜将近一半,棺材也不用选择质量太好的,因为会一起烧掉——事实上棺材是整个过程中消费最高的。除此之外还有人工费、税收、第三方服务费、修建墓碑的费用。

    恐怕连小镇上的人自己都不知道,而农场主的女儿却将几年间小镇上的葬礼活动一一记录下来,比如谁家用了土葬,谁家选了火葬。

    农场主女儿还有个同学,现在就在当地做葬礼承办人,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她时常跟同学打听情况。

    而据这个同学说,有一年因为形势特殊,许多人患上呼吸道传染疾病,小镇医疗水平有限,药物稀缺,不少体弱多病的儿童、成人和有基础病的老人相继去世。

    就因为这种病传染性极高,当时有很多家庭就选择火葬。至于那些无家可归人士,毫无疑问也会被安排其中,不过这块是义务的,政府会给一些补贴。

    对于火葬场来说,其实就是捎带手的事,尸体装袋送过来了,他们最多只会看一眼,就一起扔到焚化炉里,几具尸体一起烧。有时候太忙太累,连看都懒得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